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一些关于解放战争讨论的内容 -- 杰瑞

共:💬73 🌺4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民党军历史上的兵团

第一兵团: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进攻华东解放区,以6个整编师组成第一兵团(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28师,师长李良荣,辖52、80、192旅;整编57师,师长段霖茂,辖117旅、预4旅;整编65师,师长李振,辖160、187旅;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辖51、57、58旅;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辖19、44、63旅),司令官为汤恩伯。同年4月,为了便于指挥,将所属部队分为四个纵队,以整编74、83师为李天霞第一纵队,以整编28、57师为李良荣第二纵队,以整编25、65师为黄百韬第四纵队(同时第三兵团下属的整编48师和7军也编成第三纵队,改归第一兵团指挥)。1947年5月,第二纵队调出兵团序列,同时由于第一纵队内部张灵甫、李天霞发生矛盾,遂决定由黄百韬统一指挥25、74师,而65、83师改为执行守备任务。当月,由于隶属第一兵团的国民党头号主力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被歼,汤恩伯被撤职。第一兵团改由范汉杰任司令官,兵力仍旧为6个整编师,但仅25师为原第一兵团老部队(整编5师,师长邱清泉,辖45、96、200旅;整编11师,师长胡琏,辖11、18、118旅;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辖131、156、159旅;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辖6、16旅;整编85师,师长吴绍周,辖23、110旅)。同年6月,国民党军统一调整1、2、3三个兵团序列,整编75、85师改归第三兵团指挥。1947年8月第一兵团改称胶东兵团,恢复6个整编师的编制,但仅25、64师是老部队(整编8师,师长李弥,辖42、103、166旅;整编9师,师长王凌云,辖9、76旅、预2旅;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辖40、108、148旅;整编45师,师长陈金城,211、212、213旅;整编54师,师长阙汉骞,辖8、36、198旅;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辖131、156、159旅)。1948年1月,因莱阳就解放军占领,胶东局势无法控制,第一兵团番号遂被撤消。

1948年3月,以负责长春城防的新6军(由原新1军新38师扩编,军长李鸿,辖新38师、暂56师、暂61师3个师)及60军(滇军龙云系部队,军长曾泽生,辖182师、暂21师、暂52师3个师)6万人编成第一兵团,司令官为郑洞国。成立之后就困守长春,一直无法机动作战。1948年10月在久困之后,于吉林长春地区投降。

1948年11月,第一兵团在武汉重建,辖29、71军(29军军长陈明仁,辖197、234、307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师),司令官为陈明仁。1949年2月兵团改驻长沙,14、100、103军加入兵团,和原29、71军合并整编为3个军,兵团此时辖14、71、100军(14军军长成刚,辖10、62、63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232师;100军军长杜鼎,辖19、197、307师)。1949年8月兵团司令部和14军一部、100军大部在长沙起义,改编为解放军第21兵团。

1949年8月,陈明仁兵团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将未参加长沙起义的第一兵团部队重建新的第一兵团,辖14、71军(14军军长成刚,辖10、62、63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师),司令官为黄杰。9月,97军(辖33、82师、暂1师)也划归第一兵团序列。1949年12月在广西战役中被重创,残部逃入越南,由法国殖民政府船运台湾。

第二兵团: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进攻华东解放区,以整编第27军为基础组建第二兵团,辖5个整编师(第五军,军长邱清泉,辖45、96、200师;整编72师,师长杨文泉,辖34旅、新13、15旅;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辖6、16旅;整编85师,师长吴绍周,辖23、110旅;整编88师,师长方先觉,辖62旅、新21旅),司令官为王敬久。4月,兵团所属72师在泰安战役中被歼。5月,第一兵团副司令李延年调任第二兵团司令,兵团兵力改为3个整编师,无一是老部队(整编70师,师长陈颐鼎,辖75、140旅;整编72师,师长余锦源,辖34旅、新15旅;整编84师,师长吴化文,辖155、161旅)。同年6月,国民党军统一调整1、2、3三个兵团序列,李延年改任第三兵团临沂指挥所主任,第二兵团仍由王敬久任司令官,兵团虽然仍为3个整编师,但仅70师为老部队(整编32师,师长唐永良,辖139、141旅;整编66师,师长宋瑞珂,辖13、185、199旅;整编70师,师长陈颐鼎,辖75、140旅)。1947年7月,鲁西南战役中隶属第二兵团的整编第32、66、70师全部被歼,王敬久被撤职,第二兵团也因此被撤销。

