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剧本三:苍狼的末裔 4

足利尊氏

室町幕府初代目幕府将军足利尊氏。

1305年生,幼名又太郎,出自镰仓幕府权门足利家。父亲是7代目家主足利贞氏,母名上杉清子。足利家族出自河内源氏,是一个颇有历史的传统武士名门。传说这家人的祖上是鸟羽上皇的近卫——北面武士团的一员。但这个家族真正的家祖,则公认是源义国的儿子源义康,源义康被封在下野国的足利庄当地头,所以到任后改姓足利。足利家族就这么诞生了。源平合战年代,足利家的家主足利义兼决定投奔源义朝,因为是一个氏族的,所以立即得了“御门业”的待遇。足利义兼投奔的很早,基本上赖朝起兵不久他就加入了,所以他家是镰仓幕府最早的一批“御门业”。源赖朝本来起家就是依靠土豪家族的协助,自己没有什么班底,所以为了巩固权力基础,对于亲兵和同族都非常照顾,有机会就提拔。而足利义兼也是非常努力,所以升迁很快,从普通御家人一直干到奥州追讨使,陪幕府打满了源平合战的全场,所以镰仓幕府建政后这家人就成为镰仓幕府第一代的权门之家。足利义兼在赖朝死后的政治斗争中一时处于下风,不过他因为娶了“尼将军”北条政子的妹妹北条时子,所以在北条政子和北条义时通过“牧氏事件”赢得权力斗争后,足利家就恢复了政治地位,并在接下来的幕府乱战中站队都很正确,最后在北条泰时时代成为寄合众成员,入阁拜相。接下来足利家的历代家主都争取和执权家族的本家或分家通婚,同时这家人还很幸运的出了数个大种马家主。通过拼命生娃嫁出去或娶进来。足利家族枝繁叶茂,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在内乱频仍的镰仓幕府时代始终保持着家族的显贵。一直到足利尊氏做了第八代当家的幕末时期,这家人也是幕府的重要成员。足利尊氏起先叫足利高氏,因为他成年戴冠时,执权北条高时亲来庆贺,所以他用了高字,叫做足利高氏。足利尊氏小时候就很有野心,传说上杉清子生下他后带着孩子沐浴,突然飞来斑鸠两只,一只停在尊氏的肩膀上,另一只停在襁褓上。其母以为是吉兆,就从小教他要出人头地。觉得自己有天命的尊氏小时候就野心勃勃,成年后他参政,继承父亲的人脉而成了幕府的权臣。

1331年,后醍醐天皇在京都阴谋倒幕,事败被捕。但消息传出后各地早已不满镰仓幕府的势力开始蜂起。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位于赤坂城的,由楠木正成指挥的倒幕军。于是六波罗开始组织人镇压,足利尊氏也收到参战命令。历史上足利家的家主做过很多任幕府军的总指挥,所以六波罗希望尊氏能效法祖先,指挥围攻赤坂。不过这时候尊氏恰逢他父亲足利贞氏病逝,正忙着治丧,不想去打这一仗。但是幕府搬出足利家的昔日历史,强要他去参战,被道德绑架逼得没招的尊氏只好去参加围攻赤坂城的战斗。由于楠木正成奇谋百出,让幕府军在赤坂之战中打的苦不堪言,所以尊氏打着打着就丧失信心,每天就是想辙摸鱼应付差事,最后楠木正成撤出赤坂城后,如蒙大赦的尊氏赶紧交差回家。赤坂城之战让尊氏开始重新审视幕府的现状,眼见幕府是日薄西山,所以他内心的野心开始膨胀,寻思要为家族谋条新出路了。于是这时候他就开始放水。足利家是传统权门,家族势力根深叶茂。另一位倒幕名将新田义贞也是他家的亲家。新田义贞起兵时,足利家的一些分支也想去跟着倒幕,起初尊氏是拦着的,但是交差回家后尊氏就不拦着这些分支去给新田义贞提供帮助去了。随后尊氏开始观风,在楠木正成于千早城再次举起倒幕旗帜后。尊氏立即告病,让六波罗另外选人去围攻正成。这一次幕府军打的依旧和上次一样艰苦,加上对执权政治的不满,让这次围攻的幕府军从上到下也都迅速地选择摸鱼打酱油。千早城之战拖住了六波罗的机动兵力,这让各地忠于幕府的诸侯只能选择各自为战的同时,也让不忠于幕府的诸侯们吃了起事的定心丸。很快,后醍醐天皇从隐歧岛逃亡到伯耆国,说服了当地土豪名和长年起兵倒幕。当地幕府军去镇压,惨败而归。消息传开后倒幕诸侯迅速蜂起,六波罗见状立即搜集了一切能找到的部队,组织了两路人马去支援当地的幕府军。其中主要的一路让尊氏带队。足利尊氏本来就有二心,看到能做袁世凯的机会,遂果断决定做袁世凯。他出兵后故意慢慢走,在听说另一路幕府军战败后,立即反身要“剪辨革命”,宣布投奔倒幕军。后醍醐天皇见到这么一支大军能来投奔,大喜过望,立即给予谕旨。然后尊氏就率领这支前幕府军反攻京都。尊氏的军队本来就是六波罗能搜集到的最后的兵马,结果这最后的兵马也反了,没兵的六波罗完全无法抵抗,遂被尊氏灭亡。后醍醐天皇顺利还京。随后随着新田义贞在关东举兵倒幕,攻入镰仓,镰仓幕府遂灭亡。日本进入了“建武新政”时代。

