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苏援越竞赛,中方先赢后输 -- 忘情

共:💬4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苏援越竞赛,中方先赢后输

作者:忘情

1950年1月18日,我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月底,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秘密访问新中国,代表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虽说中国大陆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新中国连人民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但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中方对胡志明提出的援助要求一口应允了下来。

受中共中央派遣,陈赓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于当年7月初赶往越南,作援越的各种前期准备工作。不久,由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邓逸凡率领的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共计329人抵达越南人民军总部。随后,大批物资也源源运入越南。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是惟一向越南无偿大量提供援助的国家。中国援越物资品类,从武器弹药到手纸无所不包。说是中国将越南人民军的战斗和生活所需全部包下来,亦不为过。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间,中国援助越南枪支15.5万余支(挺),子弹5785万发,各型火炮3692门,炮弹108万余发,手榴弹84万余枚,汽车1231辆,军服140多万套,粮食及副食品1.5万吨,各型油料2.6万吨,以及大量的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1955年巴黎协定签署后,越南南北分治,越南北方进入和平建设阶段,越南人民军也开始正规化建设,中国对越无偿援助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从1956年1963年,中国对越南援助了价值3.2亿元人民币的物资,其中包括各种枪27万支(挺),炮1万余门,子弹近2亿发,炮弹202万发,有线电机1.5万部,无线电机约5000部,汽车1000余辆,飞机15架,舰船28艘,军装118万套。

1962年,美军开始以“顾问”的名义大批进入南方,协助南越吴庭艳政权大打“特种战争”。中国运用大量外汇,开辟了一条从柬埔寨至越南南方解放区的地下交通线。从1962年至1964年,中国通过这条秘密渠道,将9万余支(挺)枪,466门各型火炮,2103万余发子弹,7.64万攻炮弹直接送到越南南方游击队手中。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军全面介入越南战事。作为回应,中国援越力度空前加大。

毛主席提出:“越南南方凡是提出需要,我们有可能办到,就一定满足。有些我们有的,也能办到,越方没有想到,我们要主动提出。”他还并亲自交待,在援助越南南方的物资中,增加压缩干粮、肉松、猪肉罐头、咸鱼、蛋粉、雨衣、蚊帐和医疗器械。周恩来则提出:“援助越南是我们的头等任务。对越南提出的要求都要严肃、认真、积极地对待。给南方的装备,要便于使用、便于携带、便于隐蔽和便于运送。”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中国许多刚刚定型生产的新型武器,解放军还未来得及换装,就优先运往越南。当越方需求甚急时,中国还将部队的现役装备直接拨付给越军。此外,中国还受越南请求,先后派遣32万人的高炮、工程、铁道部队进入越南北方。他们身穿越军制服,接替了越军诸多要点守备和国防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使越军得以抽调大批部队深入南方,与美军及其扶植的南越伪军作战。

反观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自越南建国至“北部湾事件”,14年间对越南的支持仅停留在政治和道义层面,物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1962年,一心想与美国搞缓和的赫鲁晓夫,在面对胡志明的军事援助请求时,将卫国战争时期缴获的3000支德制MP38、MP40冲锋枪从仓库里清理了出来,转交给越南。胡志明气得说应该将它们统统拉到博物馆去。

不过,这一切在勃烈日涅夫上台后起了重要变化。出于消耗美国,并抵消中国在越南日益增长的影响考虑,苏联开始非常积极地援助越南。仅1965年一年时间,苏联就将越南提供了价值1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帮助越南在河内周边构筑了一条令美军飞行员望而生畏的“萨姆2导弹防御圈”。

