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390章 主官回来

吃过饭,两个新到班的战友趁着天还有亮,做些安家的事情。

我过去说:“大家可以写封信,告诉家里自己调到新单位,但部队性质任务、驻扎地点、规模装备全不能提及,即使信里写的话不涉及这些内容,能不能发出还要指导员审核。”更是开玩笑地交代:“你们记住,信只有指导员才能看,如果有泄露,你们找指导员算账。”

我给老沈上眼药,大概他在战地会打喷嚏。

然后,我还得忙更重要的指挥情报系统的事,和陈天冈、七个参谋干事聚在队部,而那他们也不顾一天训练劳累,拿出拼命精神,大家一起讨论起指挥情报系统应该使用怎样的技术,如果搞成机动的,搭载哪种车的底盘,空间怎么布置。

有时不免声音大了,其它营帐里的人也能听到我们的讨论声,安野湖、叶飞好奇,不禁结伴而来,看看我们在做什么。

我赶快为他们二人让座,简单把我们做的工作向他们介绍,并请他们提出意见。少校和上尉都很不解,这样的事情为什么由小队自己来做,问:“上级允许我们这样做么?”

我示意陈副主任解释,他说:“是负责小队的作战部首长提出要求,要小队根据所担负的任务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晨副队长对高技术很了解,带着我们作战情报室的同志正在研究。”

“我只是对有关技术了解多些,但侦察单位的整体任务不如你们清楚,在西北、东南肯定有先进的经验,给我们介绍介绍。”

老安、老叶听完介绍都很重视,他们都有侦察行动的丰富经验,对实际发生的问题了解很多,而且参与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新鲜事,积极性挺高的,虽然技术说不清,要的功能说得清啊。

几次“诸葛亮会”下来,我对指挥情报车的构架有了较清楚的概念,也拟订了设计理念和原则拿给大家讨论。读了我的项目概念书,让参与的10名军官都对我在技术的把握上生出佩服之心。虽然我是年龄最小的,可这些老哥看我有看待专家的目光。

不过也弄了个小误会:在营地没有电力供应,晚上照明只有一个电池灯,但电池的供应是有限的,所以很早就得熄灯,虽没有要求就寝,但只能在营帐里听听收音机。全营地只有队部的电池灯没有定时熄灯的规定,因为我工作得很晚,要在电池灯下写和设计,陈副主任带着几个参谋干事轮流给我打杂。有战士想要“借光”读书、写信,可是灯光能照到的范围有限,我们这边忙着,势必不能允许他们来如此“借光”,所以战士们有意见,质问我:“为什么不能官兵一致,为什么你和队部的军官有特权!”

我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要说心里不恼火,那是不可能的,想想我当战士时,即使在施工工地当了副排长,天黑后没有照明灯光,也没到连部,或是大队部“借过光”,不说老老实实,也是规规矩矩,哪有胆量质问上级呢?!

可是遇到这个场面,我还真发不出火来,也不敢发火,没从当兵的状态中真正转到一个负责军官的自觉上,能做的就是耐心说服他们,向他们解释自己白天和晚上各有不同的工作,还是比较要紧的事情,请他们理解。

安少校听见自己部下的不满声音,出来训了他们一顿,“你们知道副队长忙啥呢麽,是咱们全陆军都没有的先进指挥系统,咱们团的总工都干不出来的东西,你们还在这里捣乱,影响领导的工作,你们是欺负人家年轻!给我回去。”

转头他又训起我了,“小晨啊,下次你就训他们,别惯着他们,带兵的人嘛!我们都知道你的工作重,会支持你的。”

“老前辈,谢谢你了,指挥情报车出来,有你一功。”我能说什么?人家满满的好意。帮助年轻干部,这也是老同志的一种方法。

队长、指导员终于带小队主力回来了!

我看到回营的火力班的队员,挨着个地观察他们,有的神态算是坦然,有的有种坚毅的神色,这次出动对他们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西北来的几个显得格外疲劳,衣服上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我对刘副班长说:“这个地方湿度太大,滋味不好受吧?”

“不好受,可依我看这湿比干燥到是好忍些。副队长以后你去西疆试试,会够你一呛。”

“你说的对,既然叫你们西北的来,以后小队一定会去那疙瘩行动。你们是熟悉那边的,到时可得做出表率,是不是啊?”我回答了他的话。

“特么的,这里的蚊虫太要命,都是毒的,对付毒物得适应一段时间。”这是马照庆过来对我说的,他是甘肃人,“夜老虎团”的特种兵,以前在南边训练时接触的不多,这次大概吃了苦头。

“我刚来的时候,连流动的山水都不敢喝,老兵说里面有莫名的微生物,会得治不好的病。”我解释了当新兵时的经历。

“这孟获的故乡不好玩。”钱明远是个士官,不好多发牢骚,浅浅地表了态。

“那就慢慢玩吧!你看我个西京兵不也熬下来了。”

我把自己当成西京兵是争取西北来的队员,自己的小心思。

参谋干事和新来的两个作战班集合起来,列队由两位主官训话。队长、指导员的话不多,可看到上级一下补充来了29人,心里乐坏了。真是谁也不嫌手下兵多!