后醍醐天皇为人肤浅,不懂政道。玩阴谋在行,搞阳谋就束手。他做一个谋士或间谍头子或还合适,但做大领导实在是差的太远。这在他入京封赏诸将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他入京后封赏倒幕功臣,居然把足利尊氏封为“功劳第一”。任命为镇守府将军,原因仅仅是因为尊氏带大兵投奔,还收复了京城。而其他倒幕名将如千种忠显和名和长年的功劳都不如他。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京城其实只是空城一座,那时候别说尊氏有大军,就是尊氏自己一个人回京也能干掉六波罗。所以尊氏只是政治投机的对而已,而这样的一个投机商能被认为“功劳第一”,在有心人眼中足以说明后醍醐天皇的水平实在是不行。加上武士们投身倒幕,本质上不是想要天皇亲政,而只是想要一个“幕府的好将军”。所以有心人们开始寻思谁能当这个“好将军”。随着后醍醐天皇推行的“建武新政”失败,日益失望的武士们认定天皇本人是当不了这个“好将军”的,于是要找新的军头来当这个“好将军”,而在这一点上尊氏有着独特的优势——幕府将军职位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源氏家族的专属职务,而建武新政的军头中正儿八经源氏出身只有两个——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尊氏本来就是个野心家,自小就以自己的血统为许,想干大事。所以看到武士们的不满和迷茫后,他觉得更进一步上位的未来是可能的,于是他就学起了源赖朝,开始以自己的血亲和家兵为基础结党。见源氏又出了新的“栋梁”,不满建武新政的武士们开始投奔足利党。后世室町幕府的“历来名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他们的传奇的。