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5军为骨干,建立第二兵团,辖4个军(5军,军长邱清泉,辖45、46、200师;12军,东北军部队,军长舒荣,辖112、238师;70军,军长高吉人,辖32、96、139师;74军,军长邱维达,辖51、58师)及一个骑兵旅,司令官为杜聿明(1948年10月杜聿明调东北指挥作战,邱清泉接替司令官)。1949年11月第二兵团参加淮海战役,为增强该兵团实力,72、116军(72军,军长余锦源,辖34、233师;116军为淮海战役中由72军扩编而成的新军,军长谭心,辖287、288师)也改由第二兵团指挥。12月国民党军从徐州撤退,为加强力量,把由警察、保安团等部队组成新44师及由孙元良兵团残部编成的122师都编入第二兵团序列。1949年1月在第二兵团在永城陈官庄地区被解放军歼灭。

第三兵团: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进攻华东解放区,以整编第19军为基础组建第三兵团,辖5个整编师(第七军,军长钟纪,辖171、172师;整编11师,师长胡琏,辖11、18、118旅;整编20师,师长杨干才,辖133、134旅;整编48师,师长张光玮,辖138、176旅;整编64师,师长黄国梁,辖131、156、159旅),司令官为欧震。同年6月,国民党军统一调整1、2、3三个兵团序列,兵团扩大为辖9个整编师(整编7师,师长钟纪,辖171、172旅;整编9师,师长王凌云,辖9、76旅、预2旅;整编28师,师长李渤,辖52、80旅;整编44师,师长王泽浚,辖150、162旅;整编48师,师长张光玮,辖138、176旅;整编51师,师长段霖茂,辖117旅、预4旅;整编57师,师长王严,辖41、113旅;整编65师,师长李振,辖160、187旅;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辖19、44、63旅)。其后75、85师也划归第三兵团指挥(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辖6、16旅;整编85师,师长吴绍周,辖23、110旅)。1947年8月,第三兵团调大别山围剿刘邓大军,因大兵团不适合山地作战而撤销。

1947年11月以驻安徽的桂系军队主力第三纵队成立新的第三兵团,辖2个整编师(均为桂系主力部队,整编7师,师长钟纪,辖171、172旅;整编48师,师长张光玮,辖138、175、176旅),4.5万人,司令官为张淦。后曾短暂辖管28师(师长李良荣,辖52、80、192旅)。1949年12月在广西战役中被歼灭。

1949年11月以湖北保安部队改编的暂8军、暂9军共3万人,重建第三兵团,司令官为朱鼎卿,1949年12月在四川起义。

第四兵团:

1947年7月,鲁西南战役进行时,为救援王敬久兵团,临时将豫东的整编26军改编为第四兵团,司令官王仲廉(兵团兵力一说只辖整10师,一说辖整10、40、52、82师、青年军第206师)。王仲廉旋即在8月因增援不利而被撤职,罗广文接任第四兵团司令官,此时兵团只辖整10师。1947年8月兵团番号撤消,12月兵团部改为陆军第十训练处。

1948年6月重建第四兵团,辖整编第10、28、85师,司令官为吴绍周,1948年7月并入第十二兵团。(一说1948年10月重建第四兵团,辖整85师,司令官为吴绍周,但因兵团未及成立就在淮海战役中被歼,因此未能成立)

1948年11月将保定绥靖公署(一说第34集团军)改为第四兵团,辖16军、94军(均为中央军主力部队,16军军长袁朴,辖22、94、109师,94军军长郑挺峰,辖5、43、121、305师),司令官为李文。平津战役中该兵团16军军部及22、109师被歼,94军则一拆为二,军部及43、305师改归天津警备司令部指挥,重建94军新军部,指挥5、121师守备北京。1949年1月该兵团及所属16军(辖22、94、109师)、94军(辖5、121师)在北京地区投降。

1949年5月江西第三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四兵团,辖23、70军,兵力1.5万人,司令官为沈发藻。1949年12月在广东被歼。

1949年12月以127军组成第四兵团,司令官赵子立,未及成立,127军就在四川起义。

第五兵团:

1947年8月为加强中原战场,国民党军组建第五兵团,辖3个整编师(整3师,师长李楚瀛,辖3、20旅;整15师,豫军部队,师长武庭麟;整20师,川军杨森系部队,师长杨干才,辖133、134旅),司令官为李铁军。10月增加指挥青年军第206师。11月,兵团所属整15师被歼。1947年12月在兵团司令部和整3师共3万人在河南驻马店地区被解放军陈赓兵团歼灭,兵团编制也被国民党政府撤销。

