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值得读好文《犹奸二枚》,我一夜看完 -- 淡淡忧伤

共:💬29 🌺313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犹奸二枚 上篇1

犹奸二枚 上篇 曼斯雷德

这是一篇深度探索当代西方媒体和政治的文章。主要着眼点是美国右翼政治和犹太问题,也涉及其它西方国家和左翼。本来,这不是我通常的主题。它来自于“战争剩余物质”。

过去三年中,我完成了第二部长篇科幻小说。小说的初始设计中,有很长一段情节涉及美国右翼民兵。从前在美国时,我接触过这个神奇物种。只是短暂的惊鸿一瞥,但提神醒脑,兴趣浓浓。

真要下笔写入小说,当然需要深入研究。于是在三年中,我花了大量时间搜集研究美国右翼政治的资料。这个案头工作无限漂移,沉迷其中,研究大方向也从民兵武装滑向了媒体。结果是:小说中那一段虽然也写了好几万字,用到的材料不到研究成果的百分之一。没办法,小说主要是故事。

用剩余物质再搞点事,我不觉得有什么不恭。据说,二战后伟大的马歇尔计划,最初的肇因是马歇尔将军舍不得浪费欧洲堆积如山的战争剩余物质。

与小说不同,这篇文章是百分之百的非虚构创作。鉴于主题的敏感性,文中的人物、事件和史料,经过好几遍溯源检查和修正,比当年写论文还谨慎。当然,我不能保证我的资料源头全都准确无误。这是知乎不是学术期刊,我也不想烦死读者,所以引用来源之类格式就免了。保留的几条注释都是必要的背景简介,辅助理解。

全文约38000字,篇幅很长,细节很多。这次我接受专栏读者的建议,分成三部分发表:“上篇”、“中场嘉宾站台”和“下篇”。

上篇 昂茨

2006年,梅尔·吉布森的电影生涯如日中天。十年前,他就凭《勇敢的心》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04年导演的《耶稣受难记》全球爆红,成为有史以来票房第七的电影、票房第一的R级片(截至当时)。他的下一个大制作《启示》已经完成拍摄,即将上映。

7月28日早晨,吉布森在加州马里布因醉驾被警察拦下。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他在加拿大就曾因酒驾进过局子。大家都知道硬汉明星的德性,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以后三个月不许在我们安大略省开车”。吉布森在马里布有豪宅和投资,当地警察局跟他关系很好。

问题出在当天逮捕他的警官。这位警官不许他开车回家,还把他铐起来塞进警车。吉布森在后座破口大骂,据说骂得有盐有味。逮捕记录的这一部分语焉不详,不知道有没有大喊“Freedom!”

最后的几句被人记下来了,当天就爆料给美国著名狗血媒体TMZ:

“操蛋的犹太人!世上所有战争都是犹太人的错!你是不是犹太人?”

这位警官还真是犹太人。人家一身制服,又没戴小帽,不知烂醉的吉布森是怎么认出来的。看来他平日确实琢磨得挺多,犹太嗅觉非常灵敏。

当天晚上TMZ独家报道。第二天吉布森赶紧发布公开道歉。晚了。从《耶稣受难记》上映以来跟他打了两年多嘴仗的“反毁谤联盟”(ADL)公开回应:“我们不接受吉布森的道歉。他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字里行间,似乎能听见捏住了蛋蛋的窃笑。

接下来,吉布森的丑闻和“反犹狂吠”登上全球各大媒体头条,好莱坞纷纷抵制封杀,美国舆论圈一片激愤,老婆在第二天就蹬掉了他。甚至有人伪造斯皮尔伯格(犹太人)的公开信,跟吉布森割席绝交,搞得只想置身事外的斯导被迫出来辟谣。

吉布森的导演事业就此崩塌。他的老本行演员事业也遭重创,直到2010年才重新登上银幕,角色和票房也远远无法跟2006年之前相提并论。唯一的漏网之鱼《启示》,因为出事之前就已经拍完,在2006年底上映。吉布森应该庆幸,《启示》黑的是中美洲阿兹特克印第安人,他们没留下几个子孙为祖先辟谣。十年后,他才凭导演《钢锯岭》(2016)翻过了不堪回首的一章。