尊氏结党后先采取诈术,他把自己打扮成“尊皇忠臣”,甚至把名字从足利高氏改为足利尊氏(后醍醐天皇俗名叫尊治),哄得后醍醐天皇高兴后就开始进谗言让后醍醐天皇自剪羽翼。足利尊氏也是个阴谋家,而且段位要比后醍醐天皇要高得多。所以他很会抓后醍醐天皇的软肋来下蛆,结果他成功逼走了以护良亲王、楠木正成为代表的真正的尊皇忠臣,随后又唆使人激怒了自己最大的对手新田义贞,导致新田义贞气的要“上洛对质”。失去了在关东这个武士之乡建立势力的机会。眼见政治对手被除去的尊氏开始跋扈起来,并在建武2年找到了自己起事的时机——镰仓幕府的残党在信浓国拥护北条高时的孩子起兵造反,中先代之乱爆发。后醍醐天皇虽然此时已经开始质疑尊氏的忠诚,但是他更畏惧镰仓幕府的复归,于是在恐惧之下他任命尊氏率领军队出击征讨,这就给了尊氏在东部地区建立势力的机会,于是乎尊氏率领大军出征,在轻松讨平了前朝余孽后,尊氏决定借机会走上扯旗造反之路。但是走上造反之路的尊氏也暴露出来他的问题——尊氏处处学自己的前辈源赖朝,但出身的不同决定了他学的不像。比如源赖朝做了十年囚犯来苦其心志,而且是被人追斩才反。足利尊氏则一直是高门大户家庭出身的公子哥,而且他是主动造反。镰仓幕府到底治政了一百多年,武士的基本道德观念建设还是有成绩的。后醍醐天皇虽然猜忌尊氏,但官面上还是做到了“解衣推食”,“皇恩浩荡”,尊氏虽然是投机,但功劳也得到了可观的报偿。这种情况下尊氏作反实在是很难服众,甚至连他自己心理其实都非常矛盾。所以后醍醐天皇指尊氏是“朝敌”的谕旨一出。尊氏一时间吓坏了,跟党徒相互推卸责任,甚至有了出家为僧求原谅的打算。最后是下面的党徒看尊氏软脚虾了,决定伪造谕旨,说后醍醐天皇要杀尊氏全家,这才骗的尊氏下决心造反。事实上尊氏在造反建政过程中,像这样想打退堂鼓当富家翁的次数不是一两次,都是因为下属党徒们的坚决奋斗,这才挽回败局。这就是为什么室町幕府是三大幕府中中央政府权力最弱的一个——创始人自己能力和信心都不行,倒是臣下意志坚决下手狠,反而对领导连哄带骗的去创业,那建国后臣下的势力自然强盛。尊氏很像是改良版的袁世凯——只不过袁世凯是对抗历史潮流,而尊氏则是顺应天下大势。这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尊氏的成功,但也决定了他的幕府能达到的上限。

尊氏被党徒诓骗下定决心造反后,面对官军的进剿,他必须开始行动。此时官军从西和北两个方向压过来,而尊氏认为自己不足以应付两路人马。尊氏经过考虑后决定采用非常危险的孙一峰战术,直接带着自己全部能找到的人马进京上洛,把后方完全抛给北部压过来的北畠显家,全力对付东来的新田义贞的部队,来个一切战术转换家。尊氏认为只要击垮新田义贞,就可以畅通无阻的进京上洛,此时他已经从光严上皇那里拿到了“院宣”,只要他能入京,拥立光严上皇复位,他就不是“朝敌”,而是官军了。这对于实在缺乏大义名分的足利军来说很重要。于是乎尊氏开始率全军进京,并在箱根-竹下合战中击败了新田义贞的部队。但是这次战斗就暴露出很多问题,因为这次战斗是先败后胜,看见一时失败的尊氏就又开始打退堂鼓,但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非常坚决,想办法劝尊氏组织第二次战斗,结果才打赢了整个战役。其次是这次战斗中足利军表现很一般,足以看出尊氏的军事才华是“有,但是不多”。而对面的官军诸将的指挥能力却强过足利军甚多。这将在接下来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幕府的命运。最后是这次战役足利军虽然表现差,但其政治纲领更好。所以虽然第一次战斗失败,却能吸引到对方的大友贞载和盐冶高贞等武士家族来投奔,结果反败为胜。而官军虽然打得好,但是后醍醐天皇实在是没有雄主做派,为政无能,所以官军内部既不团结,也没有足够物资来保持胜利,最后只能败退。官军和反军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充分暴露了各自的优劣势,为接下来的战争奠定了基调。而率先理解并抓住这个基调的人就是楠木正成,这位官军的参谋长抓住己方部队军事素质更高的优势,力劝后醍醐天皇放弃京都,以京都拖住尊氏,然后等到北畠显家的部队从北方赶来再决战。后醍醐天皇在慌乱之下采用了楠木正成的策略,顺利集结起来了忠于自己的军队主力。而尊氏顺利入京后却发现自己被京都的各种事物绊住了手脚,而且他无法在京都收集到足够的物资来维持部队。但完成合流的官军已经打到了门口,硬着头皮应战的尊氏遂领着反军在丰岛河原跟官军开战,结果大败。反军损失殆尽,但尊氏和主要军官基本都幸存了下来。

