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新西行漫记--【寻求关心和资助】 -- 瘦形胖子

共:💬53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新西行漫记--湖南、江西、河南(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月1日我是睡在地湖学校的,学校的老师喝多了酒,到后半夜一点多了还在同我说“心里话”,告诉我说:“你太认真,这里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了实际上就没有认真了……”

6月2日,我早上爬起来等在学校山下的路边,等着湖南那边来的车,这个村实际上几乎是属于两个省,其中一半属于湖南,连这里的供电线路都是来自于两个省的,有时这里一边的线路故障,一半有电,而另一半则是黑糊糊的。去湖南不必再回到天柱县城去乘车,从这里就可以直接去湖南的会同或者靖州了。

早7点多,我终于乘车离开贵州天柱县的地湖乡前往湖南的靖州,那里是湘西南的一个交通枢纽,发往各地的车很多;11时我乘上了靖州发往邵阳的车。

照片是我所乘的车遇到堵车,象我这样经常乘车在偏僻的地方旅行,遇到堵车的事情是很经常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早上从贵州地湖乡出来时拥挤的中巴,已经严重超员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处都在修路,这里的路况真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终于走上好路了,照片是路上见到的一座不知道是哪个年代修的风雨桥,有点特色.

本以为乘坐这样从大车站发车的豪华大巴,会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但还是在快到隆回时被倒到另一台车上,这样的事情只能无可奈何.

结果我到邵阳时已经近晚7时了,费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去新邵的车,晚近8时了,我才到新邵县委门前……

到这里我才知道,不应该该到新邵县城的,我们的协调员是在陈家坊镇,离县城60多里呢,其实,直接从邵阳去反倒近些——我是提前发手机短信同协调员联系了的,但没有接到回复,原来,协调员还不会回复短信,也不知道可以用我发短信的手机号码同我通话……本来想省一点话费,结果反而误事,还多通了几次话.

还是协调员自己雇车接我到陈家坊镇的,到了这里我才知道,我们的协调员是个可敬的老教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在这里的协调员戴毛香是陈家坊镇中心小学的一个快退休的老教师,他的爱人是个医生,是他们在美国工作的女儿动员他们做我们的协调员的。他们的女儿大概也是我们基金会的成员吧。

我在新邵期间就住在他们简朴的家里,戴毛香老师陪同我走访了大部分受助学生的家。

戴毛香老师很有爱心,她向我们推荐的受助对象都是特别贫困的孩子,大都是孤儿、单亲,分布在陈家坊镇所属的多个学校里,走访、调查是很辛苦的。并且都是戴毛香老师在老伴的支持下自己出费用去做的,没有靠当地的教育部门.

这是戴毛香老师同受助学生在一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戴毛香老师在家访路上。

我们目前在这里资助的学生仅10名,戴毛香老师曾经上报过20多个辛苦调查得来的特别贫困的孩子的资料,但被告之:“这里不再增加名额”,使她非常被动,以至无法面对那些求助的孩子,她说:“我不大想做了……”,当然,由于没有经验,戴毛香老师过去做的也并不规范,出现过不符合基金会程序的做法……

但戴毛香老师(同宁夏的冯玉美先生类似)这样的义工对基金会是很难得的,我们应该支持她帮助她,放手让她去做。

我向她做了解释:“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了解这里的实际情况……”,也向她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严格的资助程序,请她严格按照基金会的要求做。

陈家坊镇是个有六万人口的大镇,根据我向当地学区的了解,这里仅孤儿就有300多名,并且这里基本没有外来资助,当地上学的费用又很高,在这里依靠戴毛香老师这样的义工来开展助学活动是很必要的。在向监察组汇报后,监察组同助学金组通报了情况,基金会同意把在这里的资助名额扩大到30名。我还同这里的教育主管部门(学区)联系,请他们支持戴毛香老师的活动。戴毛香老师已经开始重新调查整理上报的贫困学生资料了。

