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共:💬2177 🌺13073 🌵46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
    7/0
    稳中向好
    84/0
    不死不活
    64/0
    越来越差
    62/0
    自己晕菜了
    3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这不是刻舟求剑么?

首先我不是不提,我是觉得这种事没啥好说的。

我当然知道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是在双减之后才有的,但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教育体系差别非常大,所以你盯着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质疑根本没有意义。

换言之,大部分人对我那段话根本不会有你这种质疑,因为双减之后的确有进一步的变化,负担的转移。只不过琐碎的事情太多,我很难跟你举出一个例子,说“这件事只发生在双减之后”。

你如果在国内生活,就会知道你盯着这一点是没啥意义的。我说的这句话是不严谨,但这话也没法严谨。我表达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

你把这说成是“移花接木”,就真的很离谱。

-

你的问题还是我之前说的,不接地气,不看现实。你觉得这里各位河友反映的现实问题,都是我开小号杜撰出来的吗?

你连我说“高考”都要抨击一下,就很奇怪。国内二三十年内上过高中的人,有谁会把高中和9年义务教育严肃地分割开来?无非是换了学校、老师、同学,听不同的课,高一和初三有多大区别?

你想出来的这些刁钻的角度,都不是国内正常人会想的问题。我说高考,无非是高考的东西稍微还有点印象,能说得有点依据,到你这变成“居心叵测”了。

-

你这一段话尤其是非常魔幻:

以教育为例,义务教育阶段本就是打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同步健康发展的学生,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习惯,这个阶段体现的是教育的普遍性与相对的公平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可以说30年前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对是公平的,对学生的选择性更多地体现在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上,所以哪怕存在着城乡、南北、大城市与小县城间的教育资源的差距,但不影响农家子弟上高中考大学甚至重点大学。而到了教育产业化阶段,则在这之上附加了家庭财富的砝码,有钱的可以利用金钱去购买额外的补课、课外班、家教,甚至购买重点学校的名额,这样的引导才出现了学区房、教培行业的资本化以及教辅书的泛滥,最终导致普通家庭倾其所有也要买学区房、上课外班,以至于除了少数富豪外所有中产以下的家庭都不堪重负。

跟你反复说了,你不改选拔机制,不改教学内容,只盯着补习班打,会让社会更不公平。

你这里似乎想表达一个神奇的意思:通过禁教培,富人家比穷人家,更不会给小孩补课。

这不是扯淡么?

难道你觉得马云、刘强东们的孩子,找不到办法给自己孩子补课?

还是说,一个教学能力非常强的老师,本来带100个人的补习班,现在禁令下来,他就乖乖在家享受生活了?难道不会有更小的班来找他“私下”上课?

-

不过你也给了我一个灵感,你说“30年前的教育是相对公平的”,说不定还就是尊尊之流施政的动机——刻舟求剑。所以完全不考虑现实的因素。

30年前是因为大家穷,而且市场根本没发展起来,大家不知道哪些是好老师,也没有多少钱去补课。不是因为30年前治理有方。

“共同贫穷”下的公平,和“共同富裕”下的公平,是完全不同的,达成的方法完全不同。

你改名叫项羽,然后跑到一条河边抹自己脖子,也并不会让时间倒流回西汉。

30年前,你连全市有哪几个学校都未必知道;今天,你只要有手机,在群里、圈子里混,什么学校、老师、补课方式等等,你都能知道很多。以前没有教培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管”出来的。

如果改革之后真的让大家觉得更公平了,大家都会来现身说法,不劳您大驾,我自会变成小丑。

如果改革之后没变得更公平,那你上面那一大段就显得格外搞笑,你还不如多想想究竟问题出在哪。

-

教育都和你说不清楚,医疗的问题还是改日再聊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