战败的尊氏开始逃亡,在部将的建议下,尊氏和一些残部找了船,向九州地区逃亡。结果尊氏一到九州地区就获得了太宰府之主,少贰家家主少贰赖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九州自“元寇”以后,地权问题就没解决过。以至于镰仓幕府倒台之时九州立即叛离。但继任的后醍醐天皇也解决不了九州的地权和恩赏问题,所以九州的诸侯们更希望有个“好将军”。而尊氏只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好将军”,就很容易获得九州诸侯的拥戴,而尊氏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很好。他对于诸侯们封官许愿,而且作为第二个抓住战争基调的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尊氏很懂得他的优势在哪里——他知道诸侯们想听什么。所以诸侯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因此很顺利的获得了诸侯们的忠诚。由于懂得抓关键之处,来到九州的尊氏顺利创造了多多良滨之战的奇迹——他以两千人对阵九州唯一忠于后醍醐天皇的菊池武敏的两万大军,然后开战伊始,九州官军的军将疯狂叛逃到尊氏一方,顺利把力量对比从2000 VS 20000,变成了18000 VS 4000.于是尊氏毫无悬念的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和整个九州的地盘。而与此同时追杀他的人却遇到了他当年在京都时的麻烦——后世室町幕府的名门赤松家的家主赤松则村在白旗城以各种策略,顺利拖住了新田义贞去追杀尊氏的军队,为尊氏占领九州赢得了决定性的时间。赤松则村的传奇之战充分说明了尊氏发动的这场建武之乱的特点——这场动乱的领导实在是能力有限,心态上也很打酱油,但参与的下属们个个都主观能动性爆棚,斗志昂然,甚至可以让领导陪绑“去革命”。这充分说明了武士政治代表着日本政治的正统,也可以看出后醍醐天皇的治政水平之差劣。尊氏在九州重新整编起一支大军之后开始向东进军去支援赤松则村。而被白旗城拖得精疲力竭的新田义贞不得不后退以暂避兵锋。这时候后醍醐天皇的昏君本质再次发作——楠木正成建议他继续用老方法,放弃京都保全有生力量。但后醍醐天皇的近臣们不想离开京都的舒适生活,则竭力吹枕头风让后醍醐留下。后醍醐天皇曾在慌乱之下意外的做了一次正确的决定,但历史没有给他第二次机会——他屈从于宫卿们的谗言,让楠木正成带着所有部队去支援新田义贞,直面足利尊氏的军队。但此时官军已经非常疲敝,正成自己的部队又不多,而尊氏则是尚未打过一仗的生力军。所以最后的结局是很容易想见的——官军在凑川之战中大败,损失了自己的主将和主力部队,而后醍醐天皇也终于因为他的无能而受到了惩处——成功入京上洛的足利尊氏把他送去了花山院蹲大牢。然后他自己拥立的傀儡光严上皇复位做天皇,再宣布提拔尊氏为大纳言。尊氏升大纳言,意味着他要效法源赖朝,因为源赖朝在就任将军前也是当了大纳言。11月7日,足利尊氏让中原章贤执笔,颁行《建武式目》,正式宣布开幕。日本也就进入了室町幕府的时代。

《建武式目》总的来说和《御成败式目》一样,都属于基本法性质。甚至在开篇就说它是继承自《御成败式目》。不过它比起《御成败式目》来说要更加粗略。整篇《建武式目》一共十七条。比起《御成败式目》来说它更像“约法三章”。它主要是重申了武士的道德原则和一些具体的行政原则。内容总的来说比较空泛。所以后世室町幕府又添加了大量的追加法来治理。不过比起《御成败式目》来说,《建武式目》开始出现文学性的内容。比如这篇式目开篇是一些问答,以两人问答的形式来说明设立这篇式目的原因和意义。这标志着日本法律开始出现关于法理的解析和讨论。所以可以认定为日本法律史的进步。不过这篇式目比较粗略,治世诚然要约法三章,但也不能只靠三章治世。但室町幕府是一个中央权力虚弱的政权,所以也就只能“三章治世”。虽然日后室町幕府又以这篇式目为基础追加了很多法律,但未能改变大贵族权力过大的痼疾,进而导致了日后南北朝长期战争,室町幕府的内乱和最终灭亡。

