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孤飞猎霁晴 -- 一里

共:💬1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龙虫自注

龙虫呵手冷,斫脍送行客。 岂必河之鲂,无为重如石

把文度敏思,问我沉孤夕。 即此去悠悠,池塘春草迹

这首诗的韵来自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一模一样阿。字数也对,正好四十个,挺齐整的。

以前王力先生的书斋叫“龙虫并雕斋”,这里的龙虫就是有读书的意思了。也有龙蛇混杂,乱七八糟一把掺和的意思。时间上来讲也是初春,比较冷阿。

客人来了,用生鱼片招待。

诗经衡门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必河之鲂,当然是贵族派头,什么都要讲品牌。这里针锋相对,无为重如石,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珍重的。之中有个燕石的故事,《后汉书·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 李贤注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堤巾十袭。客见之,俛而掩口卢胡而笑日:‘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父怒日:‘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谨。”。 在注重个人价值的今天,这个燕石特别令人回味。我在另一首诗(赠友)中写道:“嘉宾怀璧珍燕石,挂剑无言惜故知”,是同样的意思。

把文度敏思,问我沉孤夕, 读文章和下棋一样,是猜心,一边读文章一边猜度和感应作者敏慧的思想, 在那个黄昏从无为重如石的自然流,个人流而想到“我是谁”这个经典的佛家问题。

“我是谁”看来注定是没有解答的。南朝谢灵运写了两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神来之笔,一时沧海桑田,那么我是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