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五月卅五 -- 本嘉明

共:💬7 🌺4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五月卅五(二)

很感谢大家,此楼无草。

政治是块孬地,无论你播了几茬龙种,能破土的都是跳蚤。我们不否认,假如那次事成了,中国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大号的菲律宾。

对于历史,我们不做臧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那些年轻生命的强行定格,实际效果是把他/她们封神。人性必有弱点,他们还没来得及展示出随着青春折旧而掩饰不住的疲态-----怯懦、贪婪、背叛、猥琐、拜金等等----就已经凝固了。作为加速发动机的总设计师,邓公把他们推上了中国人文历史上仅有的“完人”天台,跟卫国壮士们比肩。

于是尴尬的是我们这些活久见的人。不论你是在呼和浩特中路举起二向箔的后一代,还是处心积虑要踩烂这些稚嫩二向箔的专政打工崽,比起35年前的完人,比起35年前的大时代,一切还是差得太远。

(五)

《英文虎报》(The Standard,Hongkong Standard),香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

1,邱诚武:除了虎报,先后就职于香港电台、经济日报。2010年代任特区“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

2,范卓云:前后担任“政治记者”七年,后转入金融界工作30年至今,在投行声名响亮。

3,马妙华:后担任香港教育学院教务工作,其丈夫为《星岛日报》某编辑。

4,梁美芬:读书时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学生会会长,毕业后进虎报社任记者。2010年代曾任立法会议员。

5,梁锦雄:2010年代于《都市日报(Metropolis Daily)》任高层。

6,张永翔:87年中文大学毕业,1992--1998在伦敦BBC工作。

7,杨慧敏:不详

8,郑伟鸣:后任《虎报》执行总编辑、《香港慈济世界》总编辑,出尘念佛。

9,谭卫儿:2010年代就任《南华早报》首位女性总编辑至今。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其实就是总编俱乐部)主席。

(六)

星岛报业

1,老冠祥:2010年代活跃于香港基督教媒体,出尘念阿门。

2,冼伟强:当时“坦克人”六个照片版本之一,出自他手。现任加拿大《星岛新闻网》负责人。

3,梁慧珉:1992年涉入“十四大报告提前泄密案”在北京被捕。其丈夫是司徒元(见下,89年《新晚报》记者),司徒元父亲司徒强曾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外事部副部长,司徒强的哥哥即司徒华。

4,蔡淑芳:号称“最后一位撤出广场的香港记者”(号称“最后撤出”的,有几个不同版本),回港后受心理创伤后遗症的长期困扰。

(七)

南华早报

1,何安达:普通工人家庭出身,靠读书好出头。2006年年初加入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办公室任新闻统筹专员。

2,李婉贞:不详

3,林和立:时年37岁,现为香港活跃时评人士,反动派。

4,杨健兴:2010年代下半期任香港记者协会主席,现活跃于油管自媒体,反动派。

(八)

无线电视TVB

1,何展鹏:直至疫情期间仍在《明报》任职。

2,徐忠明:1980年加入无线电视新闻部任实习记者,89期间担任中文主播及记者。

3,陈慧儿:现为独立制作人。

4,张志刚:由梁振英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已任满)。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社会誉之为:“又红又左”。

5,杨明龙:1981---2002在无线新闻部,最后做到助理总编,后回到报社和社区大学教书。逍遥派。

6,谢彩云:不详

7,苏凌峰(未赴京):当时已是TVB重量级主播,1990年移民加拿大,在多伦多OMNI电视台接着当粤语主播。他离开香港3年后,民调仍是最受欢迎主播TOP3。

(九)

经济日报

1,黄慧日:现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司库(财务长)

2,罗绮萍:后发展为香港著名财经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

(十)

新晚报:为大公报旗下的收费晚报。

1,司徒元:后执掌《有线新闻中国工作组》,因坚持报道自由,全班人马辞职转入《众新闻》,任中国组总编,2022年1月《众新闻》停刊。因为父亲司徒强和三伯父司徒华都跟共产党走,他6岁被送回广州,直读到大学毕业才回港。反动派。

2,陈少强:不详

3,梁家权:当时在木樨地。

(十一)

天天日报(Tin Tin Daily News):曾是香港首份彩印报纸,已经停刊20余年。

1,梁淑英:不详

2,崔丽容:当时与严家其往来密切,大事件后参与协助“落跑人士”。后一直在新闻界,反动派。

(十二)

快报

1,林静洁:现为香港大专院校高级讲师,主讲新闻及传播。

2,梁耀荣:不详

3,蔡秀霞:此后因工作关系辗转内地与香港,每年此日,在北京则去广场散步,在香港则参加晚会。

4,颜婷:不详

(十三)

东方日报

1,黎锡勋:不详

2,罗国威:不详

3,林社炳:人称“炳哥”,81年开始当前线记者,当了37年才退休,是真爱这行。89年5月进京采访,后按报社安排回港,错过。

(十四)

新报

1,麦燕庭(女):1984年加入新报当记者,2007--2008任“香港记者协会”总干事,反动派。

2,张炳玲:当晚在木樨地。后成为仅有的“香港三大战地女记者(张翠容、闾丘露薇)”之一。2000年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反动派。