发布完法律后,尊氏开始建政。他和前代一样重设了幕府的三大机构——侍所、问注所和政所。然后又在机构上加上了评定众和引付众。不过室町幕府没有镰仓幕府的强势,所以其机构职能也都发生了变化,侍所不再是军事机关,而纯粹是首都的公安部门。问注所也不是司法机构,而变成法院的书办。而政所则干脆成了为将军家族管辖治下的“天领”的皇庄管事,连首领都不叫别当,而改为“执事”。执事一职在镰仓幕府时期只是执权的私人管家,是不入正经官阶的。到了室町幕府,直接登堂入室成了国家的正式职务。所以无论从法律还是制度上来说室町幕府的弱势是先天的,他虽然也像前代幕府一样依靠地方土豪来建政,但从未像镰仓幕府一样试图创设自己的道德体系和力量,而完全是依靠某些文化上的尊贵性来玩弄权术,教唆互杀以治世,这就必然导致各种内乱。而且这些内乱还会来的很快,比如正在北陆地区奋起的新田义贞——凑川之战后新田义贞带着一批残兵败将撤退到北陆地区,趁着尊氏在京都忙建政的时机,开始在北陆蜂起。北陆地区的足利军首领斯波高经连吃败仗,向尊氏求援。尊氏无奈,赶紧调集兵马去剿灭,但是调兵去削弱了京都守备的力量,导致看管后醍醐天皇的守卫不严,听说新田义贞再起的消息的后醍醐天皇对守卫威逼利诱,顺利的让守卫们放水,使后醍醐天皇拿着“三神器”逃到了吉野。后醍醐天皇虽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作为一个阴谋家,他败事有余不但包括败自己,也包括败别人的事——逃到吉野的他在联合了当地的国人众和寺社势力后,宣布在吉野成立朝廷,指尊氏拥立的是“伪朝”。绵延六十余年的日本南北朝战争就此开始。

后醍醐天皇立起南朝旗帜后,各种反室町幕府的势力都拿到了南军旗号,然后开始窜出来搞事。这些势力来源各异。既有南朝的正统官军(新田义贞、北畠显家),又有寺社势力和国人众(吉水院、平泉寺),甚至还有镰仓幕府的余孽(北条时行)。这些部队来源各异、装备庞杂、位置星散。除了都反对北朝以外,共同之处实在不多,甚至很难联合作战。但他们四散在各地造反,导致尊氏不得不疲于奔命的去镇压,因此更加依赖幕府在各地的守护们。尊氏在想办法击败了北陆的新田义贞后,又在石津之战中击杀了北畠显家。北军占据上风。但新田义贞趁着北畠显家战死之机再次在北陆获胜。疲于奔命的尊氏只能继续和自己的老对手对战,幸而新田义贞因为行动轻率,在遭遇战中意外被人射中“犬死”。随后于1331年,添乱达人后醍醐天皇终于病死,南朝其他的军将也都因各种原因横死。1348年2月4日,南朝第一代名将中的最后一位,“小楠公”楠木正行在四條畷之战中战死,幕府执事高师直率领大军攻克吉野。见到南朝势衰的尊氏终于觉得天下大定了,就高兴地回京,登上征夷大将军宝位,所以也是这一年开始起室町幕府才算是名实相副。