1948年3月以在豫西的5个整编师(1师,名义上属于整1军,师长罗烈,辖1、78、176旅;30师,名义上属于整29军,师长鲁崇义,辖27、30旅;36师,师长钟松,辖28、123、165旅;38师,师长张耀明,辖55、177旅;65师,师长李振,辖160、187旅)重建第五兵团,司令官为裴昌会。1948年9月,第五兵团改辖3个军(17军,军长康庄,辖12、48师;36军,军长钟松,辖28、123、165师;38军,军长姚国俊,辖55、177师)7万人。1949年9月兵团司令官改为李文,1949年12月改辖27、36、57、69军,同月在四川新津邛崃地区向解放军投降。

1950年1月,以未随第五兵团投降的69军组建新第五兵团,胡长青任司令官,辖84、335师及新12师共三千人。同年3月在西昌被歼。

第六兵团:

1947年9月以第一集团军和东北第一绥靖区改编而成,始称东北第一兵团,司令官为孙渡,驻锦州,辖3个军(60军,滇军龙云系部队,军长曾泽生,辖182、184师、暂21、52师;93军,滇军龙云系部队,军长卢浚泉,辖暂18、20、22、57师;骑兵第三军,军长李守信)。1948年1月,东北各兵团与关内的兵团统一番号,东北第一兵团改为第六兵团,辖93军(滇军龙云系部队,军长卢浚泉,辖暂18、20、22师)、60军184师、骑兵第三军(军长李自忠)共计4个师。1948年6月孙渡调任热河省主席,卢浚泉继任兵团司令官。1948年10月为抵御东北野战军进攻锦州,新8军(军长沈向奎,辖88师、暂54、55师)划归第六兵团指挥,但旋即整个兵团就在辽宁锦州地区被歼灭。

1948年11月,为支援徐州战场,将第九绥靖区司令部改为第六兵团司令部,指挥从东北撤退的39军(军长王伯勋,辖103、147师)、54军(军长阙汉骞,辖8、198、291师)、原属孙元良兵团的99军(军长胡长青,辖92、99、268师)及守备蚌埠的96军(军长于兆龙,辖141、212师),司令官为李延年。淮海战役失败后,改为负责长江防线,辖28军(军长李渤,辖54、80师)、96军(军长于兆龙,辖141、212师),解放军突破江防南逃,后负责福州地区防御,辖第25、73、74、96、106军5个军十万余人。1949年9月在福建被歼灭。

第七兵团:

1947年9月将东北第五绥靖区改编为东北第二兵团,司令官为陈明仁,驻四平,辖2个军(新1军,军长潘裕昆,辖50师、新30、38师;71军,原中央警卫军,军长刘安祺,辖87、88、91师、暂51师)。1948年1月,东北各兵团与关内的兵团统一番号,东北第二兵团改为第七兵团。1948年2月四平战役后,陈明仁被撤职,刘安琪接任兵团司令官。随后因1948年5月所辖新1军、71军并入廖耀湘兵团,第七兵团编制被撤销。

1948年6月为救援开封重建第七兵团,辖2个整编师(整编72师,师长余锦源,辖34旅、新15旅;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辖6、16旅)及新编第21旅,司令官为欧寿年,1948年7月即在豫东战役中遭重创,兵团部和整编75师被全歼,兵团编制遂撤销。

1948年7月为救援欧寿年兵团,以整编第25师为基础,加上第3快速纵队、第2交警总队,临时组成黄伯韬兵团,战役结束后即解散。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25军为骨干,建立第七兵团,辖5个军(25军,军长陈士章,辖40、108、148师;63军,军长林湛,辖152、186师;64军,军长陈镇湘,辖156、159旅;72军,军长余锦源,辖34、233师;96军,军长于兆龙,辖141、212师),司令官为黄伯韬。9月,72、96军调出兵团序列,100军(军长周志道,辖44、63师)划归第七兵团序列。11月,44军(川军刘湘系部队,军长王泽浚,辖150、162师)也编入第七兵团序列,但随即整个兵团在江苏碾庄地区被歼灭。

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国民党江防被突破后,国民党军将首都卫戍总部改编为第七兵团,辖4、28、58军,张耀明为司令官。但兵团还未正式成立,所属部队已经在渡江战役中被全部消灭,第七兵团编制因此被撤销。

1949年9月,以西北国民党军二线部队组建新第七兵团,辖17、38、76、98、119军及30军27师、69军144师、骑兵第二旅,司令官为裴昌会,1949年12月在四川孝泉起义。

