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516章 萌生去意

回到美军医疗队,队长和带我的军医对我表示了亲切的慰问,以后对我的态度也好多了。

杜伦医生闲扯时对我说:“从那么危险的行动中回来,你不要求休假?”

“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不禁花了时间了解美军的休假制度,发现我这样的情况可以提出到后方进行心理恢复,所以我根据美军的章程,提出休假,并得到了医疗队的批准,时间给的不多,来回五天。

我是乘军机飞到德国维尔茨堡陆军基地的,美军没让我住在基地,在城里的小旅馆订了个房间,还发给了我一笔钱,让我在那座小城游玩。发给我的钱虽然不多,却足够这几天的一切花费。

清晨,一阵洪亮的钟声,从高高耸立的天主大教堂钟楼响起;钟声打破了这座小城特有的恬静和安谧;紧接着,城里十几座教堂的钟声又陆陆续续地跟着敲响,像是在水中投石展开的涟漪,不等一圈还在空中颤动的音波逝去,另外更加响亮的声音又迭加进来,于是,整个城市沉浸在不断的鸣响中,组成了一波高过一波的震人心魄的音曲。

这时是维尔茨堡的早晨七时正。

被这钟声催醒,模糊了夜里做过的血雨和残肢掉落的梦境,是在战地还是在异国?我一点也没印象。因为同样的钟声在科索沃也是有的,但这里的和平钟声更响、传得更远。

现在,在梦中依然有时还响起这钟声,但是我并不会醒来,我知道正是和平的钟声,将我从茫然中唤醒。

风景如画的古城维尔茨堡坐落在美因河畔,宁静、绿意、有序、悠远。

我开始了这难得的在德国中部小城的休息和游览,不是到科索沃,恐怕一辈子也不会到这里观光、闲逛。

维尔茨堡市的老城区不大,整个城区被一条绿化带系在了一起,只用一个字就可以充分地修饰这条带状公园,那就是“绿”。公园像一幅泼“绿”的油画,用覆盖画法、直接画法、色块作画法、点彩分色画法等等,把园子装扮得色彩浓淡相宜、精致与野趣相映一起,铺成了一片宁静的绿色;身在其中尤如世外,超脱了战争、苦难。

不是置身于此,不是经历了我所经历的战争、杀戮,很难有我这样的体验和感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走在无须担心子弹射来的花园小径,让我感谢美军医疗队的队长,是他为我争取了这番我想象不到的休假地。

登上马林贝格要塞城堡凭栏远眺,整个维尔茨堡市一下子扑进了眼帘,以市中心天主大教堂四座高高的塔尖最为突出,林林总总共有十几座教堂,让人立刻感到走进了一座中世纪的古城。美因河缓缓地从市中心穿过,在河水拐弯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作石头山。整座山就是一个大葡萄园,沿着那醉人的绿色铺成的小路,攀援向上,几步一回头,再看山下的维尔茨堡市,用你的目光由近及远渐次推开,眼中满是尖尖的屋顶,屋顶上铺嵌着一排排红瓦;拾阶而上,是一片片的红色,宽宽地铺开;及到山顶时,再看这座城市,块块红的房与条条白的墙夹杂在浓的、淡的绿色中,色彩斑斓,又是一番景致。

我坐在石阶上,身心放松,尽览这座古老又有活力的德国小城。

远眺位于维尔茨堡市中心的天主大教堂,整个城市从这一点向四周展开,坐落有致。大教堂是按罗马建筑规制建造,又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并以巴洛克风格装饰内部,看上去颇具美感。

对于东方并不具备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搞清这些欧洲的建筑风格并非易事,在我眼里就是洋式的建筑风格,在欧洲遍地都是。只是感叹,你们要和平,要天主护佑,却把战乱引向你们不喜的体制和地方,你们终究能得到什么?

第三天早晨,我九点钟前到的教堂。一走进教堂的大堂室,就被巨形的圆柱和宽大的弧状穹顶深深地震撼了。这个由巨大空间引发的心理效应,显得个人是那么微不足道。高大的玻璃窗是从你的仰视点才开始向穹顶展开的,在它们的最高点,阳光是散射般撒下,整个教堂内闪烁着近乎神圣的光芒。刹那间的空间和光线交互扩展,一种无形的压力,触发了我的心灵升华,一种对人道和生命的敬仰。

教堂的四壁,或悬挂着巨幅的油画,或镶嵌着人物浮雕,题材都是取之于圣经和相关的宗教故事。无论画还是雕塑,都是精心完成的,细部的描绘均达到了极至,具有极高的美术价值。我仔细地欣赏这些油画,从中吸取美术营养,琢磨着有什么能够借鉴到我的画法中。很长时间没有如此从容地欣赏艺术创作了,留下些什么也可以到时见到师父作为功课向他老人家交差。

那天教堂举行了早弥撒。弥撒由神父主持,圣徒们跪在长凳上,虔诚地面对着耶稣受难的十字像,跟随着神父开始颂诵《圣经》。让我欣赏更多的是管风琴奏响的圣乐,几乎占据了教堂一面山墙的管风琴,从那巨大的排列着的钢管中,不断发出的庄严、华亮并带着回声的乐章,乐曲几乎携着整个教堂随着音符向天空升腾,似乎有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让人感到是来自上苍的天籁之音。随着音调舒缓深沉的升降,心在震撼中反而沉静与平和,仿佛在流淌的音符里荡涤过,更加纯净了。不知在什么时候,那乐曲渐渐地消散了,而心却像是留在了一片净土中,水一般的静。