但名实相副的室町幕府马上就暴露出来了自己的问题,室町幕府过于依赖地方势力和豪门建政,缺乏自己的力量之外,法度建设很落后,对于大贵族几乎没有什么制约,所以有权势的大贵族可以肆意横行。所以内讧极多,几乎很少有太平年月。尊氏建政后,幕府内很快形成多个权力集团。而且跟前代幕府一样,出来了御家人和御内人的争夺。这一回一方真的是御“家”人——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另一方则是御内人——尊氏的管家高师直/高师泰两兄弟。足利直义一派认为幕府应该有套自己的法治,把各地的势力都整合进来,最后恢复镰仓幕府式的政治。而高家兄弟则跟他们的前辈平赖纲一样,是个军管政治的爱好者。在他们看来,幕府是武士建,武士有,所以应该武士享。对于其他势力他们非常轻蔑,高师直自己就放话:“天皇者,偶人,雕塑尔。或以木为之,或以金为之俱佳。不可以人为之,人则应流配千里,方可太平”。他跟他兄弟经常进入宫中奸淫公卿之女和天皇的嫔妃以为乐事,以至于京城百姓讥讽是“执事巡宫,无神不享”(高师直是执事,而天皇家族成员被认为是神的后裔)。最关键的是,北朝为了应付和南朝的战争,对于地方豪族肆意纵容,将许多重要权力下放给地方土豪以换取忠诚。室町幕府名义上是全国政权,实际上有大量的领地已经完全交给了以各地守护为代表的地方豪族。甚至连税收和物资征集的权力都交给了他们。而且对于地权问题则完全摆烂,直接对守护们是“只要你忠,地权你能抢到多少我就承认多少”。很多地方寺社、国人众势力之所以响应南朝对北朝开战,并不是因为南朝手持代表正统的三神器,而是因为武士阶层对他们的利益肆意抢夺,而室町幕府是完全不管。足利直义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提倡包容其他势力,真正做个全国政府。但抢夺其他势力利益的武士们需要保住自己的战利品,所以他们团结在了高氏兄弟身边反对足利直义一派。两派的矛盾于1342年9月6日激化了,这天幕府的功臣土岐赖远因为喝高了,引发“宫犬乱射”(土岐赖远是幕府的老兵,自九州时期跟随足利尊氏,参加了幕府建政时期几乎所有的战斗。功勋卓著。当时他参加一个庆功会。会上喝高了,出门回家时碰上了光严上皇的车驾。喝道之人要土岐赖远让路,称“宫的车驾(天皇用度称为宫,天皇车驾称宫驾。跟中国的御驾是一个意思)要过”。但是宫这个词发音很类似“犬”。土岐赖远看不起皇家,就嘲讽到“狗怎么能坐车?”随后发起酒疯,向上皇车驾放箭,最后把车给拆了),惊了光严上皇的车驾。状纸递到幕府,足利直义大怒,直接判了个死罪。高师直为了怼足利直义,拼命拦着不让。最后虽然足利直义成功斩了土岐赖远。但和高氏兄弟也正式进入水火不容的状态。不是因为楠木正行突袭京都,两家被迫合作,几乎当时就要打起来。但同时两家都准备好要肃清对手。尊氏想中间调和,但为了对付楠木正行,他腾不出手来。同时他在就任将军后一时间心满意足——他本来就不是源赖朝那样的开创者,只是个优秀的投机商。所以在得偿所愿后反而不会玩了。而且就以幕府创建过程来看,他对幕府的功劳其实还不如弟弟和管家。他几次要打退堂鼓,都是他弟弟或逼或骗连哄带骂推回来的。而高氏兄弟自打他造反起就从未背离过他,一直随他战斗到底。因此他当上将军后其实很难服众。尊氏遂干脆做了甩手掌柜——既然建政是下属们的意愿和功劳,那就看看下属们能做到几分好了。因此对足利直义和高师直之间的斗争他采取了旁观态度。1349年,色中饿鬼高师直因为看中幕府名将盐冶高贞的老婆,想夺人之妻。盐冶高贞被迫造反,被高师直杀死。盐冶高贞是足利直义的人,这下足利直义不干了,和同党一起合计,准备了一桌鸿门宴,打算宴会上掷杯为号,出动刀斧手做了高师直。但是刀斧手中有人反水,暗示高师直提前离场,随后还把直义的计划告诉了高师直,这下高氏兄弟不干了,立即集结忠于自己的人马开始反扑京都。观应扰乱遂正式爆发。这个时候高氏兄弟有个优势就是高师泰正在前线打仗,所以幕府的主要军力都在他的手里,因此高氏兄弟反攻京都后,足利直义没有那么多人马对付高氏兄弟的部队。结果被高氏兄弟打败。足利尊氏这个时候虽然也不是很满意自己的弟弟,但毕竟是亲兄弟,所以他为足利直义而向高氏兄弟求情。尊氏的举动,标志着他已经开始沦为权臣的傀儡。后世室町幕府的大麻烦也就此开始。

