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秋蟹 -- 喜喜

共:💬15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秋蟹

按理说,中秋最应景的实物应该是月饼。可是我无论如何对月饼也喜欢不来,盖因小时候的月饼阴影——那时的月饼,硬、走油、馅料甜腻、最受不了的是,所有的月饼里都有小孩子最讨厌的——“青丝玫瑰”。而现在的月饼已经改良的面目全非,完全超越了节日食物的意义,那就更让人讨厌了。

中秋的味觉象征,对我来说,不是月饼,而是蟹。

我们这个小城好歹也算沿海,所以我说的蟹,是海蟹,大闸蟹任何时候都很贵,家里是很少吃的。

印像中,以前的蟹很便宜,便宜到每年每家至少能吃上一次。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我,对打倒四人帮几乎完全没有记忆,所以对那时吃蟹是否有“三公一母”这个说法也是完全没有头绪。

我所能记得的,就是每次爸爸买回蟹放在盆里,我会蹲在旁边看他们喳喳的爬,一按他们的盖子,大钳子就会挥舞起来,又好玩又有些吓人。每次的蟹都不小,洗脸盆放上几个就满的要爬出来——确实爬出来过。

我们吃海蟹没什么花样,直到现在也是,无非蒸或者煮。蟹放倒锅里,不一会儿就是满屋的腥香,熟了拿出来,看着红红的蟹壳,总是忍不住嘴馋,手每次都要被烫上几下。

有次爸爸拿了两个蟹,让我送到隔壁的爸爸同事阿姨家去,结果我给送到了楼下,好在楼下不跟我一样馋。隔壁的阿姨给我们剥蟹吃,我跟她的女儿一人一口,之所以记忆特别深,是因为那蟹真是特别大,每一口都把嘴塞的满满的,现在想起来还不由得砸吧一下嘴...

小孩子的眼里,蟹不仅好吃,而且好玩,用蟹钳做小燕子,那是大人哄小屁孩的玩意儿。我们最喜欢玩的是蟹钳上那一个带勾的“嘴”,一定要用活动的那边,用不活动的那边会连着一段蟹钳壳,会被人笑话的。两人各持一个“蟹钳嘴”,用顶端的钩子互勾,一使劲,会有一个人的钩子断掉,就输了。赢得一方兴高采烈,如同又吃了一个大蟹,小心把武器擦净(比赛前为了拿稳武器,一般是往上吐唾沫然后用衣角裹紧后端)收好以备再战。输的一方固然黯然神伤,不过也决不气馁,那个季节吃完的蟹钳到处都是,家里没有,就去垃圾堆里面翻...总能找到一个又大又硬钩子弯弯的,回头去胜家那里找回面子。现在想来,那玩意儿每次互钩肯定会脆弱一些,再厉害的胜几次也会被勾断,所以不会有常胜将军,败者最终也肯定会找回面子,这样好,公平。

年龄大些的时候,蟹慢慢的贵起来。物以稀为贵,每年蟹产卵繁殖的时候,捕蟹船用成排的耙子网捕蟹,不论大小公母一概通吃,几乎把渤海特产梭子蟹捕的绝种。有几年,蟹船出海一次能捕到几只蟹就算丰收,小小的尖脐蟹居然也能买到几十上百元一斤,那就不是每家都吃的起了,偶尔吃上一次,也要零打碎敲,破骨吸髓,把蟹吃的一点点肉都没有才行。直到现在还有人或佩服或讽刺的说我“吃蟹吃的真干净”,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功夫。而且我还见不得浪费,年初去港口一个客户那里做项目,桌上一大盘大个儿团脐渤海梭子蟹,籽满的顶盖,几个内陆城市的同行随便挑了点蟹肉就作罢,看的一旁的我心疼不已,恨不得把他吃完的再拿过来吃一遍...

这几年蟹又便宜了些,养殖的多了起来,渤海也因为休渔措施得力又有了蟹群。中秋的时候,又可以大剥特吃。

前些天还看到小时候跟我分食过一只蟹的小女孩,现在她的孩子也是那个年纪了,不知她是否还记得大口吃蟹的快乐。

还有一件事,小时候吃完蟹,腥味留在指尖经久不去,上学的时候凭气味就可以跟同桌炫耀:“我吃了大螃蟹!”。昨天中秋,一气吃了三只,现在闻闻手指——只有香皂和尘土的味道...

元宝推荐:懒厨, 通宝推:冰官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