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七章 血染红桃A 1(修改后的) -- 潇水
- 共: 💬 34 🌺 18
不要忘记一点,秦末汉初的君臣之间还没有形成后来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而是更多的残留着战国末期的游侠说士之风,哪个领导能够用自己,就在哪个领导那里干,叔孙通的那套说法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自己的富贵,领完赏后也溜掉了,因为他看出二世不是一个可能会采用他的言论的君主,他当然要重新待价而沽。用后世的那套腐儒的观点,似乎必须要像方孝儒那样为二世这样的昏君而死才算是儒家正统观点,他们却忘记了孔老夫子也曾经同意过必要时候是可以权变的:子路认为管仲不仁时(因为管仲未死公子纠之难,反而做了纠的政敌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极力为管仲辩诬,认为管仲有仁的一面。并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莫之知也。”,如果为了一个根本不值得自己效忠的君主而死,只会是被后人嘲笑的。叔孙通的那套礼仪实际上已经是在进行传统儒学转变的过程,由于他制定的这套制度,才使得儒学在西汉的地位得以逐步提高,没有走孔孟被冷遇的老路,最终在武帝时期开花结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同意 潇水 字482 2005-10-09 01:38:55
我觉得他们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klxn 字910 2005-10-09 01:50:30
非常同意你的见解 机会主义者 字876 2005-10-08 21:30:05
我赞同你的看法
这点我接受 潇水 字47 2005-10-09 03:43:55
他的学说之所以改,正是为了与时俱进 klxn 字1242 2005-10-09 04:31:26
好容易盼到新章节了, 献花 龙骑兵 字0 2005-10-08 10:19:41
没搞懂题目和内容的关系 风雨梧桐 字0 2005-10-08 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