高氏兄弟在尊氏的求情下放过了足利直义一马,但对于足利直义的同党则没那么宽容——高氏兄弟大杀足利直义的党徒,导致这些党徒们为求活命,被迫拥立新的派系领袖,要坚决和高氏兄弟战斗到底。而他们新拥立的对象是足利尊氏的私生子足利直冬。足利直冬因为是一夜情导致的私生子,名分不正,所以不好继承将军之位。但尊氏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有考虑的,就把他过继给足利直义当养子,寻思之后给这个孩子谋出路。足利直义家里人丁不旺,所以替兄长收了这个孩子之后,也一直当自己的长子养,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学。因此足利直冬也一直被足利直义一党人看作是自家派系的太子。现在老王“逝去”了,为了自保,他们就拥立了足利直冬为自己的新党首。足利直冬当了新党首后开始积极找外援,他的外援是九州出身的幕府宿老少贰赖尚。1350年,足利直冬起兵,从西部向京都进军。消息传出后高氏兄弟大怒,高师直遂决定不顾尊氏的意愿,派人去干掉隐居状态的足利直义,但这一回高氏兄弟选了个不靠谱的刀斧手——足利直义事先探知了高师直的意图,于是连夜潜逃,然后号召自己的旧部响应起兵。一时间幕府的很多御家人都投靠了足利直义。足利直义还向南朝纳款,当了一段时间南朝的部将。高氏兄弟见状,就率军裹挟了尊氏进攻足利直义,但足利直义这一派的人脉要比高氏兄弟的要广。所以一时间地方上的土豪响应足利直义的要比响应高氏兄弟的要多的多。1351年,足利直义的部队在打出滨之战中击破高氏兄弟的部队。由于室町幕府这种极度的混乱,导致武士们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都是“谁赢他们帮谁”。见高氏兄弟不行,于是幕府的武士们纷纷去投奔足利直义,高氏兄弟见大势已去,遂被迫同意尊氏的安排,向足利直义投降。但足利直义下属的党徒们不能接受高氏兄弟的所作所为,所以在尊氏回归路上设下埋伏,斩了高氏兄弟一家。室町幕府的御内人派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尊氏在这场大乱中基本上已经完全沦为傀儡,虽然他也能利用自己的地位来干预某些决策的实行,但是这场幕府的内讧在增加了南朝的实力的同时,实在是也把室町幕府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现在人人都知道尊氏只是个傀儡将军,而高氏兄弟也不是没有代表性,所以高氏兄弟虽然灭亡,但他们代表着武士对于新夺取的利益的保障,所以既然武士们期望一个“好将军”所以努力建立新政治,那么也就会期待一个“好执事”来保障他们侵夺的利益的合法性。而足利直冬一派获得胜利并不能满足部分武士们对于“好执事”的需求。所以高氏兄弟灭亡后,他们代表的那一党人就开始寻找新的“好执事”。而他们很快找到了一个好的候选人——足利尊氏的儿子,第二代将军足利义诠。足利义诠跟高氏兄弟处的还行,而且他看到室町幕府的混乱,所以想继位后做个实权将军,不想看着自己有个强势的叔叔来干扰自己。高氏兄弟灭亡后,余党被他收留。他也凭借这个跟自己的叔叔干了起来。尊氏面对这道要儿子还是要兄弟的难题十分痛苦,但经过思想斗争后他觉得弟弟不如儿子亲,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斗争中站到了足利义诠一边,演了一出弟兄争锋。而足利直义作为真正推动幕府建立的人,他自己的关系网也不一般,见兄杀弟的丑行要上演,为了自保,只能造反。于是乎接下来南北朝的局势完全变成了一系列的丑剧——所有的武士几乎都抛弃了忠诚心,以有奶就是娘赤裸裸的谋求利益,背叛反复一刻不停。甚至连作为武士之主的幕府将军足利尊氏为了改变局势,谋求利益,也敢背叛自己拥立的天皇和建立的政府,跑去投奔了南朝。尊氏演的这出皇帝造反,导致北朝事实上向南朝投降,史称“正平一统”。而被指为逆贼的足利直义则凭借自己的党徒顽抗,1352年1月,尊氏军队在萨埵山之战中力克足利直义的军队,随后尊氏明面上只是让俘获的弟弟去隐居,但暗地里使人将其逼死。然而足利直义的谢幕并不是足利直义一党的谢幕。高氏兄弟的残党能找足利义诠,足利直义的残党也就可以继续拥立足利直冬在西部地区继续对抗尊氏一家。

