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高检雄文《那个如春风一般的女法官走了》 -- 大胖子

共:💬457 🌺2024 🌵72 待认可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也,兽也,佛也,妖也。伪左二极管,不懂念经平不了天下。

人也,兽也,佛也,妖也。黑神话第二章不做隐藏速通,那么就是简单的帮灵吉菩萨消灭罪恶的黄毛貂鼠。如果把各种隐藏做了,则知道前边还有斯哈里国,天命人要先和黄毛貂鼠一起打败腹板,能先拿到定风珠。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就是说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这是孔子春秋就明白的道理。华和夷是可以变的。

而我们河里某些田园伪左和平权白右实际是一样的。总是觉得只要定义了华夷之辩,那么华就是华,夷就是夷。河北汉族士族会支持安禄山,这是太搞笑的事情了。

然而,在安史之乱开始半年多后,在潼关外边击败大唐主力哥舒翰20万大军的,正是出身河北最有名士族博陵崔氏的崔乾佑。博陵崔氏,这个五姓七望里在唐朝尤其突出的河北士族,实际可能可以从侧面告诉我们,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和安史之乱后,河北士族的得失。

唐代崔氏宰相及门第郡望

点看全图

崔仁師,太宗朝宰相。定州安喜人

崔敦礼,高宗朝宰相。雍州咸阳人

崔知温(626—682),高宗朝宰相。许州鄢陵人

崔察(?-689年),唐朝蓝田人

武则天时期------

崔神基,贝州武城人也。武则天朝任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崔元综,新郑人。武则天朝任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崔玄暐,博陵安平人也。父行谨,为胡苏令。

崔 湜,字澄澜,定州人。中宗、睿宗、玄宗三朝宰相。擢进士第,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睿宗朝宰相。其先自博陵徙家焉。

崔涣,玄宗、肃宗两朝两度为宰相。祖玄暐,神龙功臣,封博陵郡王。

安史之乱分割线-----------------------------

崔佑甫(721~780年),字贻孙,京兆长安人。

崔造(737-787),字玄宰,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

崔损(?-803),字至无,博陵人。德宗朝宰相。

崔植,字公修,宪宗、穆宗两朝宰相。佑甫弟庐江令婴甫子也。

崔 珙,博陵安平人。文宗、武宗两朝宰相。父颋,贞元初进士登第。

崔铉(?~869),字台硕,武宗朝宰相。元略之子,博陵人。登进士第。

崔沆(?-881年),字内融。唐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宰相崔铉子。

崔远(?—905),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昭宗、哀帝朝为宰相。河中节度使崔玙孙子

这里清河崔氏的我没列,毕竟博陵崔氏正儿八经河北地界。

点看全图

实际上,我们把博陵崔氏在唐朝当宰相的人,安史之乱,安禄山大将崔乾佑这些草蛇灰线一起看。我们就会发现,安史之乱之前,即使是大家族崔氏出的丞相,除了刚开始大唐创业有河北的,基本就没有河北出生的。然后武则天动迁洛阳之后,开始有博陵出生的崔家宰相出现。而安史之乱,崔乾佑跟随安禄山之后,我们发现博陵安平出生的崔氏这个开始在大唐宰相高频出现。

作者:菜头会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718948/answer/2976619295

来源:知乎

盖河北之人以豪强著称,实为关陇集团之李唐皇室所最忌惮。故太宗虽增置兵府,而不于河北之地设置折冲府者,即因于此。——《论唐代的蕃将与府兵》,

陈寅恪后者,武则天时代的大臣专门提到“河北素无武备”。左拾遗王求礼庭折之曰:“此属素无武备,力不胜贼,苟从之以求生,岂有叛国之心!”

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心媿。修筑池城,缮造兵甲,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旧唐书·狄仁杰传》

点看全图

大唐江淮百姓的食盐300文一斗,而河北地区则是100文。

我们不否认,颜真卿的精忠报国,也不否认大唐河北肯定有忠于唐朝中央的力量的英烈。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基本的客观事实,如果河北百姓都反对安禄山,如果河北士族(地主阶级)也反对安禄山,那么安史叛军是靠什么支撑8年,最后也没有被事实剿灭那?757年年底,香积寺之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打了2年多了,战争的位置还是在大唐统治的核心关中平原西边。河北叛军和大唐主力双方都阵亡超过一半。河北叛军阵亡就超过6万 (唐军阵亡应该是7万)。如果安禄山只是靠几千曳落河,那些其他几万河北叛军为什么会战斗意志那么坚决?我们都知道一般军事常识阵亡20%就要彻底崩溃了,而在香积寺,彼此阵亡都快一半的时候,还是胜负不分。大燕的河北叛军是被尤里精神控制了吗?