第八兵团:

1947年8月组建东北第三兵团,司令官为周福成,驻铁岭,辖2个军(52军,辖2、25师、暂58师;53军,辖116、130师、暂30、54师)。1948年1月,东北各兵团与关内的兵团统一番号,东北第三兵团改为第八兵团。1948年10月改辖53军守备沈阳。1948年11月在辽宁沈阳地区被歼灭。

1948年11月,为支援徐州战场,将第四绥靖区改为第八兵团,指挥原属第四绥靖区的55军、68军(均为辖3个师的西北军部队)4万人,司令官为刘汝明。淮海战役失败后,改为负责长江防线,辖55、68、96军7万人,解放军一突破江防,该兵团则立即南逃。后负责厦门地区防御,辖55、68军3万人。1949年10月在厦门被歼灭。

1950年1月以云南边境地区第8、26军组建第八兵团,司令官为汤尧。1950年2月在滇南战役中被歼灭。

第九兵团:

1947年9月将东北第六绥靖区改编为东北第四兵团,司令官为廖耀湘,驻沈阳,辖新6军(军长李涛,辖14、169师、暂22、59师)、青年军207师、骑兵第二军6万人。1948年1月,东北各兵团与关内的兵团统一番号,东北第四兵团改为第九兵团,改辖3个军(新3军,军长龙天武,辖14、54师、暂59师;新6军,军长李涛,辖169师、暂22、62师;骑兵第二军,军长王照昆)7万人。1948年5月,第九兵团扩大为机动攻击兵团,改辖6个军(新1、3、6军、49、58、71军)。1948年10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被歼灭。

1948年11月成立,辖13军(军长石觉,辖4、89、155、297、299)1个军,司令官为石觉。当月,兵团所属155师即在密云被歼。1949年1月其余4个师在北京地区投降。

1949年7月以原第十一兵团残部2个骑兵旅重建第九兵团,司令官为孙兰峰,1949年9月在绥远起义。

第十兵团:

1948年4月成立,辖2个整编师(整编10师,师长熊绶春,辖10、85旅;整编20师,师长杨干才,辖133、134旅),司令官为杨干才,1948年8月兵团编制撤消。

1948年11月以负责太原城防的阎系第六集团军3个军(19军,军长温怀光,辖68师、暂40师、铁血师;33军,军长韩步洲,辖71师、暂46师;43军,军长刘效曾,辖70师、暂39、49师)3万人编成第十兵团,司令官为王靖国,1949年4月在山西太原地区被歼灭。

1949年4月将桂系合肥第8绥靖区改为第十兵团,辖46、56、126军,司令官为夏威(徐启明代理司令官)。1949年5月改辖46、48、56军。1949年12月在广西被歼灭。

第十一兵团:

1948年2月以驻张家口部队成立第十一兵团,辖暂4军(军长袁庆荣,辖201师、暂11、17师)、整编骑兵第5、11旅共5万人,司令官为孙兰峰。1948年12月在河北张家口地区被歼灭。

1949年5月将第十六绥靖区改为第十一兵团,辖97、103军,司令官为霍揆彰,1949年6月兵团编制即被撤销,部队充实第一兵团各军。

1949年2月以滇军第58、125军及暂编第1、2、3师共5万人,重建新第十一兵团,司令官为鲁道源,1949年12月在广西钦州被歼灭。

第十二兵团:

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18军为骨干,建立第十二兵团,辖10军、14军、18军、85军(均为辖3个师的中央军主力)共12万人,司令官为黄维,1948年12月在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被歼灭。

1949年5月以18、67军重建第十二兵团,司令官为胡琏,1949年9月辖18、19、67军,1949年10月改编为金门防卫司令部。

第十三兵团:

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其中以整编第8军为基础,建立第十三兵团,辖2个军(8军,军长李弥,辖42、170、237师;9军,军长黄淑,辖3、166、253师),司令官为李弥。1948年12月,增辖64军(由地方部队和16兵团残部组成)、115军(军长司元恺,辖39、180师)。1949年1月在永城陈官庄地区被歼灭。

1949年将江西绥靖公署改为第十三兵团,辖23、70军,司令官为方天,广东战役中被歼。(一说该兵团并未设立过)

第十四兵团:

