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改革开放,改革的是什么,开放的是什么? -- 铁手

共:💬343 🌺3229 🌵1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怎样“以辩证唯物主义”看毛邓、改开

直到秋季回到北京,才和女儿一起看了《长安三万里》,时间差不多和脑袋兄和儿女看片同日。我问脑袋兄为看片写了点东西没有,回答是没有,不知道是否就是看到了丽华兄这篇200多个赞的文章的影响。

女儿不是第一看《长安》,但和我再看,我俩都热泪盈眶。感觉片中每一首诗,都深深的拨动俺的心弦。在影片结束之后,女儿问我怎么评价,我说:“这是今年最契合老大的’号召‘的影视作品”——在普遍文化界无视(其实就是抵制)老大讲话的情势下。

这个比较高的评价,或许丽华兄及其它河友不同意,这个可以另外商榷。这里还是回到铁手兄的主题,关于毛邓和改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下的评价。

首先,从教员到稻公,路线政策的变化不是取决于(或者不完全取决于)领导人个人,而是“社会的物质条件”。

我在《中美工业化与革命的比较》一文中,谈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需要通过革命等手段解决三大条件:统一的货币,自主的关税,可控的低成本的国防。前两点基本在中国解放后很快就解决了,而第三点,直到中国发展出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后,才彻底终止了外敌以(核武器加持下的)常规战争来“消耗”、入侵中国的危险/可能性。因此中国就没有必要继续保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高度管制,改革+加大对外经济、技术、文化的开放,条件已经成熟,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这就是“社会的物质条件”。

教员在完成他的历史任务时,并非完全是理想主义者式的,其实有很多妥协、迫不得已的让步、有一些跟随者’牺牲‘。教员这样做,从为TG的团结角度,是完全可以明白的。老人家的历史形成的威望,是团结这个任务中很特殊的一项,无论谁成为教员的接班人,在做团结工作时都不会再有老人家自身威望的条件。

在教员之后,中国领导人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有几点:一是继续完成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二是完成改革开放这个社会转型;三是在这个转型中,保持TG的团结。

保持TG的团结,教员在建国后也逐渐发现这其实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打倒胡服司令部,平息101军事干部小团体,教员是以斗争求团结。但是,“以斗争求团结”并非所有时间、所有继承人、所有情势下都可以采用的。

稻公的团结路线,无疑是以妥协、不争论、放开口子’腐败‘——以疏代堵的方式来实现的。当然,总算是险象环生、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团结TG的历史任务。因此,稻公可以说他不负教员对其的冀望,继而有资格享有中国人对其的纪念。

在前总理去世后讨论中,我们支持老大的理由,最重要的也是着眼于先锋队领导集团的团结。这是中国面对美鼬敌对势力、面对人类目前最大的剥削势力+战争策源地,面对五年贸易战、科技封锁战、新冠生物战,沉着应战,战而胜之的最最重要的条件。

世界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从原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也同样受到二战后美元货币体制的重重剥削压迫。中国因为有TG所以发展得靠前一些,但是TG领导中国的工业化,并非要取代现今的剥削压迫者,而是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起抱团,反抗目前的剥削压迫,制止为保持这种剥削体制而人为制造的战争(扩大)。TG的团结,团结的TG,是中国工业化不变质为”入关“的重要变量。

不必否认稻公在接过”第二代领导集体“首席大位时,种种施政、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些都是现在老大一点一点改正、避免的。那些指责老大违背了稻公路线的,那些痛心老大没有回到教员路线的,其实都是比较”唯心“,没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看透这些。

最后,丽华兄的慷慨激昂此篇,其实很有诗人的味道。而最后的”只要黎庶乐,长安就会在“,不妨想想稻公的物质刺激,是不是也曾让‘黎庶乐’?仅仅‘黎庶乐’是否离辩证唯物主义也远了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