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 -- 萨苏

共:💬359 🌺360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两天查过了,看来教科书这部分有微调,主要内容的变更

大概是增加了远征军和池峰城等部分,减去了陈安宝和郝梦龄等,但总的趋势是增加。

陈安宝和郝梦龄,两位将军的名字被减去的原因还不太了解。我个人的看法可能是陈安宝将军殉国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大,而郝梦龄之死至今有点疑问,有误击和叛军射击的说法。

我想我前文提到的内容不是教参的,这里很多朋友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您还有怀疑,我可以回国的时候扫描原始文件上来。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我对您的身份有一点点疑问,是不是一位台湾朋友来这里说话呢?这样的话很欢迎,当然,更可能您是大陆的,这个判断我看您的文笔觉得应该是大陆的,所以我说只有一点点疑问,您不要担心我这是要人身攻击,和那没关系,也不是说这好与不好,只是想把产生这个疑问的有趣原因写下来。

这个原因就是大陆的朋友有一个独特的思维习惯,这可以说是多年环境积累下来形成的特殊东东吧。那就是喜欢从文字缝子里找东西,比较敏感。这种思维是很特殊的,比如看电视也是,领导出面的节目很多阿,很多大陆的朋友不去看领导讲什么,而专门琢磨有哪位领导没出来!用这个就可以看出政治的风向标来。同样,看书也是这样,对于“正面”的各种东西,背的居多,有兴趣的居少,哎,它要是有一句离经叛道的阿,马上就会引起注意,比如从暴乱改了风波,这意味着什么?嘿,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很多大陆同胞养成了“看报纸反面”的本事和习惯。

所以,在历史书里出现了不熟悉的国民党军抗战,受到的关注,那就比大伙儿都知道的平型关多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后我依然记忆犹新的原因。那时候脑子虽然好,你问我政治课讲的什么,可是没戏。我们高中的时候,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包括雪峰山,当时我邻座的女生的看法是雪峰山一战国民党军最后发现围的日军太多了,这样吃不下去阿,网开一面,放出去一些,然后把剩下的统统吃掉。这的确不是课内的内容,大家平时讨论着玩的。可是当时的风气可见一斑。因为您提到的历史书内容都是Google上可以查到的部分,您的疑问,都是Google上没有,但教科书上有的部分,更主要的是您的文章中没有一点儿这种大陆人独特的观察事物方法,我有了一点点疑问 :) 当然大陆的朋友中也有很多没有这种习惯的,所以这疑问只是一点点。

其实,无论您是哪儿的,您讨论问题的风度兄弟都挺钦佩的,坚持而不陷固执,主见而不失平和,给人台阶,这样的讨论是很愉快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