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主和兄弟争雁--兼与胖兄争鸣 -- 林小筑

共:💬95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嗯?
家园 一并回答魔法兄的上下贴,并商榷

菲律宾、印度、阿根廷虽然没有成为美国,但是也没有成为1957年到1976年的中国啊?而且我看也不要那么随便就把印度dismiss掉。

今天的中国人处在大概可以算是“开明专制”的时代,可以藐视菲律宾或者其他那些不那么强大的民主国家,但是如果用时光机器回到1957年,问问说了几句话就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回到1960年的河南农村,问问没有饭吃的公社社员,又或者回到1966年,问问那些即将被自己的学生打死的中学老师,恐怕他们是想为菲律宾人而不可得。伤疤还没好干净,疼就忘了吗?

那么中国是怎么从1957年的状态演进到现在的状态的?是靠的民主吗?1957年的人民需要的是民主还是法治?没有民主就一定没有法治吗(商榷)?今天的情况,还达不到对“开明专制”的理想。坦率的说,我确实看不起菲律宾,在我的政治理想中,将来的中国是要取代美国今天的位置的,不能保证这个目的的制度,我也不会支持(注意,是不支持,而不是反对)。至于伤疤之说,哪个国家没有一点失误?恐怕1964年的詹姆斯·钱尼也是愿为中国人而不可得吧。那段时间确实是中国的一段不光明的历史,但是,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我们还是走出来了。这也是我强调“开明”的原因,也算是对现体制的一个修正吧。

哪里说得上“照搬美国”了?起码,最基本的一条,军队国家化就没有作到,美国何时有过总统候选人拿自己的私人卫队守在国会门口,不当选不放人的?另外,民国从来就没有过一部可操作的宪法--连类似美国最高法院的宪法法院都没有,谈何三权分立?所以遇到府院之争,中央地方之争,完全没有仲裁机构,最后当然又是讲打。

那么是因为民主了,才能做到“军队国家化”,还是“军队国家化”后,再考虑民主?如果您是指后者,我没有意见。今天“民主”了,就不会有人拿卫队包围什么地方了吗?所以我说上层建筑要适应基础。我也希望,等一切水到渠成之后,或民主或其它什么的东西。但是我们讨论的是现在的中国,适合民主还是“非民主”体制。

我认为我们在“民主还是专制”这个大上下文下面讨论的时候,“民主”这个词是广义的,包括了言论自由和法治--这两者实际上是任何民主制度的根本保证。

言论自由与法治仅仅只能是民主制度的保证吗?合适的手段就拿过来用,对民主就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问题是,我们如何确保该专家组或智囊团所做的决定--尽管从技术上是高水平--一定是符合大众利益的?

民主条件下作出的决定一定就符合大众的利益吗?德国的福利改革?

就是如何保证该“专制”一直是开明的,碰到一个不那么开明的怎么办?或者原先开明的现在不开明了怎么办?

所以我要求言论自由与法治,两者是互相保证的。

被牺牲的岂止是农民的利益?按照小筑兄的问法,我也要问“开明专制派”一句:牺牲了这么多人的利益,一定能保证中国的崛起吗?万一牺牲了又没有崛起怎么办?万一崛起了以前牺牲利益的人享受不到成果怎么办?

牺牲了不一定崛起,没有牺牲一定不能崛起。哪个国家的崛起没有牺牲?只是某些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可以让外部承受的牺牲更多一些,某些国家只能内部消化了。

总结一下,我以为,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达成民主的条件不充分(至少没有迫切的需求),“开明专制”在现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少,风险最小。至于将来,我们不一定还需要民主,那取决于社会基础的变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