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8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实在不能理解你的思路,临颍我不是没去过,那是2000年之后 -- 有补充

我说了临颍穷就叫情绪化了?我不太理解你的逻辑啊。

你这也是还没回应我的关于东街村西街村北街村的质疑,我是不能理解你的思路,怎么就叫情绪化了呢?

就临颍那个经济水平,建设水平,你说不穷,是不是也得靠点谱啊?

我说去下坡杨,那是跟去留庄不是一天,第一天比(应该是去吧)留庄,第二天下坡杨,但是第二天我没有去。你要是不愿意仔细看,那就不回你了。

你可以继续情绪化下去。

你自己写的不清楚,埋怨我有意思吗,这和情绪化有啥关系?有个自己的看法就叫情绪化了?我实在不能理解你的思路和情绪点。

你第二天没去,我自然以为你没去啊,否则你说第二天啥意思呢?

既然你去了,就说你理解的下坡杨村就好了,老说我情绪化干嘛?简直莫名其妙。

当年分田到户虽说最后有点强制,但从来没有说不搞集体经济,从来都(不,这里应该是你丢了字吧)存在你说的南街村顶着压力的事。

你看看华西村,周家庄、南街村,怎么就不是强制了呢?我的个去,你这个从来不是强制从何说起,史来贺是不是降级了,只当村书记了?你这还不叫强制叫啥?

你们村小队被你自称为落后的核心意义在哪里呢?

不就是因为政治压力吗?你这个从离开不存在的说法依据在哪里?

当时已经分田好几年了,一大部分干部已经发现靠种田不能致富,已经提前开始带着年轻干部参观学习乡镇企业办的比较好的村,这里面没有南街村。我们一个市,至少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听说过组织市里的村去南街学习参观什么的。我说南街村是因当时漯河市是全国内陆小特区,也想搞改革开放的典型,南街村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一直知道你再说南街村很普遍,我也承认在粉碎前或者说公社解体前,南街村很普遍。我只是说他也算当地的学大寨典型村,我说的是学大寨建设典型,而不是从经济上评价,这也是你的核心看法,南街村经济直到你这段话时期,并不经济典型。

但是,你这个南街村不突出和漯河典型,我个人认为你是自相矛盾。

因为80年代漯河评典型不可能突出南街村学大寨,只能是经济水平。

另外,我前面问的是你说这个漯河典型到底是哪年的事情。因为我一直局的你说的时间对不上。

在这里南街村是经过了一段瞎折腾时期的,就是分田+企业外包的几年时间,我感觉,从常理上来说,1985年很难说南街村就能恢复经济活力,那两个人的承包不知道是肥了自己还是厂子经营也差劲了。这是我的疑问,因为我确实看到有一些资料也说他俩经营不善。

和气不和气的,还能打架么?如果是南街村为此取得了典型获得了支持,就现在的南街村来说,我觉得是成功的,这先不说。

就是说你话里话外总是认为南街村不够格,你可以说说硬指标,软指标,你这个虚虚实实的说法,如何让人信服呢?你可以说南街村采取了阴谋手段,哪怕上不了台面的,具体你不必说,但是,在哪个步骤,大概什么意思,你总可以说吧?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那个地方,有几个企业是事实,但是经济真不怎么样,这还是我去的2008年!!!

为什么不愿意跟你说那么细,因为很多事实你不知道,我也不想跟你说,资本主义也不都是万恶,你说的社会主义也不全是一团和气。

我的意思是你说的那时可能还行,但是2008年真不怎么样。你的这话根本就是白说,南街村经济不错,周边村经济不咋地,呵呵,这就是事实。

1983年别说是大队里的农机,就是连田里路边的树都分到每家了,再修路就需要大家出钱共同承担,刚刚分到手的钱,哪个愿意再拿出来?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拿。不是我哥他们不想问上级要,想要谁搭理你,再说乡里也没有啥钱。直到十年后的1992年,乡里干部的工资还得各种提留来发呢。

第一,南街村有这种困难么?

第二,这个问题你埋怨谁?

这不是证明了我的分析和结论么?和我们村一个德行啊。过了两千年,随着经济好转,我村的赤脚医生也发了就是我说的那位老好人医生。但是集体出钱,他肯定不乐意啊。我肯定理解啊。因为他为人确实不错,本职工作基本问题不大,就是医术差点。大家认可啊。

我只知道1975年夏天分了小麦的生产队大会上,一个老光棍愤愤不平地说:旧社会我给地主线扛长工,管吃管住,一年分给我麦子都比现在多。队长上去把他拉下来让他不要说了。

这个事很说明问题,社会主义搞了二三十年,同样的劳动,还不如旧社会的收获,这就是事实。

跟一厢情愿毛关系,跟情绪化毛关系,你这个更像老段子,他吹牛逼,旧社会有这个待遇。

我家又不是没雇过工人,忙的时候给吃饱,闲了给他一分钱吗?这不是开玩笑吗,你到了现在又扯这个,给人感觉你要复辟地主似的。

不放高利贷的啊?大家谁心里没数啊。

家里的用具、化肥农药,你家解放前有的吗?卧槽,那你家牛逼了。

我家从50年代照相,衣服的布料的变化是可数的,不知道你哪里来的生活没变化,这叫常识,算啥情绪化表达啊,你这也是够意思了。

我妈一解放高龄上的学,你们村女人在解放前就能上学了吗?你们村解放前就有农机了吗?你这个没变化也说得出口?

河南是农业大省,其他我不想多说,说了你也不服。刘建勋带领河南人走的还行,但是显然也不是前列。

批斗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村经济不行,但是批斗基本没啥了,都在文革前期批斗完毕了,70年代中后期没有了。我想说,你说的批斗你认为是普遍现象的意思吗?

至于你最后一段,不知道怎么推出来的,你的回答还是虚。你不实在,我感觉你在忽悠我。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南街村的实力真心带不动临颍县,我觉得这应该是常识 -- 补充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OTE3OTk2Nw==&mid=2247491529&idx=1&sn=39057e1d9595d4ecc6479d28ffd7689b&chksm=cfee8599f8990c8f92dbc6ffe690df04cd7d949372a1c30fce3003f10079a8f606c056a19937&scene=27

县域经济运行分析:临颍篇

研究院课题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