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25新楼-雪夜灯之一 -- 夜如何其

  • 共: 💬 64 🌺 331 🌵 1
  • : 💬 3 🌺 3
第18章 原研药仿制药区别之二

接上文,说干货。

小分子化学药的药效,同一种药物有区别原因何在?

第一点,原料。

中国当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制药国,没有之一。

当时公开说有6600种药物。

具体如何解释这种说法,倒反而不明确。

这点不用怀疑的,当时南京药学院(后称中国药科大学)奉命编了本《大全》,小字印刷。

除了不到十家(可能是6种药物,列名,不列制法工艺),工艺全公开。

有的原料药供应厂家,就赫然写湖南某县第二化工厂。

化学纯原料使用直到GMP推行很久,都没彻底禁止,人家化工厂没兴趣生产原料级别的。

不扯了,就说干货。

原料的精制问题。

原料后期精制,成本超过总成本70%以上,收率损失大于2%(极高水平)。

但是原料药收率提高0.5%,是很难的。

中国产降压药原料出口,出的致癌物超标就是个例子。

所以从精制省钱,最节省成本。

甚至于原研药厂家也是高价买高级别的平替,或者再精制。

因为它有溢价,这点是小钱。

国外平替厂家,就卡着国外药典,不会这么做了。

说到这里,我举个十几年前的例子,河里讨论的某种药物,制造成本仅为出厂销售价格的10%。就这样国企还亏损。你可以想象内卷价格时,压力集中到10%的制造成本那里,会有啥结果?

当时内部自嘲为:逼良为娼。

有事,以后再写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