这十年间,吉布森摇尾乞怜的姿态不可谓不卑微。他多次道歉,承认自己的行为“可耻”,是“酒精造成的短暂疯狂”,恳请犹太社团领袖赐见,“为我指明救赎之路”。ADL并不领情,一路穷追猛打。到2012年,还称他为不思悔改的反犹惯犯,组织电影圈同事出来揭露他多年前私下的反犹言论,比如把犹太人叫做“炉灰”,等等。吉布森的反应是:十年间捐了几百万美元给好几个犹太慈善组织,尤其是大屠杀幸存者基金会。偷偷捐,但请受益者偷偷告诉ADL,直到2017年才被爆料公开。吉布森虽然酒品不好,投资感觉好得很,事业垮了也是个超级巨富。2006年离婚时老婆分走4亿美元,至今仍是好莱坞记录。

ADL何许人也?能把好莱坞权贵、亿万富翁调教到这个程度?

反毁谤联盟是以美国为基地、全球性的犹太人法律维权组织。宗旨一言以蔽之:不许说犹太人的坏话。手段和威风在美国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小儿不敢夜啼。风格更是穷幽极微,睚眦必报。梅尔·吉布森的分量还远远未够班。ADL跟他结仇是因为《耶稣受难记》。他们指责影片暗示耶稣之死罪在犹太人,绕着两千年的弯子毁谤犹太名声。这已经很严重了。很多分量远远超过吉布森的人物,因为远远比他琐屑的罪过被ADL盯上。他们也比吉布森聪明得多,绝不会挺着脖子嘴硬两年。

比如“最伟大的中国女婿” 鲁伯特·默多克。这是一个庞大传媒帝国的君主。说来搞笑,他的罪过是帮以色列说话时犯下的。2012年,默多克连发15条推特,指责美国主流媒体的反以色列报道。后面14条都没问题,第一条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每次危机中,犹太人控制的媒体总是反对以色列!?”

ADL震怒了,放出音量。理由是他们永恒的调调:“犹太控盘,这是谣言!”

默多克本人是右翼,骂的当然是他传媒帝国的老对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之类左派大媒体。纽约时报的业主是舒茨伯格家族,犹太人。华盛顿邮报在2013年卖给贝索斯之前业主是梅厄家族,犹太人(贝索斯是疑似犹太人,从未承认或否认)。两报的管理层、编辑团队和笔杆群体也以犹太人为核心。实事求是,默多克并非虚言。

然而默多克立即亲自致电道歉,然后旗下各大报纸公开道歉。此后老头的推特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再比如媒体界的世家贵族:英国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14年奥巴马政府和伊朗协商核能协议时,《经济学人》的报道文章“咫尺深渊”(A big gap to close)有一幅漫画插图:

图片来源:A big gap to close, The Economist 2014.1,作者:Peter Schrank

漫画表现奥巴马和伊朗总统都想达成协议,却被各自的国会和国内强硬派掣肘。这又哪里刺激到ADL呢?

注意看图左侧的美国国会徽章。边缘和鹰徽头上的五角星被换成了两颗大卫六芒星。

“犹太控盘,这是谣言!”

跟法国那个下流小报的渎圣漫画比起来,《经济学人》含蓄多了。ADL也不会割头放火,而是使用文明手段。ADL立即发表宣言,呼吁全世界对《经济学人》的反犹仇恨奋起抗争,并要求《经济学人》道歉反省。《经济学人》不声不响撤回了漫画。这种扭扭捏捏的态度又被ADL谴责了一次,编辑部才赶紧发社论,郑重道歉。

对比一下,吉布森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回到2006年。也是这一年,也在加州,朗·昂茨(Ron Unz)刚刚卖掉自己的硅谷公司,从百万富翁升级为千万富翁。公司叫“华尔街分析”(Wall Street Analytics),从来就只有他一个员工。主要价值在于产品:一套金融软件,用来自动进行次级贷资产分割打包,提升交易价值。买家是大名鼎鼎的金融评级公司:穆迪(Moody's)。两年之后的金融海啸中,这个产品和穆迪都将充当导火索的角色,2008年的崩盘一开始叫做“次贷危机”。昂茨下船的时机可以说是妙到毫巅。

我们不可能知道2006年的吉布森事件是否刺激了昂茨,或者对他的选择产生了什么影响。只知道,12年后他向ADL全面开火时,第一发炮弹就是翻开吉布森事件的旧账。

2006年昂茨45岁,突然抛掉白手起家的软件公司,实现了财务自由。大多数人如果走到这一步,下面的选择应该会朝着轻松愉快的方向进行。昂茨选择了挣扎。他一头扎进人生下半段的事业:政治活动家,媒体人。

