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官方调查结论出来了 -- dudu8972
- 共: 💬 46 🌺 198 🌵 9
- 新: 💬 3
首先,连发布对象都没搞清。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当成人民日报,开口闭口大报,这跟把法院门口的保安说的话当成法院官方发布一样,完全是认知上的错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是人民日报社主办,《健康时报》社运营的APP。2020年3月6日上线,2020年1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中文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外文名:People's Daily Health APP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运营单位:健康时报社
上线时间:2020年3月6日
宗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权威医生在身边
但凡有点理解能力,也不会说健康时报社运营的app是大报。
其二,文章标题是《医保部门、药监部门有关同志就集采药品相关问题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文章开宗明义就写清了文章的性质。
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质量风险。有关部门迅速派员调研了解情况。日前,参与调研的医保、药监部门有关同志就社会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文章既非对上海政协委员提议的答复,又非给中央的调查报告,更不是记者采访,只是通过记者问答的形式回应社会关注,向全社会解释社会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文章需要记者署名吗?
剩下的对问题的分析,要么断章取义,要么自我脑补,如果把这回复当成初中阅读理解题:对记者采访文章进行分析,及格都难。
例如关于“降压药血压不降”的说法。医保局的回复是调用了瑞金医院提供了该院参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对比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成果。简单说就是拿出一篇瑞金医院的论文表示仿制药和原研药一样好。
非常聪明的置换了概念,简单说就是是不是有效以“瑞金医院提供了该院参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采中选仿制药”为基准,这和现场大夫反应的“降压药血压不降”是同一种药吗?并没有确认。此外依据是论文,如果事后再查出问题,那是瑞金医院论文有问题,医保局是被蒙蔽了。
这是典型的审题不严,连问题都没看全。文章里明明都写清楚了“有反映“氨氯地平”的仿制药疗效不如原研药”
答:关于“降压药血压不降”的说法。有反映“氨氯地平”的仿制药疗效不如原研药,起因是个人的用药体验。瑞金医院提供了该院参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对比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成果,显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原研及仿制氨氯地平治疗均能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
关于‘麻药不睡’的问题,回复也很有水平。首先表示接受调研的一家医院领导说:“我院不存在‘麻药不睡’的问题”。但没有说出这家医院的名字,医院领导的职务和专业。事后如果有问题也无法追责,因为有可能是个不入流的小医院,医院领导是个行政人员,对实际情况并不清楚。
这不就是脑补吗?
采访文章里明确写了
问:请介绍一下调研的有关情况,现场与专家们主要沟通了哪些信息?
答:调研人员认真听取了有关专家,以及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意见。听取意见的同时,还深入相关科室提取了相关数据资料。
7家医院的相关科室医护,怎么就变成你脑补的“有可能是个不入流的小医院,医院领导是个行政人员”?
此外文章最后也强调了未发现“麻药不睡”,强调的是只要打了肯定能睡,但没强调睡的质量,而当时医生反映的也是打了效果不好,不如原研药稳定,所谓“麻药不睡”只是记者报道时的比喻,现在成定义了。
这就是典型的民科脑补,属于对麻醉常识不懂的鸡蛋里挑骨头。麻醉效果是由麻醉师当场就要判断的,通过设备或者针刺方法来确认,对麻醉师来讲只有起效果跟不起效果两个判断,不起效就继续加大麻药剂量,因为个体差异麻药用量在标准基础上都是有调整的,既然都说了麻药只要打了肯定能睡,哪来的睡眠质量问题?
关于泻药的问题也是如此,采访里明确写了
关于“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疗效不佳”的说法。经了解,用于肠道准备的泻药主要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此药是第十批集采新纳入的品种,目前尚处于落地执行前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说相关医院和医护人员尚未使用“集采后的泻药”。
瑞金医院及其他几家医院均反映,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接受调研的某三甲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表示,“多年来做肠镜准备的2种泻药都是国产药,没有变化,没听说过‘泻药不泻’的情况”。
也就是做肠镜准备的泻药一直都是2种国产药,没有变化,其中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24年12月刚纳入集采,另一种没有纳入集采,目前尚未有使用“集采后的泻药”。加上瑞金医院及其他几家医院均反映,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已经说明集采泻药不泻就是个谎言。
而到了你这里又发出个灵魂拷问来
但回避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药没投入使用,那提到的问题是那种药?为什么会被质疑?只说某三甲医院一直用的两种泻药没变化,没听说过这句话。那使用效果呢?不在探讨范围内。
这话你不是应该问问那些政协委员吗,他们嘴里的那种泻药是哪种药?
最后注意下报道提到的接受调研的对象,全都是“有关专家”、“临床医生”、“医院领导”、“相关医护人员”、“外科主任”、“有人”等等,从头到尾没有列出一个人的名字。回应中也没有提及最初提出质疑的专家的回复或调查情况,只是单方面地自说自话。一群隐姓埋名的人诚意满满地告诉了我们事实真相。
最后这段最可笑,明明不是报道,又是指鹿为马说成是报道。本来文章就是回复社会对集采药的关注的,又不是国家医保局对政协委员答复,凭什么要提及最初提出质疑的专家的回复或调查情况?包括要求列出人名,一样是可笑的逻辑。就这回复,是不是要把你初中语文老师气死呢?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男人和女人的阴茎长度,【无统计学差异】 3 匿名 字1687 2025-02-14 04:43:09
🙂从医保局回复来学习下对质疑进行回复的写作技巧 9 woyan 字5021 2025-02-14 04:29:53
🙂终于有人看出点端倪,很多人都被忽悠了 5 达菲 字1113 2025-02-14 11:42:21
🙂这阅读理解跟思辨能力,让人难以相信是自称大学法律专业的
🙂你的回复虽然是狡辩但提醒我发现了一个答复的新问题 1 woyan 字2631 2025-02-17 03:00:57
🙂你说的都对,只是最后的话有点搞笑了 2 寄意寒星 字620 2025-02-17 04:29:19
🙂你的回复把你的劣根性全都表现出来了 woyan 字1500 2025-02-17 21:00:45
🙂你也太双标了 2 寄意寒星 字1804 2025-02-18 07: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