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2 🌺698 🌵26新 💬35 🌺6 🌵1 待认可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做过工程相关就知道,再差的胥吏,也比不懂装懂的投机者强

我记得刘、周是“官僚地主”阶层的描述我也说过好几次,是什么给了你,他们不是胥吏的错觉?

而且,任用他们可比任用胥吏差多了。胥吏可没法打着中央甚至军委的名号发文件;胥吏不行就可以换掉,他们你可换不掉;胥吏没办法在党内、军内上下勾结,顶多在党外串联,他们可比胥吏差多了。

--

从工程角度,懂或者不懂都不会把事情搞砸。只有不懂装懂是例外,他们总是能以一个神奇的角度,把一些绝对不会失败的项目彻底搞砸。

河里有工程项目经验的人这么少的吗?从土木工程到码农,这些都是工程问题和项目问题。只要你有过相关的经验,你就知道,绝大多数工程和项目的限制是客观条件,加钱和给人的话,各种客观限制会小很多,但现实中往往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所以各种工程师们只能在几个客观约束下跳舞,勉强走出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工程路线。

比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更差的是,甲方或者上级“不懂装懂”,蠢材总会强行增加一些主观上要求和限制,这些在客观上往往是不必要的。所有的工程问题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钱少人少就降级解决,但遇到一些不懂装懂的蠢材,问题就变得不可解了。啥都不给,就会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要钱要人都只会推脱。这个时候,一个工程就变成了两个工程,一个是真正的工程,一个是面子工程,但是当不懂装懂的人,以真正工程的标准去验收面子工程的时候,这问题依然无解。

这种不懂装懂的蠢材,可比不懂或者懂都麻烦。外行领导内行不是问题,内行领导内行不是问题,不懂装懂蠢材领导才是问题。

前三十年工业化,是科学问题,是技术问题,还是工程问题?这就是对于不懂装懂的蠢材最大的鉴定问题,懂或者不懂都是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不懂装懂才是不正常的。

--

因为前三十年的遗毒,我们现今的所有工程问题,都有着特别严重的“面子工程化”的现象,不给钱不给人,要求还爆高,口号喊得震天响,一遇实际问题就装聋作哑,干活的时候见不到人,表功的时候全是他的功劳。从土木到码农,所有做过工程项目的都知道,

(1)不要碰任何安全相关的工作。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不懂装懂的人能够捅出来多大的篓子,到时候这些都是背锅位,永远不要低估他们的甩锅能力,我最大的庆幸就是我的工作从来没有涉及到安全问题,不懂装懂的人真是什么都敢,反正不要他们负责。

(2)任何工程和项目,大领导是谁不重要,你的直接上级最重要,这个人的能力和操守,直接决定了你应该怎么干活。

直接领导不敢承担责任,那么淡季你们项目组就抢不到活;直接领导爱抢功还爱甩锅,那么你们的项目组你做得越好,就越会被抢功、越会被甩锅。遇到这种领导,转组和走人才是最佳对策,其他所有对策都是对面单赢。

我在这个帖子里面只是在网上炸毛,当年我可是直接炸了。当年我那个上级是辽宁沈阳人,家里是国企工人,对他我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会”。当时他手下有好几个小组但人都不多,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这其实看年景的。每次,顺利时他来抢功,不顺利时他反手甩过来一口黑锅。所以我们就见到,他手下每年走一个人,但他的级别蹭蹭蹭往上升,我们心里都在犯嘀咕。但最深的领悟只有轮到我了,只有到我走的时候,我才直到国企工人家庭出身的人多么“会”。

作为注脚,当年在他手下的,另一个国企工人出身的员工和他的斗法才叫精彩,上面的领导瞎指挥,下面的员工直接天天找领导的领导汇报工作,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员工转组走人。我只能感叹自己当年太年轻,看不懂“国企工人”出身意味着什么,我一直以为我们是靠技术吃饭的,但“国企工人出身”的领导和员工纷纷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这种人真是图样图森破,故宫大奔、南昌周公子、北极鲇鱼才是最厉害的。

靠技术吃饭的结果是吃不上饭,三天饿九顿;故宫大奔、南昌周公子、北极鲇鱼的生存之道才是最厉害的,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机构,这种才是主流——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在前三十年代,这种人当然也是主流。

(3)越是传统企业、越是传统软件企业、越是层级多的企业,以上现象越是严重,逆淘汰直到整个部门或者整个企业垮掉之前,这种趋势都是是不可改的;

互联网企业的扁平结构,将对领导的“能力”和“操守”要求降到最低,结构越是扁平、同一个领导直接管理的人越多,上级越接近沟通、协调的功能,也就没时间挖空心思去雕花,病情就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