政治活动从他三十几岁就开始了。1994年他自掏腰包,花了200万美元竞选加利福尼亚州长。在共和党初选中他挺到最后一轮,败给在任州长威尔森,但输得并不难看,拿到了34%初选票。当时媒体将他的攻势称为“书呆子的复仇”,既有调侃,也有出于意外的尊重。1994年还是一个有梦的年代,毕竟里根的任期才过去5年。

他的媒体人生涯,确实从2006年开始。那时他还有点懵懂,深一脚浅一脚趟进这片无底泥沼。到2013年他已经占山为王,成立了挂着自己大名的另类网络媒体:“昂茨评论”(The Unz Review,以下简称UR),集发行人、主编、头号写手于一身。到2018年,“美国真理报”(他的UR专栏)密密麻麻的文章,画风是这样的:

谁刺杀了肯尼迪? (答案:幕后操手很可能是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

布尔什维克革命和余波(揭秘: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大金主是美国犹太财团)

犹太人与纳粹 (结论:犹太复国主义【1】与纳粹本质相同,早有勾结)

反犹主义的本质 (结论:事关生死存亡的正义反抗。没醒的赶快醒来!)

怪异的犹太教 (揭秘:犹太教仇恨一切非信徒。某些犹太教徒崇拜撒旦)

理解二战 (结论:梅尔·吉布森说得没错)

911阴谋论 (分析:否定了其它所有阴谋论,剩下的唯一可能:摩萨德)

摩萨德暗杀行动 (不解释)

……

注【1】 犹太复国主义是Zionism的大陆通译。这个翻译形成于30年代,有其历史局限。现代以色列建国之后,Zionism的目标和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这个词的内涵包括犹太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外人使用往往有强烈贬义,很多犹太人都有抵触。海外中文圈常常直译为“锡安主义”,字面意思不明,但普适性更好。本文将视场合两者混用,比如昂茨这篇文章讲二战前历史,则使用旧译。锡安主义的词源Zion指锡安山,耶路撒冷的犹太圣地,是《旧约》中大卫之城所在。

这些,可不是前面几位倒霉鬼那种一句话短评。都是成千上万字的深度报道、分析、历史研究,引经据典,学术风格的引用和文献分析,深挖信息来源辨别真伪。比如“摩萨德暗杀行动”,语音版长达三个多小时,罗列的受害者,光是美国的高官和公众人物就有十几个。

ADL的动作非常谨慎。他们只在自己网站上发了个短短的评论,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哀叹:

“昂茨先生多年来暗中资助反犹媒体。如今,他终于拥抱了硬核反犹主义。”

UR上立即多了一篇文章:“美国社会中的ADL”。

这一篇历史研究,以吉布森事件开头,一直深挖到ADL诞生时的黑材料。昂茨发掘的历史是1913年乔治亚州的一起恶性案件。13岁的白人女童工深夜被奸杀,凶嫌是放荡有钱的工厂主弗兰克。平日他就软硬兼施,把手下的的女工玩了个遍。本来证据确凿的案子,由于弗兰克是犹太人,发展成一场席卷乔治亚、波及全国的司法风暴。本州和全国的犹太社团投入了一百多万美元(1913年的美元!)支援被告,雇佣律师团、栽赃、收买证人、干扰陪审团、买黑人顶罪,无所不用其极。法庭顶住了压力,仍然判弗兰克有罪。此后犹太组织无限上诉拖延,掀起了更大的舆论风暴。乔治亚司法系统被全国媒体的“种族歧视”和“反犹”指控淹没,仍然不为所动。刑期临近,乔治亚人民热泪盈眶之时,州长却来了个减刑免死,然后赶紧卸任,跑到其它州去了。原来,州长和被告的首席律师是生意伙伴。数周后,几十个暴民冲进弗兰克服刑的农场,将他私刑处死(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死于种族私刑的犹太人)。事后乔治亚没人抬一根手指去追究。弗兰克成了犹太社团的烈士,而全国支援他的犹太人舆论、法律和金钱网络并没有解散。他们痛定思痛,也认识到自己强大的组织力量,成立了ADL。

这个回合,ADL连一声都没出。昂茨气焰嚣张,甚至公开叫战,发文质问ADL藏到哪里去了?随后又是一篇揭秘文章,罗列ADL勾结谷歌和亚马逊,过滤网络言论、压制出版的证据。

