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秀秀我的家庭影院(一)(完) -- 晨枫

共:💬124 🌺1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秀秀我的家庭影院(六)

音响搞定了,还要有一个大电视不是,要不这岂不变成家庭音院了?

大电视的选择很多,37甚至40英寸的CRT电视现在价钱下来很多了,图像清晰,色彩鲜明,质量稳定,但是这家伙太大、太沉,太不酷了。而且野心大了点,40寸嫌不够劲。

背投已经从过去的CRT发展到现在的LCD、DLP甚至LCOS,亮度、视角大有改善,但是还是有局限,觉得有点鸡肋。

等离子平板极酷,但价钱还是高,尺寸也有限,50寸就到头了(更大的不是我等可以问津的了),但价钱已经不对了。而且等离子还是有burn in的问题,单位里用42寸的等离子作火灾监测,没多久就有残余图像了,不过用于看电视可能问题不大。

LCD平板的尺寸不够大,对比度不够高,用在电脑上没有问题,用来看电影就不够理想。

以前在滴乐那里看到过投影(前投?就是像放电影那样,投到银幕上的那种),尺寸没说的,动辄100寸以上,图像效果也是没说的,心里一直痒痒的,梦想什么时候......现在投影机的价钱下来了,我也就蠢蠢欲动了。

投影机早先有CRT的,现在很少见了,一般是LCD或者DLP,偶尔也有LCOS的。

LCD好理解,用三块(三原色)液晶片,灯光从背后投射,LCD的好处是简单,亮度高,色彩靓丽,图像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好。但是由于透射的关系,黑色总是灰灰的,图像对比度做不上去。仔细看的时候,液晶的像素在屏幕/银幕上形成纱窗一样的网格。LCD的中流砥柱是Sony,Epson、Sanyo、Panasonic等也在做。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的概念反一反。图像在一个由无数小镜子组成的阵列上形成,小镜子可以各自转动,灯光打在镜阵上,平放的镜子就强烈反光,半躺的就少反光,竖立的就不反光,反射的光柱打到银幕上就形成图像。DLP的特点是黑百特别分明,图像也没有纱窗网格,非常平滑,但是亮度上差一点。只是在反光/不反光之间变化只能放黑白电影,所以在镜阵前加彩色调制轮,就是轮换着把三原色的镜片放在镜阵前,利用人眼/脑的滞留效应,达成连续的彩色活动图像。由于这彩色调制轮的缘故,早期的DLP在放快速移动的图像时,会有“彩虹边缘”效应,因为物体移动太快,红色图像上去了,等到绿色图像上去时,物体已经移动了,就出现了彩虹边缘。彩色滤色片也造成了亮度的进一步损失。现在有四色(三原色加透明,以加强亮度)和双倍甚至更高速度调制的,少数高档的DLP索性用三个DLP芯片,一个原色一个芯片,这就解决了彩虹边缘的问题,亮度也大有改善,但是价钱也是天文数字。DLP是TI独霸,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JVC两边的贼船都不想上,于是自搞一套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灯光打在一面大镜子上,前面放一个液晶阵列作“光阀”,透明的反光,加色的就少反光或不反光,反射的光线打到银幕上形成图像。LCOS的特点介于LCD和DLP之间,取两者的优点。但LCOS也有它的问题,亮度不及LCD,对比不及DLP,而且在市场上还没有普及开来。Intel曾经在LCOS上想投一把机,结果鸡飞蛋打,什么也没有做出来,现在撤了。JVC势单力薄,LCOS的前景不明。

现在市场上,LCD靠价格和分辨率取胜,在使用dynamic iris后,对比度已经不再是问题,较高的分辨率也是“纱窗”现象不再成问题。DLP的价格降了很多,亮度上去了,分辨率还是落后一点,但是DLP的“电影感”更好。现在是LCD和DLP势均力敌。

元宝推荐:马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