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08年四万亿与李克强 -- 梦里依稀是神州

共:💬39 🌺176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08年四万亿与李克强 -- 有补充

我们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有责任记录事实,还原真相,不让别有用心者篡改。

李克强已经下台了,他对老百姓的伤害,如p2p、棚改货币化、股灾、中美贸易战等基本理清。

然而,2008年四万亿也与其有莫大关系,我所见亲历者回忆特意将李克强放到决策讨论会开始的第一位决策人,以及外媒将其称为四万亿站在决策第一线的领导。

那么导致08年房价暴涨的元凶是否也是李克强呢?15-16年那一拨是没有疑问了。

通宝推:桥上,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原创】李克强说人在做,天在看 -- 补充帖

对习老大还颇有怨恨,就我看来,习比李克强好太多了!

李克强第一桶金是啥?1984年国庆游行,北大生物系打出小平你好,背景是游行组织者要求学生活泼些,据当事人回忆时有学生向校学生会负责人说有秘密武器,按常理校学生会私下应该问其中更为亲密者具体作为,并且如此重大的事他不会擅作主张,必然向团中央请示,团中央负责这一块的恰好是学长李克强。

邓的特点就是举重若轻,但颇显轻率,李克强就是被错选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当事人回忆08年四万亿关键决策剑指李克强主持的座谈会 -- 补充帖

重磅内幕:当年的四万亿决策曝光,有人现场删稿

来源:中国经济50人论坛 新浪财经

导语:经济下行的走势是不可逆转的。

金羊毛工作坊点评:这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4月中旬在新浪-长安论坛的一个主旨演讲,信息量很大,披露了高层在2008年以来众多重大关头决策时的思路与逻辑,很有认识价值。其要点之前已经被多个自媒体披露,我们这次增加了现场视频演讲和众多历史细节:

1、2008年四万亿决策前的故事:

当时的李克强副总理,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在我汇报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克强副总理插话,说他已经收到了发改委的一个报告,认为全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要达到6%。当时的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补充说,人民银行也正在准备一个报告要报国务院,认为通货膨胀率在6%-6.5%。由于发改委是管物价的,人民银行是管货币的,这两个部门都认为3%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主张坚持3%的委员们后来在发言中把他们的这段话删掉了。

2、马歇尔计划不是新事物,2008年就讨论过

当时(2008年)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提出要搞一个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我们也应该拿这笔钱借给一些国家,然后帮助他们开矿、修马路,还可以创造新的财富,因此我们给它取名“和谐世界计划”。但是这个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这些国家可能会发生政变,或者出其他问题,把钱借出去风险很大,还是国内投资4万亿的风险最小。

3、高层对当前经济走势的判断:L型

去年经济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决策层非常重要的一个会议),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了的判断。既否定了周期性下行的观点,也没有接受“断崖式”下降的观点,而是做出了一种新的走势判断,采用的词语是“结构性的下行”,或者叫“非周期性的下行”。

也就是说,经济走势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是一个波动性的下行。中间可能有增长的时候,有下降的时候,但总的趋势将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下行。这个判断是决策层非常崭新的判断,是宏观政策决策的前提,很多政策会由此做出跟以前不一样的调整。

1、决策层判断未受外界影响

从决策层来说,2016年和前几年比较,在宏观决策方面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一是对经济走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周期性的下行。主张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某一个时间,比如三个月、八个月以后或者一年以后就会出现拐点,经济又会上行了。还有很多人认为,上行以后还要恢复到一个高速增长,例如8%。

二是有些学者(包括海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现正处在危机前夜,可能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持这种看法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不少。

三是去年经济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决策层非常重要的一个会议),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了的判断。既否定了周期性下行的观点,也没有接受“断崖式”下降的观点,而是做出了一种新的走势判断,采用的词语是“结构性的下行”,或者叫“非周期性的下行”。

也就是说,经济走势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是一个波动性的下行。中间可能有增长的时候,有下降的时候,但总的趋势将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下行。这个判断是决策层非常崭新的判断,是宏观政策决策的前提,很多政策会由此做出跟以前不一样的调整。

如果追溯起来,在2008年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经济会面临下行的状态。当时决策层采取了以四万亿投资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决策,动用政策资源、财政资源,包括金融资源,所以经济没有下行。2009年、2010年、2011年经济还在往上走,维持一个比较高速增长的态势。但这个态势到2011年、2012年就已经很难继续下去了。

2、四万亿仅仅推迟了经济下行时间

副事实上,四万亿投资为代表的宏观决策,只是推迟了经济下行走势的起点。经过几年以后,我们才发现,经济上行已经不可能再维持下去,而下行则是必然要发生的。经过六、七年的时间,我们才认可或者说接受了。