另一位以反犹著称的美国公知罗伯茨教授(Paul Craig Roberts)不禁发文感叹:“昂茨是我认识最勇敢的人,应该选他做美国总统。”

其实,这跟勇气关系不大。昂茨的财务自由源于他的才能,而言论自由源于他的血统。昂茨是个犹太人。

※※※

用任何标准衡量,昂茨都是个天才。如果有一款手办叫“犹太神童”,直接用昂茨做模具就行。

他出生于洛杉矶一个非婚生单亲家庭。父亲是拔X消失的已婚路人,母亲是传统犹太大家庭中啃老的女儿,生了孩子之后只能吃社保。然而昂茨一路拿着奖学金考进哈佛大学,本科是理论物理和历史学双学位,硕士和博士阶段在剑桥和斯坦福。

这样一位文理兼修、玩扑克一样玩着顶尖大学的人物,为什么出道是做金融软件?据斯坦福的室友回忆,昂茨在高阶物理的幻境中精神打飞机,终于打得厌倦了。他觉得自己过剩的智力应该洒向真实的人间,做点大事情。接下来的逻辑是:做大事需要钱。要钱先去华尔街,或者IT。或者同时。

不到30岁独自做软件挣到第一个100万,还不算天才的证据。昂茨自称智商214,但这种东西有可能作假。甚至哈佛、剑桥和斯坦福联保,也不能保证不是庸才。我在UR逛了两星期之后,才确信认识了一个天才。

天才有三个显著的外在特征:极度重视细节,对完美的追求臻于偏执,极度旺盛的精力。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媒体中,UR的类型属于Webzine,即网络杂志。主流媒体称它为“互联网头号阴谋论集散中心”,或者“另类右派(Alt-right)大集市”。然而它绝不是4Chan那种草根垃圾场,也不是班农旗下的Breitbart那种激素作坊。恰恰相反,它的作者几乎全是名声在外(也可以说臭名昭著)的公共知识分子或资深媒体人。以网站界面而论,UR是我见过用户功能最强大、界面最友好的媒体网站,没有之一;从评论区的内容来看,UR的读者是我见过素质最高、学识最丰富的网络读者群体,没有之一。

而这个数据庞杂、功能丰富的网站,软件全是昂茨自己写的。内容和数据维护大致也是他一个人做。

我观察英文媒体网站,相对于文章本身更重视评论区。它比文章更能反映一个话语社区的精神面貌。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评论区相比,前者智识水平更高,说话带着庙堂之气的读者更多,灌水更少;后者数量更多,纯粹的情绪宣泄更多,出格言论更多。这是美国建制左派和在野左派的区别。福克斯的评论区阴郁腹黑,人人都是一肚子苦水;Breitbart的评论区躁动狂暴,人人都想操起家伙开干。这是建制右派和另类右派的区别。Breitbart在美国之外声名不著,主流媒体也嗤之以鼻。但是2016年它的评论流量,另外三个巨无霸媒体加在一起也比不过。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2016年能赢,2020年也输得不明不白。Breitbart的读者就是他的基本盘,又大又铁。

四者的共同点?都是纯粹的回音室。自说自话,互相正反馈,极少争鸣与思辨,跟“对面”的人群像是活在不同的世界。

绝大部分英文媒体现在都是这样。以知识分子扎堆著称的卫报(The Guardian),评论区比纽约时报更纯洁。10年前还有一个例外:《经济学人》。那时的评论区藏龙卧虎,经常冒出比主文章还要深刻、信息量更大的评论。现在呢?《经济学人》把绝大部分文章的评论都关了。所以它已经堕落得不成样子。我放弃《经济学人》之后,恰好看到昂茨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抨击它的堕落。由头更是好笑:《经济学人》一篇关于中国人口危机的报道终于让他忍无可忍。(昂茨的极度“亲华”,后面细讲。)

昂茨亲手编程和维护的UR评论区,是互联网上一道奇景。它不需要注册就能发言,但能识别马甲并劝你别穿;能记住你在成百上千评论中的阅读进度,还在首页提示每篇的新增评论;能用鼠标悬停ID阅读回复线的上下文,而不需要网页跳转;甚至能用反馈数据统计来控制ID的回复条数配额,自动限制灌水和恶劣ID。UR的多媒体格式、文献功能和全站检索定位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牛到绝无仅有的,还是这个评论区。

