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林黛玉死于习惯性流产--这帖也够恶,不是出自河里吧? -- 伐木为马

共:💬38 🌺2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贴一篇旧文吧:《花边考证》

花边考证

□ 孙勇进

  不久前,因事返回母校,几位师友召请小酌,席间,某师尊谈起近读一文,一篇考证《圣经》中伊甸园位于云南的文章,堪称“神妙”。文中考证如下:云南多有地名带“甸”字,是即为伊甸园;《诗经》中有诗句“南山有台”,这“有台”便是犹太;云南亦有锡伯族,此锡伯正是希伯来……

  言未竟,座中有为之喷饭者。

  这种考证,如果用以点缀某报副刊,那将雅而且趣,实属绝妙小品,命之为“花边考证”可也。然而,笑声渐止,师尊却又道,作者绝非意在取笑,是一点不含糊地在做严肃考证、学术研究。一时,举座哑然。

  其实这种所谓的严肃考证,它的理路并非什么新发明。鲁迅先生于《马上支日记》中提到,他先前在日本东京时,看见《读卖新闻》上逐日登载着一种大著作,其中有黄帝即亚伯拉罕的考据。大意是日本称油为“阿蒲拉”,油的颜色大概是黄的,所以“亚伯拉”就是“黄”。至于“罕”,是与“帝”形近,还是与“可汗”音近,鲁迅先生说他记不真确了,总之,阿伯拉罕即油帝,油帝即黄帝而已。

  不过这种考证,一旦它不肯“花边”而“严肃”起来,功用也不可小觑:

  它可证明洋鬼子的伊甸园中国古已有之;

  还可用来“剿共”:据传,当年吴佩孚大帅,于一处宴会席上发表了赤化源流考,其查得赤化始祖乃是蚩尤,理由是“蚩”“赤”同音,故蚩尤即“赤尤”,而“赤尤”呢,便是“赤化之尤”了。赤匪之祖为黄帝征讨之蚩尤,赤匪也自是我炎黄子孙之公敌,神人共愤,天必殛之。据云吴氏此论一出,登时合座如拨云见日,尽皆欢然。这样“严肃”的考证,你敢小看它的力量么?

  这种考证,还可以考出红学研究的“新纪元”,考出红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如近一两年造了不大不小声势的霍国玲女士的《红楼解梦》。此书从《红楼梦》的背后,考出了一部曹雪芹、雍正皇帝和一名唤竺香玉的女子(即霍氏所云林黛玉原型)间的血泪情仇史,真足石破天惊。《红楼解梦》已出数册,不过仅就笔者读过的第一、二册,便可找出百余处错误。霍氏考证,每每出人意想,如林黛玉所作《咏螃蟹》诗中有“多肉更怜卿八足”句,霍氏考曰:

  “此句可能隐指雍正脚上多肉。有可能雍正脚上生有六个趾。因何如此想呢?因为螃蟹除了夹子上有肉外,小腿上已经没肉了。而蟹脚向来只有两层皮,此处写出足上多肉,岂非怪事?螃蟹小脚上没有肉这点,在作者心中是明确的。……多么肥的蟹,足上也没肉。这是事实。然而作者却偏偏要在诗中写出‘多肉更怜卿八足',这实在令人生疑。这便是笔者怀疑雍正是六趾的起因。……促使笔者作如上设想的另一因素是《清史稿》有关雍正的一段记载……《世宗本纪》上所书’生有异征‘不知指何而言,或许就是他的足上多肉,与众不同罢。”

  关于“生有异征”,霍女士不妨去翻一翻萨孟武的《水浒与中国社会》,里面辟有专章谈这个问题。至于由蟹腿无肉(事实上蟹腿也并非无肉)考出雍正脚上多肉,由多肉又考出雍正六趾,这一路考证的确是非同寻常,原来林黛玉等妙龄女子所食之美味螃蟹,竟是雍正的尸体!有如此丰富之想象力,何必还搞劳什子红学考证,何不去好来坞做恐怖片导演?真是可惜。

  但是靠的就是这一路路神妙的考证,霍氏考出曹雪芹是志在恢复汉家河山的反清志士,考出曹雪芹很巧妙地给雍正带了绿帽,考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谩骂了雍正“你是我侄子”,……考出了洋洋百万字,还考得某些传媒为之喝彩,考得个别大学生赋诗称颂,你还感小看它的力量吗?

  不过,时至今日,大概不会有人相信亚伯拉罕便是黄帝、蚩尤乃“赤化之尤”的奇谈,伊甸园位于云南的高论,好象也不太行时,至于霍氏的红学“里程碑”,它的命运可以留给时间留给将来去裁断。

  其实还是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讲的好:“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真正严肃的研究,是靠不得哗众取宠的,翻空出奇或别有目的的花边考证,也许可以上晚报副刊去娱乐大众,却绝不足以支持真正的学术研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