根据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经济因素分析,经济下行不可逆转。我们所有的宏观政策不能立足于寻求经济在三个月、五个月、半年内就会出现一个拐点,然后又恢复到8%以上的增长,这样的前景至少在“十三五”期间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个判断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几年的经验才得出的认识。过去,每当看到经济有下行的趋势,我们都认为通过各项政策的调整或者通过资源的投入,可以逆转这个走势。现在我们终于看清楚了,这个走势是不可能逆转的。

所以,我们只能缓解下行的速度,宏观经济的决策因此改变了一个方向,就是现在提到的比较多的词——“供给侧改革”。

提供给侧针对的是需求侧。需求和供给本来是共生的,但是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有的经济学家对现在搞供给侧改革还不大赞成,认为供给和需求不可分离,不能只搞供给侧或者说重点搞供给侧。当然这在学术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看法。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国家并不是没有供给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2007年12月份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主要是流动性过剩。当时提出来要“两防”,即防止通货膨胀,要把通货膨胀抑制在3%以下,防止经济过热。

3、经济工作会议后 形势陡然生变

但是,从2007年12月底到2008年1月初,全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个我们在经济会议期间没有预见到的状态,这就是发达国家的货币流动性不够。当时我们为什么判断要搞“两防”呢,就是因为全世界流动性过剩,中国也过剩。但是到了12月份和第二年的1月份,发达国家开始释放流动性。这样一个动态当时并没有被很多人抓住。

依据我们国家的决策程序,当年12月份经济会议以后,国家各个部委接着开会,总结当年工作,根据经济会议精神来部署第二年工作,然后是第二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总理工作报告把当年工作都安排下去。但是谁也没有预料到,12月底和1月初所有发达国家的央行都开始释放流动性,我们国家的外需订单马上开始减少。虽然当时的生产是很热的,但是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订单已经开始大幅度减少。

订单的减少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发达国家的需求已经出现了萎缩,而这种萎缩势必导致中国外需不足。因为我们对外出口50%以上都是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出口量占不到一半。加工贸易订单减少就意味着2008年我们的出口很可能会发生问题。这种现象虽然引起了关注,但是在学术界还是有很大的争论。

现在回顾历史,那时候包括我在内,有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来“两防”需要调整。就是说通货膨胀率要抑制到3%的话,就要大幅度收紧货币,可是全世界的货币流动性已经不够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是不是需要大幅度的收紧货币?如果大幅度收紧货币的话,GDP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争论很激烈。

那时候我是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的委员,我们内部就出现两种意见。我提出来要改变“两防”的目标,但也有政协委员不同意,认为“两防”符合当时中国实际。这个争论一直持续到2008年的上半年,有的政府部门已经通过业务分析,看到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上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了,因为上半年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5%。如果全年坚持3%,意味着下半年只能是1%,全年才能平均到3%。

4、委员在李克强座谈会临场删稿

当时的李克强副总理,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在我汇报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克强副总理插话,说他已经收到了发改委的一个报告,认为全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要达到6%。当时的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补充说,人民银行也正在准备一个报告要报国务院,认为通货膨胀率在6%-6.5%。由于发改委是管物价的,人民银行是管货币的,这两个部门都认为3%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主张坚持3%的委员们后来在发言中把他们的这段话删掉了。

到了7月20号以后,政治局研究上半年形势就决定不再搞“两防”了。之后,7月20号人民日报刊登了刘鹤的答记者问,文章中详细讲述了为什么我们不再坚持“两防”,这是历时半年多的一个宏观政策调整过程,我认为还算是比较及时的。

如果我们在2008年下半年继续坚持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内,货币不知道会收得多紧。事实上到10月份,四万亿投资的计划就开始实施了,发改委开始批项目,商业银行大量贷款,大幅度的放货币,这才使得2008年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比较激烈的经济下行态势。可以说,是这四万亿投资把整个经济下行的趋势给撑住了。

实践证明,四万亿投下去确实避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一些投资项目确实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修了很多高铁和高速公路。但也投了一些当时产能已经过剩的领域,比如说钢铁。本来钢材是卖不出去的,我们又来建一个新钢铁厂,就要去买原来钢铁厂过剩的钢材,看起来有买有卖,这个投资项目搞的不错。但是等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它不再需要钢材了,原来的老钢铁厂产品卖不出去了,新建钢铁厂的钢材也卖不出去。所以有些投资当时起到了拉动需求的作用,但是当投资快完成的时候,我们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