评论区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很多回复是信息量巨大的学术风格,很多ID是名声在外的媒体人或学者。不管什么文章,评论区都有激烈的争论和思辨。UR号称阴谋论大本营,不少文章和回复的观点看起来都相当荒唐。然而你会看见最激烈的论点往往有足够强大的引用、数据和逻辑支撑,而情绪回复往往有最精致的修辞。

这里有一些我以为早已灭绝的网络物种。比如“语法警察”。如今英文互联网上多的是PC(政治正确)警察。中文网站的讨论区,黑话和故意的错别字才是正道。在UR,微小的用词不当或语法错误经常会招来一两个热心人,辩到你承认错误为止。

评论区并没有铁腕管理,相反言论尺度极为宽松,从未见过删回复。偶尔出现PC警察,下场都是被一大群人调戏到自己滚蛋。所以这里也有马甲、杠精、反话狂、钓鱼贴和职业丑鬼(troll)。但是这些人并不能泛滥成灾,反而生存空间受限。我见过一个疑似中国人的新ID,被职业丑鬼用最恶毒的种族语言侮辱。接下来发生的是一群大佬跟上来:

“别上心。他是版宠,就像农场都得养狗。”

“我是越南人。来我们两个对骂,知根知底,比他深刻。”

“不会怼白人?我教你几句。XX,YY,@#¥!”

最后是昂茨跳出来打圆场:“UR就这样,什么都可以说。熟悉一下就好了。”

2010年以来,这是我唯一见过良币驱逐劣币的大市场,仿佛回到了中国90年代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居然能够对抗熵增定律(哪怕是暂时的),网站的山大王当然是个天才。我只是搞不懂他怎么做到的,后来偶然看到一个站务贴才明白。

原先昂茨也头痛泛滥的马甲,终于下决心清理。他花了一个星期全时工作,把所有历史评论数据理了几遍,然后做了个创新的cookie功能杜绝后来者。其中某个马甲狂人,用200多个马甲发过几千条评论!昂茨的处理更变态:一条没删,全部合并到一个ID下,还问他愿意保留哪一个?

要记得,这是个年近60岁的老家伙。千万富翁,竞选过加州州长和美国参议员。除了像母猪一样生产文章,他还手选每天的供稿,推荐两篇置顶,在很多文章下回复,有挑战一定辩论到底。

※※※

这头母猪下的崽多得可怕。“美国真理报”专栏(American Pravda)不下50篇,平均7000多字,长的两三万。专栏以外的杂篇数量大致是两倍。文章数据之充实,文献和资料之复杂,大多数相当于一篇中型论文,我掂掂自己起码是一个月的工作量(只论苦力。先得假设有那个学术水平)。

这些文章主题涵盖了政治、历史、社会和传媒的方方面面。那么他在美国政治光谱中,究竟是什么立场呢?不要说异国的读者,他的众多拥趸和更多的敌人,同样看得眼花缭乱。昂茨几次竞选都是以共和党身份,名下的UR也被定性为“另类右派”极端网媒,应该算右翼吧?

但是他在2012年就强推加州12美元最低时薪!9年之后的今天,国会共和党拼了老命也要击沉类似的“极左”法案(15美元)。哪怕是民主党人,开价早的没他高,开价高的没他早。

1994年,昂茨刚刚有了点钱开始涉水政治时,戳的是另一个G点:移民问题。他的立场同样让人迷惑。他在《华尔街日报》和本州媒体排炮发文,宣称加州的移民潮不可阻挡,也不应阻挡。这犯了右派的大忌。然而他又反对移民双语教育,强推加州学校废除西班牙语课程,实行“英语浸泡教育”,促进移民的社会整合。这又踩中了左派的尾巴。

昂茨的“强推”可不止说说而已。1998年他拍出将近100万美元,领导了一场草根立法运动:227提案(Proposition 227),废除加州强制双语教育!出乎所有人意料,这次他成功了,加州选民以61%的支持率通过了227提案。左派当然暴怒。共和党大佬们多年没做到的事被这个愣头青搞定,正在犹豫要不要把他拉回圈子里,他却跟州长威尔森怼上了。这一年民主党夺回了阔别16年的州长宝座。昂茨跟两党都尿不到一壶,便放下地方政治,转进一个更敏感的领域:种族与犯罪。

不管在哪个领域,昂茨都穿梭游离于美国两大阵营之间。甚至也不能算“中间派”,因为他的政见从来不温和、不折中,出手发言都极富争议和刺激性。如果一定要定位,我给他的标签是:死理性保守派。

理性,在于昂茨的政见全部从自己的分析判断出发,完全无视政治套路与话术。当代美国政治思想有两大弊端:一是极化,二是板块绑定。极化意味着两边立场都会推向极端,留给中间道路的空间很少,“换边”更是不可思议。昂茨的移民政见就是只考虑他自己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左右分野对他来说毫无意义。板块绑定意味着左右各有一套立场,同进同退。支持移民的人,通常也支持堕胎、LGBT、废除死刑和大政府大福利。昂茨公开嘲笑这种绑定毫无道理:我支持移民、鼓吹12美元最低工资,绝不妨碍我声讨加税,然后甩出60万美元支持同性恋病理研究!

