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芯片、运十与产业政策 -- 自以为是

共:💬134 🌺86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芯片、运十与小乙烯

80年代的财政与投资体制与现在差别很大。那个时候中央财力有限,投资从拨款改为贷款(拨改贷),而且受当时农村承包成效的影响,经济管理倾向于包干,中央统筹投资大项目的能力有限。这里根据记忆,以小乙烯为例说明。毕竟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错漏之处,敬请指出。

乙烯/聚乙烯是现代塑料制造的基础原料。八九十年代乙烯的生产线路主要有甲烷和石脑油(可以粗略理解为没有精加工的汽油)裂解。中国当时缺乏天然气,所以都是石脑油裂解线路。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效应非常显著,所以只要技术上能够做到,基本上装置规模越大越好。记得当时看到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书说日本在60年代就禁止搞30万吨以下的乙烯装置。四三计划引进的燕化30万吨乙烯是中国第一套30万吨级别的装置。吴铁娘子是从燕化出来的,这些对她来说应该属于常识范畴。

当时中国缺塑料,对乙烯需求很大,但上大项目资金压力很大,财力又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于是全国同时上马了若干(10个?)13万吨小乙烯项目。北京当时有一套,本来计委不批,就把铁娘子从燕化调去当副市长,跑下了这个项目。但项目建成后,不要说盈利,连正常开工都做不到。前面说了,技术路线是从石脑油裂解生产乙烯,所以大乙烯项目都是跟着大型石油炼化项目一起规划的,例如燕化30万吨乙烯就是由燕化炼厂供应石脑油。这样生产上统一调度,可以保证给乙烯裂解装置持续、稳定地供应品质稳定的石脑油,利于乙烯裂解装置的平稳运行。北京市当时没有炼厂,只能到处去买石脑油,且不说能否买到,就算买到了,品质波动大,供应不稳定,装置也没法开,亏损得一塌糊涂。其他的小一些项目情况类似。

当然,可以说这些都是投资决策错误,而且当时类似的错误相当多,学费那是极贵的。但是,就当时的财政、投资体制而言,形成这样的决策几乎是必然的,并不是完全出于无知,否则铁娘子怎么会跑去给北京市上小乙烯?

至于形成这样的财政投资体制的原因,话题太大了。

通宝推:达雅,唐家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