主题:【原创】查字典漫想 -- 抱朴仙人
朋友喜得贵子,打电话来要求为孩子取名。
父母爱子,早就请人推了四柱,八字批罢,说是五行欠土,名字中第二个字要有土,而且是十二画的字。
于是请出《辞源》,泡一壶茶,慢慢地找来。
一时找不到,思想就开始乱飘,忽然想起幼年学字时的经历。当时认字写字苦不堪言,于是恨恨说道:“要是我造字,一定不这么造!”
汉字确实是一种很可恶的文字,字多,长得像,难认难读。这且不说,最可恶的就是你碰到不认识的字,字典就在手边,还是不见得能找到它。
几万个汉字,大部分是死字,即使是大学问家,也难得能认全,必须依靠词典。词典这种东西,是所谓一个字一个字的书。这些个字,应该怎样分类呢?开始,是按照意义分类,比如《尔雅》,十九卷,每一卷把意义相近相关的字词堆在一起,什么宫室啊,山川啊,称谓啊,各堆成一大堆。按照意义排列,好处是不需要认识这个字,大概知道这是个干什么的东西就可以了,毛病也大,万一对字的意义理解有分歧,那可就找不着了。比方说“泰山”,这应该归称谓呢还是归山川?所以对付多义词,这种归类法有困难。而咱们汉字,那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义性。打个比方,这种分类法如果用来对人分类,它是按照专业分的,“学文科的站左边,学理科的站右边!”那萨苏呢?一个学图书馆的,理科考进,文科毕业,干着IT,写着历史,他算哪一类?于是铁手大喊一声:“萨苏站中间!”
上古字少,问题还不大,后来字越来越多,这样瞎对付就不中用了。于是就有了高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汉朝,许慎编《说文解字》,想了一个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查字难的问题。那就是不按照意义分类了,而是按照长相分类。也就是按照汉字的结构特点,分成不同的部首,把汉字分类,归在不同的部首下面。
对人,按照面相分类,乃是古已有之的方法。清朝有所谓大挑,是挑选官员的一种方法,专看长相,不管成绩的。考官分辨记录应试学子的面相,嘴里就要嘀咕着这些考生应该归于哪一类:“国、田、由、甲、申……”一张张不同的嘴脸,就井然有序地被分门归类了。比如动画片《天书奇谭》里面那个县官,就长了一张我们平时说的枣核脸,他的档案里,记录的却一定是“申”字脸,而不会是什么枣核之类。
可是这字的长相,那比人可复杂得多。汉字的结构五花八门,归成多少个部首才好呢?《说文解字》收了九千多个字,分在五百四十个部首下边,平均每个部首下边不到二十个字。比如有个“青”部,除了“青”字,底下只孤零零地领着一个“静”字,部首利用效率之低可见一斑。到了明代,梅鹰祚编了本词典叫《字汇》,就把部首减少到了两百多个,再把这些部首按照笔画分为十二大捆,以十二地支命名。一画和两画的部首,放到子部,三画的,放到丑部和寅部,四画的最多,捆成卯、辰、巳三大捆,……十画以上的,统统扔进亥部。《康熙字典》的部首安排,也是按着这个规矩来的。到了《新华字典》,部首只剩了189个,查起来就简单多了。
说起来,部首检字法用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朋友,不经常搬弄古文的话,搬起一部《辞海》或者《辞源》,多数是从后边查起,就是专靠拼音检字法过日子。要说这拼音可是好东西,对汉字的贡献,恐怕是仅次于发明汉字的列祖列宗。可是,拼音也有大毛病啊,如果不知道怎么读,或者读音不标准,那就抱着字典找不到字了。还是得用部首检字法。
部首检字法,要先找自己所要查的字归于哪个部首,把这个部首查出来。比如《康熙字典》的查法,是有口诀的,小时候学查字典,必须先背口诀:“一二在子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在戌余亥存。”这歌不像歌,诗不像诗的四句,虽不是武功秘笈,作用其实也差不多。这就是部首检字法的口诀,直到如今,《辞源》还是这么编排的,背不过这几句,看见老的词典您只有傻眼的份。
背过了这个口诀,就万事大吉了吗?也不尽然。有些字归于哪个部首根本就是乱规定的。比如雠(仇)这个字,归于“言”部,跟它长的模样差不多的“辩”字,却归在“辛”部。再比如“桃、李”,那都归在“木”部,可是轮到“沐”字,却是归在“水”部的。
铁手大喊一声:“萨苏站中间!”这就是强行规定萨苏列入哪个部首,咱们大家,也只有记住这个规定才行。有了人,没法归类,是管理者的失败;咱们必须死记硬背这个规定,是咱们大家的晦气。
弄不清楚部首,不是还有个笔画检字法吗?咱按笔顺,数笔画总能把它数出来吧,也不见得。就说“凸凹”这两个字,起笔是什么笔顺?一共有几笔?说起来可笑,俺从小就画这两个墨水瓶子,画到如今也还是没弄清楚笔顺。
这样一来,查个不认识的字,就得几般武器一起上,什么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一齐上阵,就不信查不出它来。
查倒是查得出来,可惜编一本汉语的字典,倒有十分之一的篇幅是各种检字法,字典这般编法,算是独步寰球。中国人认字的苦难,由此也可见一斑。俺自觉还算略有学问,自己测了一下,也只认识万把个字。翻开一本古书,上边的字,不是不认识,就是不会读,要么就是不会写。到得如今,不再学着认字,不是认得差不多了,实在是没有信心了。
这还是正体的汉字。还有异体字,还有手写的各种变体简体。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这就包括各种异体字。1001n看到一个“口商”字,不认识,就是不知道那其实是商量的商字。
所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说这话的人往往倒没读过几卷书。有时候我看到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在拼命认字,想到没有别的民族像我们一样需要耗费十几二十年的生命学习文字,就不由得痛恨这个没有规律、难读难记、多音多意的汉字。连带着,也就有些恨这个所谓博大精深的文化。
可是,在这上面浪费了几十年的时光,终于弄得比较熟了,又有些自得。别看没什么用,这可就是文化啊,文化文化,不就是学了没有用的东西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查字典漫想
囧 wildpig 字52 2005-12-04 20:38:12
外国人可是常玩填字游戏的 大溪水 字529 2005-12-04 17:35:53
你说的是scrabble还是crossword? 森林的火焰 字0 2005-12-04 19:21:00
FT,怎么发不出帖啊!——难道是cchere的新功能? 大溪水 字683 2005-12-04 18:04:37
今天就用了一回部首检字法 晨枫 字130 2005-12-04 0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