“死”,就是认死理。他不选边、不站队、不混政坛、不需要别人的钱,对逢迎选民、打造形象、避开雷区之类基本政治技巧不屑一顾,只想讲道理。他认同的言论就视为盟友,经常十万八万砸向默默无闻的边缘媒体,支撑他们发声——尽管2006年之前他还不算巨富,基本上是挣多少扔多少。2007年他成立了“昂茨基金会”,专门用来干这事(因为可以免税)。这时他还没有媒体基地,起初的政论文章散见于华尔街日报等右翼大报。后来由于多次攻击共和党,慢慢被逼向《理性》(Reason)等自由党媒体【2】,仍然我行我素。这个阶段,似乎他还相信一人一马可以闯荡江湖。金钱是他的盔甲,文章是他的长矛。

注【2】 自由党,即Libertarian Party,美国保守运动党派。宗旨是回归美国开国理念,强调个人自由和限制政府。经济上偏保守,文化上接受进步。限于两党政治机器的垄断性,自由党在竞选上几乎一事无成。当代自由党的代表人物是肯塔基参议员Rand Paul,但他仍然在共和党平台上参与选举政治。

仅凭他出道以来万花筒般的政见,还不能定性昂茨是保守派。我是追踪他到2006年才得出这个结论。保守和进步的分野有无数种定义,我信奉的一种恰恰是基于感性的:保守主义由恐惧驱动,而进步主义扎根于希望。我们看见一个政治人物从进步转为保守,根源往往在于他内心的恐惧压倒了希望。

2006年昂茨卖掉公司之后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他继续写软件,投入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这次不是可以卖钱的软件,而是“内容归档系统”。简单说就是一条龙服务,扫描、识别、数字化、索引、分布式归档,把人类积累的文字内容变成永生不灭的电子数据档案。他从纸媒着手,尤其注重前几十年的过刊,计划以后扩展到书籍和互联网内容。这是个庞大如山的项目,从开头就设计为无偿公共服务。昂茨深居简出,一做就是五六年。做出一个针对纸媒的雏形之后,他马上给《理性》等杂志试用。直接效果是媒体之间的骂战现在可以轻松揭老底、挖历史了。

第二,他接手了一家濒死的政治评论杂志:《美国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以下简称TAC)。TAC的理念偏向自由党,当时头牌是赫赫有名的“古生代保守派”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昂茨的接手不是买下,而是仅凭对布坎南反战立场的认同,直接捐款将它救活。2006至2013年,昂茨向TAC注入了至少300万美元,多次追加捐款、拉入其它捐助者,或者发表头条文章维持杂志的生存。他的发文比以前稀疏了许多,但有发必是重磅,几乎只在TAC发表。昂茨历年的输血占到TAC开支的70%,杂志社将他列为发行人,但他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拥有者。我们即将看到,二者有本质区别。

有时我念及昂茨,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总是这幅画面:

一个面相乖戾的半老头,穿得像穷鬼研究生,独坐在《理性》杂志社地下的过刊储存室,深埋在无穷无尽泛黄的纸堆中。他一边阅读、一边扫描、一边测试程序。翻到一篇被人遗忘的50年代爆料文,他的阴谋论大厦顿时多了一块砖。还没来得及做笔记,TAC的主编便打来电话,汇报上个月悲惨的收支。他讲了几分钟就挂掉叹气,写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放入信封,然后继续钻故纸堆。

2006年之前那个横行无忌的政治活动家,是什么让他弃业转行、深伏于地,妄图给现代文明话语做个删不掉的大备份?

