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芯片、运十与产业政策 -- 自以为是

共:💬134 🌺86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于敏之子说80年代

1967年6月17日8点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实测当量330万吨,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核物理学家于敏被称为“氢弹之父”,儿子于辛说,父亲从来不认可这样的称谓。

于辛说:“他强调的是搞这种大型工程,搞核武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也少不了我,我少不了你。他更强调的是‘两弹一星’是个事业,要精诚团结、密切合作,才能让这个事业走得更远。”

在于辛的记忆里,父亲极少谈起他的工作,只有于敏晚年时,他和儿子一起生活后,才会偶尔提及。在于敏的眼里,工作中最难的阶段不是研制氢弹的时期,而是上世纪80年代初。

于辛说:“核武器的龙头是二机部,二机部的龙头是九院,九院的龙头九所,那时候叫‘理论部’。因为只有理论出来以后,才能去看工艺工程怎么做,用什么材料,怎么配比,所以理论是最核心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多人离开了九所,钱三强也多次邀请我父亲回科学院工作,我爸爸也非常想走,因为他从来就喜欢基础研究,他特别想再继续搞他的基础研究,但这个时候走了,我们的核武器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他后来选择了留下,留下以后,很多担子就到了他的肩上。我们在爬坡阶段,要理论的东西,要带年轻人。第一代核武器有了,但是后续的怎么办?”

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直到生命的终点,他还是希望我们国家的核武器研制水平,尽早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要落下。

1988年,于敏和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1986年,301医院的一间普通病房内

总是能看到于敏去探望病人的身影

他的老朋友邓稼先。

于敏同邓稼先谈论更多的

还是中国的核试验发展

他问邓稼先:“我们(核武器研究)是不是到头了?”

邓稼先也很忧虑

但两人都意识到中国核试验

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当时邓稼先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全身出血不止的他坚定地对于敏说:

我们现在就上书中央!

在邓稼先生命最后的期限里

他和于敏一起字斟句酌地写下了

《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建议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前

加快中国的核试验步伐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逝世

之后

于敏十年如一日

将两人合作的最后一份规划

一步步变成现实。

请问,你懂不懂啥叫核武器?这些天西西河探讨的是什么,是不是邓小平选择和平投降道路?

你真不是眼睛有问题吗?

15年后,89岁的于敏

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坐在轮椅上的于敏

华发稀疏 , 略有驼背

满脸谦逊慈祥

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

于敏淡然地说:

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近半个世纪与“核”共舞

于敏有自己的看法: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

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通宝推:广宽,死扛着,qq97,曾自洲,老调重弹,无此人01,青青的蓝,ccceee,xiaomut,绿色蔬菜我的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