那天我也祈祷了,为逝者,为生者。我不懂他们的教义,但是经历磨难后的我,很虔诚,深深地去祝福那些还在苦难中的人们能尽快摆脱出来。不知是不是有特务监视了我,对我虔诚的动作和神情回去报告过,当我回到了医疗队,有军医问我信什么教,我说:“蒙古人信喇嘛,可我不喜欢东正教,喜欢基督教。”

“哪共产党呢?”他又问。

这个令我疑惑,于是说:“现在的俄国,共产党没什么势力了。”

“我问的是你觉得共产党怎样?”他强调说。

“苏联的共产党我可不喜欢,压迫我们。”

这是我们关于政治的对话,但似乎达到了美国人的标准。但我不知晓是美国人特意对我的政治测试,却在无意中通过了,让医疗队对我更信任些。

晚上,我去了城中的酒吧。泡酒吧,这种欧洲最平常的夜生活方式,在这里也别有一番情调,那就是静,酒吧里的客人说话都比较轻声,不会打扰到别人。在昏暗的酒吧中,人们饮着各种各样的酒,但主要是啤酒和当地有名的葡萄酒。法兰肯的白葡萄酒,具有清新的果香、矿石的气息、足够的酸度,当然带来冽爽的口感。有人说,葡萄酒也是有性别的,象法兰肯产区的干白,性格分明,有力,略显强劲,雄性十足,许多品酒师将其定位成阳刚之酒。

到了欧洲,品赏葡萄酒是应有之习俗。

不要想在酒吧中艳遇美女,其实那是小说的桥段,来喝酒的都是些很普通的人,男男女女,衣着打扮很平常,相貌也难说好。

我要了杯席瓦娜,酒很酸、干冽,我喝不出好来,仅是为了在酒吧坐着,安静地坐在桌旁,假装品着。即使没有人陪着我,也比在雇佣兵小镇的酒吧呆的舒服,安逸,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在旁边折腾。

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独自在酒吧是少见的,有时当地人也看我一眼。而我似乎以为是自己的孤僻打扰了人家,所以喝完杯中的白葡萄酒,不情不愿地离开了酒吧,到大街上溜达去了。心情就像是酒,透明而酸楚。寒冷的天气,不合适在外久留,最后还是乖乖地回旅馆睡觉去了结一天的安逸。

第四天,走在维尔茨堡的老桥上邂逅了一次浪漫的婚礼。那座桥叫“Old Main Bridge”,是最古老的一座用石头砌成的拱桥,拱门被六座桥墩支撑,桥面上桥墩相对的圆弧中,矗立着历史上名人的塑像。桥的设计古朴而简单,满是时间的痕迹。

当我漫步于桥上,迎面碰上了一对新人,显然他们刚刚从教堂里出来。新娘披着洁白的婚纱,眉目含笑;新郎穿一身笔挺的西装,英俊神气;新娘、新郎被亲人和朋友们簇拥着,欢声笑语灌满了整整一座桥。

这时,新娘、新郎的朋友们展开了一张大大的白布单子,布单子的中央用红色画着一颗大大的心。新娘拿起一把剪刀,沿着画线,开始把那颗心剪下来,布单子漏出了一个心形的洞。动人的一幕开始了,新郎给了新娘一个深深的吻,然后抱起新娘子,开始从剪出的“心状洞”穿过去,此时,人们的掌声、欢笑声达到了高潮。能够把“两颗心融为一体”的愿望,如此形象地表现出来,这种创意真是既浪漫又温馨。我,包括那天桥上所有的人都被这拨人心弦的一幕触动了,沉浸在幸福回忆或者美好的憧憬之中……

在维尔茨堡有一必游之处,就是维尔茨堡宫。这是南德巴洛克后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出自德国伟大建筑师巴·诺依曼之手。宫殿以凡尔赛宫为蓝本,建筑主体和两翼围成一个院子,面对开阔的广场,后面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用喷泉、瀑布、台阶、植物、林荫小道组成各种景致。

这个地方让我流连忘返,看着里面装饰华丽的宫殿,尤其是楼梯厅的设计充分利用楼梯多变的形体,组成既有变化而又完整统一的空间。楼梯杆上装饰着雕像,天花壁画同雕塑相结合,运用巴洛克手法,色彩鲜艳,富有动态。据说宫内壁画系18世纪意大利名画家提埃波罗所绘。

我在维尔茨堡应该也会有西方特工的监视,而我则装出一付土包子进城的样子,对所见所逛的地方显露出一片盲目羡慕的神色,名胜景点去,大街小巷也进去一探,像是旅游,也像进“大观园”,就是不像特工所为。

然而,我确实需要休整了,不说出来之前的两次激战对心理的影响,就是来到科索沃的十几天忙碌战场救护,而且在那样血腥的环境下,不能不对我有很大的负面冲击。我满是压抑和对血的厌恶,似乎在科索沃的那种高强度外科手术很难坚持做下去了,亦对在国外以雇佣兵身份从军、战斗感到厌烦。所以,在维尔茨堡我总是到处走、到处看,不愿心中的那份腻歪涌出来。

在这个和平、安逸的小城几天调整,让我的精神大有好转,但也激起我对小倩、小莺、凝的思念,或许还有“四季之花”的姐姐们……

无论是否有美国或是他国特工在这里监视于我,在一片宁静中,我似乎忘掉了战争、鲜血、残肢、杀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