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决定以华中部队建立第十四兵团,辖4个军(20军,军长杨干才,辖133、134师;28军,军长李渤,辖54、80军;65军,军长李振,辖160、187师;79军,军长方靖,辖98、194、199师),司令官为宋希濂。兵团成立后,65军始终被扣在西北作战,无法归建。11月,20、28军改调淮海战场作战,2、15军编入第十四兵团序列。1949年3月兵团扩大为辖6个军(2军,军长陈克非,辖9、76、164师;15军,军长刘平,辖64、169、243师;79军,军长龚传文,辖98、194、199师;118军,军长陈希平,辖54、298师;122军,军长周磐,辖217、345、346师;124军,军长赵援,辖60、223师)。1949年4月钟彬继任司令官,兵团缩小为辖15、79、122军。1949年11月于鄂西川东战役中被歼灭。

第十五兵团:

1948年11月以阎系2个军(34军,军长高倬之,辖73师、暂44、45师;61军,军长赵恭,辖66、69、72师)2万人编成第十五兵团,司令官为孙楚,1949年4月在山西太原地区被歼灭。

1949年10月,第七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十五兵团,辖44、108、110军4万人,司令官为罗广文。1949年12月在四川起义。

第十六兵团:

1948年8月国民党全国军事检讨会议决定组建13个机动兵团,其中以川军整编第47军为基础,建立第十六兵团,辖3个军(41军,军长胡临聪,辖122、124师;47军,军长汪匣锋,辖125、127师;99军,军长胡长青,辖92、99、268师),司令官为孙元良。淮海战役中指挥41、47军。1948年12月在永城陈官庄地区被歼灭。

1949年以川军部队重建第十六兵团,辖41军(军长孙元良,辖122、124、301师)、47军(军长杨熙宇,辖125、127、302师),司令官为孙元良,1949年12月在四川起义。

第十七兵团:

1948年9月以冀东部队成立第十七兵团,辖2个军(62军,军长林伟涛,辖67、151、157师;92军,军长黄翔,辖21、56、142师)7万人,司令官为侯镜如。辽沈战役爆发后,该兵团奉命指挥39、87、92军及独95师支援锦州,后因华北剿总不愿意派部队接替92军防区,92军只能派出1个师出战,而87军也因为人员武器缺乏而无法出动,只能改由62军支援锦州。在辽沈战役中,17兵团统一指挥39、54、62军(39军,军长王伯勋,辖103、147师;54军,军长阙汉骞,辖8、198、291师;62军,军长林伟涛,辖67、151、157师)及92军21师、暂62师、独95师共11个师作战。平津战役中指挥87军(军长段云,辖220、221、222师)、92军318师、独立95师守备塘沽。1949年1年撤至江南,辖73、87、106军作为长江防线第二线机动支援力量使用。渡江战役后,南撤福建。1949年6年该兵团编制撤消。

1949年8月重建第十七兵团,辖100、103军,司令官为刘嘉树。1950年2月在广西被歼灭。

第十八兵团:

1948年11月,以粤军65军为骨干建立第十八兵团,辖2个军(1军,军长陈鞠旅,辖1、78、167师;65军,军长李振,辖160、187师),司令官为李振,1949年7月被歼。

第十九兵团:

1949年3月以第五绥靖区改编为第十九兵团,辖127、128军,司令官为张轸。1949年5月在武汉起义,改编为解放军第51军。

1949年5月由黔军第6编练司令部重建第十九兵团,辖49、89军,司令官为何绍周。1949年12月在四川投降。

第二十兵团:

1949年9月以第2军为骨干建立第二十兵团,辖2、124军2个军5万人,司令官为陈克非。12月该兵团改辖2、15、118军3个军1.2万人。1949年12月在四川起义。

第二十一兵团:

1949年由青岛第十一绥靖区部队改编为第二十一兵团,辖32、50军2个军4万人,司令官为刘安琪。在广东被歼灭一部后退守台湾,改变成台湾中部防守司令部。

第二十二兵团:

1949年7月以福建第一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二十二兵团,辖5、25军及青年军201师共2万人,司令官为李良荣。1949年10月撤消。

1949年10月以72军为骨干建立第二十二兵团,辖21、44、72军,司令官为郭汝瑰,1949年12月起义。

在1948年左右,中原地区作战的有国民党军6个兵团,但大部分没有正式番号,基本上是以其指挥者命名的临时作战集团,分别是:

张 轸兵团(整编10、20、58、85师)

张 淦兵团(整编7、48师)

邱清泉兵团(整编5、70、75师)

胡 琏兵团(整编3、11师)

孙元良兵团(整编38、41、47师)

裴昌会兵团(整编1、30、36、65师)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