(十五)

百姓半月刊

1,张结凤:83年新亚书院毕业。当夜在现场,本人于天安门城楼外中弹。现专注香港的艺术发展。

2,冯伟光:当时同步在香港采访,未赴京。97年起以笔名“卢峰”在苹果日报写社评,2021年6月在机场被“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以涉嫌勾结外国势力的罪名逮捕。

(十六)

成报

1,廖美香:后来曾任《南华早报》中文网副总编,《信报月刊》副总编。

(十七)

亚洲周刊

1,潘洁(Kitty Poon Kit):64年出生于杭州,幼年移居香港,在《明报》、《亚洲周刊》当了7年记者。在特区第一届政府的环境局任副局长。

(十八)

信报

1,卢永雄:现为《巴士的报》社长。

(十九)

香港时报

1,蔡詠梅:后来担任《开放》杂志编辑,现为活跃的自由撰稿人。

(二十)

华侨日报:二战后香港最大的三份报纸是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星岛日报,均反共亲蒋。97回归前,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因经营不善而结束。

1,彭士雄:不详

(二十一)

香港电台

1,邓祥儿:93年赴美,在《美国之音》当编辑,业余修成美国大学的硕士学位。她是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的夫人。

2,马文敬:5月在京,5月31日返港休息充电,错过历史时刻。

(二十二)

无挂靠单位

1,陈宝珣(也可说挂靠于《信报》)。87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89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顺便兼任《信报》驻京特派记者。1990年底发表了小说《发给每个闭塞头脑几颗理性子弹》影射大事件。2015年发表小说《没岛恋曲》影射香港占中运动。

2,黎佩儿:伦敦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97年香港记者协会主席,此后于澳门地区和日本的大学任教,2009年出版专著,记录香港1967--2005年的传媒界发展历史。

(二十三)

路透社

1,曾显华:时任路透社摄影记者,长驻曼谷。“坦克人”的照片有6个版本,其中一个是曾显华的,一个是星岛冼伟强的,但最出名是最早见于报道的美联社版。6月3日他上街拍照时,因为与洋记者同行被发现是外国人,被示威群众打伤,同行的外籍记者表示“我不是为了到你的国家捐躯(而来的)”就先跑了。受伤的曾显华返回北京饭店后被公安人员堵着无法再外出,就在阳台上拍了一些照片。

(二十四):(对上一个帖子的补漏)

亚洲电视

1,劳家辉:时任亚洲电视摄影记者,在场。

2,叶绍麟:资浅摄影师,当夜在广场,所拍胶片藏在饼干盒里带回香港。

明报

1,李以庄(未赴京):后追访到自某戒烟部队退役后出国定居的尉级军官。

(二十五)

这里专门开一节,说说司徒元这厮。

司徒元是“港生红二代”,他父亲加入新华社后,1960年代香港暴动,1969年他6岁,回广州从小学读起,直到大约85年暨南大学毕业,才回香港进入左派报社工作。事件那年他26岁,可能是大事件期间到北京采访学运时,留下了不良记录,1997年报道回归,他随同有线新闻的报道团队到天安门广场现场报道,其他记者都被准许进入广场,只有他被“拒签”了。这批“港生红二代”,大概有20来人,在两边都是挺有优越感的,在广州他们是有背景的港崽留学生,在香港他们又是有阿爷背景的新新人类。被拒后,他反正“上边有人”,就找港澳办的“阿叔”去疏通。阿叔把他留在外间,在里屋很不避嫌地拍了桌子:“你说他不可信?他是自小被送回内地当人质的!”

司徒元这一下就破防了,原以为自己是两边通吃的贵公子,却只是恩来腾资安排下的人质!他在2021年5月接受一次采访时回忆到此处,脱口来了句金句:"我猛然醒悟!X!我个身分原來係返去做人质!"

这个X呢,应该就是汉水东流兄笔下的“叼”了,但是粤语古风盎然,言出必绕梁而走,九转大肠,带有一种恍然大悟之韵律美,所以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很长的长音:滴-噫-呃-嗷,假如你此时胸臆还剩点余气,不妨再带出四字“....雷个XX”。

这个司徒家族的人,上半场爱党,下半场反党,属于家族遗传病。

(二十六)

1990年前后,香港是个生机勃勃的社会,报业发展迅猛,对记者的需求大,待遇也很不错,基本是9000港币/月,有报销,有能力的还会在不同报社兼职(因为自有的消息渠道、人脉),能超过市民收入的中位数。银纸不少还能装理想主义的逼,算是名利通吃。

那年,因为还没有数码技术,照相得用胶卷。5月起怎么样把胶卷送出境外,是个很大的难题。有些人是用传真机,多数香港记者则是到北京机场,堵回港的香港人,托他们冒险带回报社;西方大报社据说是走私人关系的外交包裹(倒不一定是美领馆的)。

大事件之大,就是有这么多侠之大者,默默无偿地做一点,再做一点,结果一看,叼~~~~~~~!

通宝推: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