只能是恐惧。深入骨髓的恐惧。某一次顿悟之后再也无法摆脱的恐惧。

※※※

2013年6月,昂茨被TAC扫地出门。一夜之间,他的编辑部账号被取消,杂志网站博客被屏蔽,邮件列表将他剔除。主编麦卡锡迅速召集董事会,正式通知昂茨“你被除名了”。搞笑的是,下一期TAC上昂茨的名字还挂在发行人一栏。纸媒的反应速度确实可悲。

昂茨没有任何反击行动。五年后他的解释是“我被羞辱麻痹了”。而这个解释,是当他发现UR的网络流量远远超过TAC(2018年,TAC的主体早已转移到线上),才站出来抚今追昔。

当时局外人看得瞠目结舌。主流媒体如《大西洋》都很有兴趣:TAC为什么反噬自己的大金主?昂茨出了那么多钱,怎么会毫无控制力?

首先当然是钱的问题。昂茨不满TAC拿着他的钱盲目扩张、滥发高薪,所以再要钱的时候手就紧了。然后是人的问题。TAC编辑部抱怨昂茨盛气凌人难以相处;他抢头条、占版面,文章也太长了。

双方的辩解应该都是实话。天才很难跟庸才共事,更别提昂茨耿介的个性。他的文章动不动夯一堆图表、几十条文献引用,对于TAC这种小清新纸媒来说,尺寸确实不对。

然而文人撕逼,爆点永远在于内容。

昂茨在TAC的发文大多是讨论种族问题,每一篇都要砸倒一座神龛。2010年的雄文:“西班牙裔犯罪的神话”(The Myth of Hispanic Crime)。基本观点是西班牙裔的犯罪率实际上很低,和白人不相上下。在当时的美国,西裔移民就是贩毒集团弯刀砍人的形象。昂茨可以说是离经叛道,左得可怕。然而文章立论采用的公共数据无可否认,分析精彩严密,影响极大,一举扭转了主流观念。

2012年他发表“美国英才体制的神话”(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揭露哈佛大学(推及所有藤校)的录取政策严重偏袒犹太人,而严重歧视亚裔。想想都好笑,昂茨不仅反咬母校一口,他自己就是占便宜的犹太人。这篇是昂茨被正规学术界引用最多的文章,用“谷歌学术”能搜出几十篇引用。

这些文章给TAC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订阅提升。然而,TAC的刊名可是“美国保守派”。编辑部和其它投资人都惴惴不安,深恐昂茨败坏了自己的立场和名声。当昂茨抛出下一篇时,麦卡锡终于炸毛了。

这篇题为“美国的种族与犯罪”(Race and Crime in America),仍然是数据流学术风格,立论极右:黑人相对其他族裔犯罪率极高;美国大城市的犯罪分布完全与黑人分布正相关,跟收入、警力等等其他因素都没有关系。后半篇的推论,已经没法用左右来形容其极端:支持移民的美国上层势力,比如硅谷巨富,真实动机是用拉美裔取代城市黑人,用提高房价赶走垃圾人口,换取邻里安全和优质服务。这就是21世纪美国大城市破败区重新“士绅化”(Gentrification)的真相。

据昂茨五年后的描述,他与麦卡锡的3000英里隔空交火十分喜剧:

麦卡锡:“太右了。”

昂茨:“我们不是保守杂志吗?”

麦卡锡:“太长了。”

昂茨:“你们每期都登几篇同性恋婚姻的软文,不嫌长?”

麦卡锡:“你这篇我们不能发。建议你发到白人民族主义的仇恨网站上去。我给你推荐两个。”

昂茨挂掉了电话。以他的左右穿梭大法,麦卡锡之辈被搞成神经分裂真不奇怪。

几个月之后,昂茨创办了“昂茨评论”(UR)。头一篇大文章就是“美国的种族与犯罪”。以后的岁月,确实有很多人把UR归类为白人民族主义的仇恨网站。昂茨虽然孤傲,也很能听取庸人的合理意见。

UR的创刊宣言雄心万丈,以一句《老子》结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世纪末期以来,英语作者拽几句中国古典名言是一种时尚。大多数情况都是捏造或者张冠李戴,《孙子兵法》是最严重的灾区。昂茨没有弄错,翻译也很妥帖。然而我读过他这么多文章和回复,从没有发现他会中文的迹象。对于极端亲华派,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UR被贴了这么多种标签,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先来看当代美国两个超级流行的新词:woke和alt-right。

Woke本来是个内涵丰富、恶意满满的词,非常难解释清楚。好在中国人在它流行之前就发明了最佳翻译:白左。近年来很多美国人也发现了,把它意译+音译介绍过去,大家对这两个字的精准简练赞不绝口。Baizuo很可能像wumao那样,成为正式的英文单词。