从1967年开始,苏联对越南的援助占全部对外援助的一半,其中有6成是军援。无论是援助金额,还是提供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都明显超越中国。例如,中国所能提供给越南的战斗机,只是歼5、歼6这样的第一代战斗机。而苏联却能提供第二代战斗机米格-21。中国当年刚开始量产改进至萨姆-2的红旗2地空导弹系统,在自身国土防空压力甚大的情况下,只能援助越南3套红旗2及180枚导弹。而苏联不仅援助了越南数百套萨姆-2及配套的上万枚导弹,还提供了萨姆-3、萨姆-7导弹系统,帮助越军构建了更为完善的防空体系。虽然这是因为中苏两国经济技术实力相距悬殊的必然反映,绝非中方援助有所保留,但显然会让越南党内、军内对中苏两国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

1969年,美越开始和谈,苏联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对越援助中军援比例有所下降,但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些经济援助项目却大大增加。据统计,从1969年至1971年,苏越达成了7个经济援助协议。苏联不仅向越南提供大批中国难以提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还援助了大量石油产品、黑色和有色金属、粮食、化肥、药品及其他物品。此外,苏联通过培训越南人民军的各类军官及大学生和实习生1万多名,派遣大批苏联顾问和其他专家赴越工作,加强了对越南党、政、军各个领域的渗透。

胡志明在世时,出于越南利益最大化考虑,在中苏之间总是尽可能保持平衡,不对中苏之争表态站队。但在他过世后,越南决策层中的亲苏派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在1971年4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四大上,应邀列席会议的黎笋公开表态:“苏联人民的支持是鼓舞我们全国同胞和战士争取新的更重大胜利的强大动力”。在与苏联领导人的会晤中,黎笋更是肉麻地表忠心:“苏联是我的第二故乡”。由此又换来了苏联更多的军事、经济援助。

而中国为了遏制苏联在越南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国内动乱,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咬紧牙关倾力支援越南这个“同志加兄弟”。据统计,从1950年至1974年中国援助越南的军事物资计有:枪213.8万支(挺),炮7万余门,子弹12.4亿发,炮弹1807万余发,舰艇176艘,坦克552辆,装甲输送车 320辆,飞机170余架,汽车1.6万辆,炸药18240吨,有线电机6.5万部,无线电机 3.5万部,军服1117万套。以上物资折价约200亿美元,足足可以装备200万人。1975年5月1日,胡志明战役结束,越南实现国家统一。虽说中国援越力度因此减弱,但之前签署的由中国援建鱼雷快艇修理厂、轻重机枪厂、高射机枪厂以及枪厂扩建、枪弹厂扩建等项目仍在按协议执行。

不过,中国的倾力援助,并没能换来越南在中苏间的中立。相反,越南从上到下居然还滋生了一种负面情绪,认为越南在前方替中国挡住了美军,中国对越援助是理所应当的。越南高层每次到北京,台面上的漂亮话固然还是要说一些的,但手中无一例外地都捏着厚厚一叠索要援助物资的品类及数量清单。仿佛黄世仁讨债一般,稍有不如意就拉脸子。1975年,周总理病情已经很重了,面对以咄咄逼人的态度索要援助的越南高官,竟然逼得周总理发出了哀求:“你们能不能让我们喘口气,缓一缓?”

等到越南实现国家统一之后,以黎笋为赌注越南高层认为,苏联这条大腿显然要比中国粗得多。苏联不仅实力远胜中国,历史上与越南并无恩怨瓜葛,而且支持越南提出的“印支联邦”战略设想。至此,越南开始对苏“一边倒”,并在国内、党内、军内清洗亲华势力,没收华侨资产,驱赶他们回国,反华排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正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善良的中国人民万万没想到,自己几十年勒紧裤腰带,竟然养出了个白眼狼。之后的事情,读者已经耳熟能详了。中国稍稍给以颜色,就瞬间将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打回了原形。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又在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动用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力量,就拖垮了越南经济。待苏联自身难保,外援断绝之时,走投无路的越南领导人不得不来华负荆请罪,请求重修旧好。

对此,中方回应: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可以,但别指望回到当年。

通宝推:北纬42度,nettman,外俗内正,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