詹主任和范副主任也认识了自己手下直属的军官,老范很有意思,专和三位参谋谈,老詹就只得和三位干事聊了。老范犯自由主义,自己一个人把指挥情报室的工作给分工了,特种兵的强势啊!还好陈副主任也有三个技术手下,到也平衡。这里面显得我没起什么作用,我也难啊!

小队开了全体军人大会,新老队员见面、相认。老队员已经感到任务的频繁,光靠30来个人担负起来太费力,最为我们这支队伍的扩大而欢呼。

我向两位主官汇报,“上级留下话,今后一段时间,小队的编制就这样大,要我们队干部按照此编制合理用兵,有效用兵。”又问:“两个班怎么排序?”

他们二位决定,“海防尖兵连”的尖子班排为小队3班,“夜老虎团”的特战分队为小队4班。

然后,徐队长抱怨道:“上级得按照小队遂行任务的能力布置,我们才能按这样的标准行动啊!是不是有些为难我们了?”

“不管上级怎样布置任务,一下扩大到五个作战班的规模,我们也需把四面八方来的人员凝聚在一起,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所以上级就小队规模编制的考虑应该是合理的。”沈指导员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他们这样说,有着针对性的考虑的。这次在战地执行侦察任务,是对“影子”机动作战小队的一次检验,队长、指导员都知道是上级有意将自己的副队长调开,考察自己是否胜任“影子”作战小队的指挥和遂行任务的掌控能力。他俩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精研邻国中部靠近特区一带的地图,然后重点选出几个地区,把出动人员混合编组,主要是把火力班与一班相混,分成五六人为一组,总共六个侦察小组分头活动。

这是非常艰苦的战斗侦察任务,沈指导员算是尝到了其中滋味。前两次行动,指导员还在熟悉小队工作,在队里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建规工作。他是一个老资格的特战队员,这次带队执行任务,对他来说不是苦的问题,而是在这样一种较长时间前敌高度紧张的战斗生活中,自己如何着力于政治工作。他是从特战军官转为特战政治军官的,这样的事情他也感到很困难,直截了当惯了,耐心做思想工作,面对相当多的剽悍军官,让他操心费力。

队伍拉了起来,也撒了出去执行任务,当家的算是知道任务之难,柴米之贵,全是事啊!同时还和自己个人的升迁相关,自然希望有什么简单方法。

这次行动中,徐队长使用过海事电话、卫星图像,似乎尝到高科技装备的甜头,所以回来后很快拉了沈指导员听我的工作汇报,两位主官的态度让我大乐,遂把要搞的指挥情报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以及需要使用的技术向他俩做了一番讲解。可那些技术名词,两位主官都难以理解,就知道是有些高大上了。

还是沈景北想得周全,“小晨,这些技术,我们是老粗不懂的,你就讲些直观的吧。”嘚,合着白说了!

我略一思考,选择了简单的说法,向他们介绍这个指挥情报车,或曰平台的好处,通信距离有多远,使用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能看地下多少米的隐藏物或掩体,终端都有哪些功能,哪些功能是整合在一起的。这样一说他俩就立刻有了明晰的概念了,对于用上的技术能够形成的功能,让徐楠队长喜上眉梢,拍着我的肩头说:“小晨,我老徐对你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啊!听你说的什么系统,那在全军中都没听说过,难道头一份让咱们小队占了?”

我笑着说:“如果搞出来,就算全军头一份了,可是难啊!”

“咱们干的哪件事不难呢?”沈指导员一语定性。

小队决定立刻将所形成的有关指挥情报平台/车的设计方案撰写为装备申请立项报告,上报总部,求得上级的批准,争取迅速开工研制,尽早使用上。

当时我们谁也没想研发这个指挥情报系统需要多少费用,就是憧憬着那使用的未来,觉得那时会像是添上翅膀一样。都说侦察兵是一把刀子一绳索爬山涉水闯敌营,那是传统的方式,我们要开始一个侦察兵的新时代:天上卫星地面雷达,电波图像视频音频,第一时间把准确形象的信息传到首长眼前。

我的要求,或说小队三位主官的要求,秘密作战部队,不是外表那样的叫花子,内里要藏高科技,利用最先进的手段,达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途跋涉,搞这个指挥情报系统才是第一步!

这个第一步迈出去才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