Alt-right同样内涵丰富、恶意满满。但中文就没有对应词了,“另类右派”这个直译完全反映不出内涵。要准确定义它,先要接受一个事实:帝国有一部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宣传机器。如今这部机器的宣传口径已经非常狭隘、非常稳定,可以用来做工业标准:woke就是跟机器的口径完美一致, alt-right则是跟口径各种不一致。

有没有跟机器口径不一致的左派呢?有,稀少至濒临灭绝。我们在本文的下篇才会结识。

“建制右派”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只是机器内部用来调节情绪、活跃气氛的对照组。他们跟白左在大部分重要问题上合流——比如美国保守派传统的小政府理念现在已经完蛋了,两党政府一届比一届花钱凶、抓权狠。两边的媒体同样如此,吵的都是分赃问题或枝节问题。

举个例子:机器从起源地理分布来看,是美-英-澳铁三角。其中澳洲系的构成很单纯,就等于默多克传媒集团。福克斯是默多克旗下的右翼媒体,表面上强大无比,一家独抗众多左媒巨头。但是在刺刀见红的紧要关头——比如2020年大选之夜前半段,特朗普似乎要大胜之时,福克斯比谁都急,不等数据出全就跳出来宣布拜登在亚利桑那州获胜。事后还清洗了内部抗议的一批高层员工。福克斯的倒戈是大选夜的转折点,扭转了情绪和预期。过去四年中,机器已经认清:特朗普和他的选民才是真正的敌人:alt-right。建制右派是机器的一部分,面对大是大非从来不含糊。开篇我们就见识过默多克本人的表现。

白左都长得差不多,从机器模子里倒出来的。而alt-right在机器之外野蛮发育,彼此差别极大。同样是alt-right,两个人可能在90%的问题上观点不一致。

现在来看UR就清楚了。昂茨创办UR,初衷是要给自己、给所有这些歪瓜裂枣一个发声的平台。说什么都无所谓,关键在于反对机器。这也是为什么他极端重视评论区的建设:UR的本质是一个不同意见的辩论网站。

面对UR妖孽荟萃的盛况,我经常想起金庸用过的标题:百金立木招群魔。昂茨在初期打开局面,还真是用钱砸出来的。

昂茨之外唯一的编辑部成员吉拉尔迪(Philip Giraldi),是前中情局官员,反恐战争高级顾问。在中东打了十年之后,他成了铁杆反犹分子。2010年昂茨资助了他的反以色列组织。吉拉尔迪身为UR的安全事务编辑,隔三差五就要发文揭露以色列在欧美各国的情报行动和政治操纵。

早就砸过的布坎南,由于在TAC事件上感觉亏欠昂茨,UR一创刊就开了专栏。布坎南曾经是和老布什对台选举的重量级人物,如今已经严重过气,成天在UR上唱着“小政府,低税收,别打仗,各管各”的老调。UR众容忍他,但是早有共识:田园犬吃过人肉就再也回不去田园了。布坎南是UR的吉祥物。他偶尔发篇怪味文章捡起机器的陈词滥调时,大家也不反驳,只说“这篇执笔的实习生,想必功夫不错。”

昂茨基金会10万砸向纵横各界的经济学家罗伯茨教授,7.5万砸向“犹太迫害”的传奇人物芬克尔斯坦(Norman Finkelstein),用5-8万的通价资助各种反机器边缘网媒,邀请其灵魂人物上山。左右无所谓,比如极左异见网站“反击”(CounterPunch)也在基金会的资助名单中。很短时间内,UR就形成了一个高水准的核心作者群体。

2015年,昂茨的美国真理报系列基本成型,摆明了要跟机器唱对台戏。“美国真理报”本来是昂茨给机器取的绰号,后来干脆用做自己的专栏名字。各路反贼纷纷涌入UR,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啸聚山林,好不快活。UR自由自在的辩论风格已成,那些用不着砸钱的成名反王闻声加盟,瞬间冒出几十个专栏。都挂着响当当的字号,自带流量,自带过往内容积累。

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大效率初露峥嵘。这时的昂茨,恐怕会暗自感谢TAC把他踢出了衰弱的纸媒,也领出了蛰伏的地下室。

通宝推:瀚海黄沙,东海后学,玉米菜,加东,ziyun2015,川普,桥上,驿寄梅花,淡淡忧伤,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