北朝自高氏兄弟开始的内讧,给了已近垂死的南朝以宝贵的喘息之机。而比起北朝,南朝因为是拥立天皇,有神圣性背书,所以相对团结程度要高一些。借助北朝的内乱,南朝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并且南朝的军将们借助这段喘息时机成长了起来。以北畠亲房、楠木正仪为代表的南朝新一代的指挥官们此时已经重新整顿完了他们的军队,有足够的能力和北朝对抗了,因此见室町幕府自己内乱不休,北畠亲房立刻借机开始攻击尊氏。平定足利直义的尊氏此时呆在镰仓。而镰仓附近的南军见有战机,就在新田义兴组织下开始进攻尊氏。尊氏在金井原迎击,大败。但随后北军的援军赶到,尊氏见状遂在武藏野再战获胜,击破关东地区的南军势力。与此同时占据京都的南军诸侯蜂起。留守京都的足利义诠疏忽大意,让南军打了个偷袭,被迫逃亡。但随着尊氏在关东获胜的消息传来。足利义诠成功拉拢到了不少地方豪族投奔北朝,因此集结起来一支兵力更强的北军再次攻击京都,最后顺利在男山之战中击败南军。败战后的南军将天皇上皇一族和三神器全部掳走。导致尊氏不得不随便拥立一个皇子做了草头天皇(后光严天皇)。在一片狼藉的丑态中宣布了北朝的再兴。正平一统结束,而南北朝之乱继续。

足利尊氏皮洛士般的胜利催动了另一个人的野心——正在西日本招兵买马的足利直冬。直冬一方面要对的起自己的党徒,另一方面也不是很感恩自己的亲爹。见尊氏搞得灰头土脸,直冬并不在乎让自己的爹再难看点,于是他宣布投奔南朝,把自己的军队改为南军旗号后开始向京都进攻。此时在京都的足利义诠实在是打不动了,于是只好带着北朝的草头天子溜出京都,同时向尊氏求援。1355年,带着大军返回京都的尊氏和义诠合兵一处,包围了在神南山的足利直冬的部队。足利直冬见对方势大,全力突破包围圈,好不容易才突破出去返回老窝。尊氏遂收复京都。收复京都的尊氏也觉得打不动了,而且多年征战和操劳最终拖垮了他的身体。1358年4月30日,室町幕府的首代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因为背痛病发,医治无效身亡。留下了一片混乱的局势给了他的继承人足利义诠。

足利尊氏的一生可以看作是一个劣化版本的袁世凯——他除了玩阴谋是把好手外,各种才能都很有限。他对于政事的理解粗疏,基本上就是源赖朝的cosplay。军事上他一生指挥的战斗中败多胜少。直到晚年应付自己的弟弟和庶子,才有点多年老行伍的样子。在文化建设上他一无所成,因为他自己其实都是一个道德上的污点。他创业的过程中很依赖其他人,甚至可以说他的江山不是他打下来的,而完全是别人以他的名义打下来的。不过他善于观风,懂得迎合潮流,不会逆天而行。这一点比袁世凯要强得多。所以他可算是一个成功的窃国大盗。他的成功故事说明个人的才德并不是成功之决定性因素,而往往是成功的上限的决定因素。尊氏懂得观察天下大势,会抓机会,所以他最后取得了成功。但他的才具实在有限,德不配位,所以上位之后很快陷入了尴尬和痛苦,最后以一出弄权者最终为权所玩弄的丑剧结束了人生。不过他到底响应了历史的大势,所以在他之后虽然他的后人还要重走创业路,吃二茬苦受两次罪。但是由源赖朝创立,又由足利尊氏扶正的武士政治经过漫长的奋斗,已经成为日本政治的主流。框架已经搭好,而后世之人的工作只剩下在这个框架里加以增补和巩固即可。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足利尊氏仍然可以算是日本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日本的民族性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