我在新邵的时候正好是这里局部洪水造成很大损失的时候,幸好我所到的地方没有遇到洪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戴毛香老师工作的学校——陈家坊镇中心小学。

陈家坊镇有6万人口,离邵阳市15公里,离新邵县城23公里。有23个学校,62个行政村。在校小学生5247人,初中学生3295人,有一所县属高中,学生800多人。正式教师415人,代课教师50人(待遇:由学校自筹,每月300元)。

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实行情况:中学小学855人中,享受国家“两免一补”的有100多人(35元、70元两种)。这里基本没有外来资助。

实际收费情况:初中一年级 393元 初中二年级 286元 初中三年级 333元

小一 156元 小二 156元 小三 229元 小四 230元 小五 223元 小六 225元

我拿到了这里关于收费的文件,拍成照片请大家仔细看看,了解一下湖南学生收费的实际情况,很多项目是“自愿”,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哪个敢“不自愿”,老师的脸色就够孩子们怕的了!甚至还要学生每人“自愿”买计算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学校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的学校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正在上课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爱的孩子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爱的孩子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3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收费文件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自愿”买来的计算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我们家访时遇到的一个急需帮助的高中学生,她叫石朝辉,是个在学校排名第二的优秀学生,最近患了传染性肝炎,但家里拿不出钱去治疗,甚至无法保证孩子的基本营养。

这张照片是学生的老师写给家长的信,说学生是可以进清华、北大的苗子,要求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病掉以轻心,但目前该学生上学的费用已经全是借来的了(现在已经借了5000元以上,孩子承诺将来自己挣了钱再还),哪里还有钱……

我们是在访问她的弟弟石长城(马埠田学校)时了解到这个情况的,这个家庭只有爷爷(74岁)、奶奶(68岁)和两个孩子,他们的母亲(精神有病)5年前出走再没有回来,父亲随后出去寻找,也再没有回来,目前父母都音信皆无。现在全靠两个老人种着两亩半水田和不到半亩旱地,去年收获粮食1800斤,靠换红薯来保证口粮。弟弟在学校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是班级的第一名,姐姐不但成绩优秀,还爱好广泛,美术也有了一定的功底,但在学校住甚至没有被子盖,——她的被子以前被发疯的母亲烧掉了,目前再得不到帮助她就将无法继续学习了……

(石朝辉是新邵一中高中一年级,每学期学费1700元,生活费1000元左右,因为家访时学生在学校,我没有拍到学生自己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弟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里墙上的部分奖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孩子的习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弟弟和他的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月4日早,我离开新邵经衡阳去炎陵县,当天下午到达炎陵县县城,见到了我们在那里的协调员罗光照,他现在是县统战部付部长,工作很繁忙,没有办法同我一起下去了。

6月5日早,我乘中巴前往下村乡,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了。

照片上就是我们资助点——下村学校。

这个学校目前是9年制学校,有学生677人,国家“两免一补” 覆盖面较大,目前免书费一项比例为50%(国家拨款,初中每生每学期:初一99.97元,初二76.24元,初三39.02元),免杂费一项比例为40%(省级拨款,初中每生每学期:90元),“一补”则仅有7人(县级拨款,初中每住宿生每学期:200元)

这里小学“两免一补”情况,书费:一年级24.71元,二年级24.95元,三年级45.80元,四年级50元,五年级55.95元,六年级56.30元;杂费:70元;“一补” 每住宿生每学期:150元

这个学校虽然实行了“一费制”,但实际收费较高,初中住宿学生每学期实际收费在353元到393元间,小学每学期实际收费在153元到256元间。

我到这个学校时,正好赶上这里的黎校长调走在做交接,但他还是积极安排配合基金会的探访活动,并且陪我走了一天,第二天,他就到新的工作岗位去报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5年春季学期收费标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园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学生食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处于高海拔区的下村景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尚未成熟的果树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尚未成熟的果树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层层水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高山瀑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