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茗谈149:赤雁 -- 本嘉明
加莱特在正面隐形的占比可达60%以上,F-22的加莱特不可调,但仍然占正面RCS的近90%。
J36 怎么也是主打隐形的,在上面搞可调,搞错重点。
所以话又说回来的,J36放弃DSI采用加莱特(不管是不是可调的)都必然需要其他优点来补偿,目前来看除了速度没有更好的解释。
有能承受3倍音速的材料不能,但做战斗飞机代价太大啊,成本,重量。军费也不富裕。
那可不一定。材料上我不太了解,但国内这方面应该有很大进展。比如钛,中国钛材产量占世界70%,国内纯钛杯子也就几十块,我这几年的眼镜架也基本是钛的,也就100多。另外中国还发明了高强高韧低密度钢。军用上有不用或少用隐身涂料的隐身蒙皮。
回顾隐身技术的发展史,隐身涂料曾被视为科技巅峰,它让战机能够隐身于雷达之下,成为不可见的“空中幽灵”。
但这种技术并非完美无瑕。以美国F-35为例,其涂层厚度达到2厘米,每平方米重约2.5公斤,仅涂层就为战机增加了近500公斤的重量。
这种厚重的涂层在实际使用中问题频现:一是极端环境下容易老化脱落;二是维护成本高,每次飞行任务后需重新涂抹涂料以保持隐身效果。
这些问题让隐身涂料的技术优越性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全新的隐身蒙皮概念。
隐身蒙皮的最大突破,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传统隐身的实现方式:不再依赖表面涂料吸收雷达波,而是通过超材料的特殊微结构,直接改变战机蒙皮的物理特性,使其天然具备吸波功能。
这种微结构在2毫米的厚度范围内,能够包含上万个微单元,精确调控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达到100%的吸波率,从而实现“全向隐身”。
隐身蒙皮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它大幅降低了战机重量。以F-35为参照,隐身涂层占到总重量的数百公斤,而隐身蒙皮的厚度仅为0.2毫米,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轻量化设计不仅提高了战机的机动性,还为携带更多武器和电子设备腾出了空间。
同时,它的耐高温性能也远超传统涂层。在超音速巡航时,战机表面温度会迅速升高,传统隐身涂料容易脱落,隐身效果随之下降。
而隐身蒙皮本质上是一种特殊金属材料,能够稳定承受高温,无需频繁维护,更适应战机在高原、沙漠等恶劣环境中的部署。
早在歼-20战斗机的测试阶段,中国便已经验证了隐身蒙皮的潜力。
歼-20的一部分早期生产型采用了超材料蒙皮,结果在与美国F-35模拟对抗中表现惊艳。
曾有美军飞行员透露,即便在肉眼可见歼-20的情况下,其雷达仍无法有效捕捉目标。这样的隐身性能,让中国战机在空战中的生存概率显著提升,而这一切的关键,正是得益于隐身蒙皮。
如果说歼-20的成功只是隐身蒙皮的初步应用,那么在六代机上,这项技术已经被彻底重塑与升级。中国六代机所采用的蒙皮技术不仅具备全频段隐身能力,还加入了智能自适应特性。
根据战场环境的不同,蒙皮可以动态调整微结构的排列方式,从而针对不同雷达波段优化隐身效果。
这种灵活性,让战机无论面对米波雷达还是更高频段雷达,均能始终保持最佳隐身状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隐身蒙皮的多功能特性。
在隐身的基础上,它还具备极强的防护能力。中北大学曾研制出一种“雷达隐身防弹一体化新材料”,这种材料结合了隐身性能与防弹性能,为战机提供了更高的生存保障。
此外,沈飞开发的“复合材料隐身夹层”,进一步提升了蒙皮的机械强度和环境适应性。
这些技术的集成,使得隐身蒙皮不仅仅是一层“隐身衣”,更是战机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项技术的出现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加莱特也是不可调啊 1 fakeone 字274 2025-01-23 09:30:44
🙂苏-57就是可调加莱特 1 假设 字1124 2025-01-23 23:11:50
🙂su 57 又不怎么考虑隐形 fakeone 字187 2025-01-24 12:46:35
🙂加莱特对隐形不利并不是因为可调
🙂美军自己数据,F22隐形还优于F35 fakeone 字244 2025-01-25 21:21:06
🙂当然不是 1 假设 字1029 2025-01-25 23:32:25
🙂更正:上面“洛马”应该是“诺斯罗普” 假设 字30 2025-01-21 02:46:50
🙂【讨论】本想把概念图贴出来 本嘉明 字57 2025-01-21 00: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