安史之乱并不是安禄山一个人的野心。像安史之乱这样持续八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历史大事,绝不可能是某一个雄才一拍脑袋就能办成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政见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安史之乱的经济基础正是河北士族提供的;安史之乱的群众基础就是河北士族;安史之乱的民意基础,就是河北士族的“仇唐”思想。所谓的民意,这里的民,指的是政治势力,不是普通百姓。笔者“群众基础”的群众,也是指政治势力,与老百姓无关。

网上这段描述实际很符合唯物史观。如果“颜真卿兄弟也就是振臂一呼,结果整个河北都反了”,那么在山西李光弼唐朝大军配合下,叛军回来点偏师,怎么可能就能镇压的了整个失控的河北?叛军精锐就八千曳落河,既要在打潼关,还要往南打张巡,还要回去镇压河北。这些曳落河就是人均奥特曼也干不成这么多事。

756年的时候,李光弼,郭子仪是带着几万唐朝精锐西北边军到了河北的。博陵双方就曾经争夺过。如果安禄山的叛军真的没有任何群众基础。郭子仪,李光弼的大军到了河北,叛军主力还在潼关,怎么可能打不赢那?结果757年的时候,就是史思明去打太原了。

点看全图

安禄山建都洛阳之后,安史之乱就逐步走向下坡路了,虽然有短暂的上升,但是总体趋势是失败的。我们得看看洛阳是些什么政治势力。洛阳的势力是武则天培养起来的。武周虽然被唐所灭,但是李旦和李隆基并没有诛杀武周旧臣,武周旧臣仍是支持李唐的。如王忠嗣的父亲和祖父都得武则天重用。王忠嗣在,没河北士族啥事,翻不了天。王忠嗣家族在晋洛一带,颇有威望,所以王忠嗣在,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武则天在洛阳得另一股势力,就是禅宗。禅宗本不是佛教,是魏晋玄学。取佛教而尽代之,是其耿耿之志。武则天称帝,真佛教如玄奘的唯识宗因是李世民老臣,受到打压,武则天为称帝而扶植禅宗,这为日后真正的佛教失传埋下了种子。

安史之乱爆发,禅宗的菏泽神会是洛阳禅宗的一股最大势力,菏泽神会先是支持安史之乱的。宗教最大的投资,自然就是政治,但是安禄山占领洛阳之后,并没有扶植禅宗,而是抑制禅宗,弘扬拜火教。当然《悯忠寺塔颂》记载,安禄山对佛教的态度是,不弘扬,但是允许其发展的。美国耶鲁大学宗教系荣休教授斯坦利.威斯坦因在其著作《唐代佛教》一书中认为,安禄山进驻洛阳之后,对禅宗有所打压,抽取了部分劳力,而对佛教的文物居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这使得禅宗非常失望,于是转而支持李唐,菏泽神会为郭子仪筹了大量军费。可见安禄山定都洛阳,洛阳的经济、政治势力、宗教势力都是阳奉阴违,这使得安史之乱最终必然走向败亡,安禄山军事上或者有些勇略,但是政治眼光是极其短浅的,并没有玩转各方政治势力的政治手腕,反而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同样作为拜火教的方腊,后来步了安禄山的后尘,妄图形成政教合一的帝国,从而打压其他各种本土文化,最终失败。太平天国同样失败于此。只有拜火教的朱元璋后来改用儒家治国,明朝算是扎住根了。儒家、道家、禅宗这些本土宗教已经深入民间,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佛教、拜火教、拜上帝教立根。

安史之乱的真正转折点,当数香积寺之战。香积寺之战足足持续了8个小时,从白天晌午,杀到了日落黄昏。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双方势均力敌,不断地厮杀消耗,战损比始终在1:1上下徘徊。于是,冷兵器时代的最血腥、最疯狂的战役出现了,双方在伤亡了超半数人马后,依旧是死战不退,奋勇向前,堪称是奇迹。《资治通鉴·唐纪》中有记载:“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

安史之乱爆发,禅宗的菏泽神会是洛阳禅宗的一股最大势力,菏泽神会先是支持安史之乱的。宗教最大的投资,自然就是政治。 禅宗最开始是支持安史之乱的,这段也挺有意思。尽管后来又跳反了,武则天扶持禅宗,打压玄奘的教派这段我也不太了解,不过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有趣。很多时候,被网络喷子喷剧情的黑神话,可能真不如真实的历史黑暗。

实际现在河北士族暗中支持安禄山的论文也不少了。可惜伪左二极管们,受不了这个。一切失败都是因为念经的人心不诚,只要诚心就可以横扫一切。这和多元白右的自由平权决定一切也算卧龙凤雏了。可惜,经历过成长的孙大圣都明白,不同地方的不同妖怪,很多时候就必须找对应的势力。佛家的也好,道家的也罢。这个世界不是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太上老君急急如玉令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更没有一念就能解决一切的灵山真经。

通宝推:青青的蓝,wild007,独立寒秋HK,秦波仁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