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认识事物的通行法则

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广度)亦要深入(深度),这就是通行法则。

说完喽,走喽——这叫不负责。

假设一个人的视野是一个圆,叫圆A,圆A的半径为R,圆A的面积由R决定。这是一。

人与所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叫视距,为P。这是二。

假设圆A的半径R不变,那么有:

P较大时,所观察对象一定在圆A内,这叫有广度。

P非常小时,所观察对象要比圆A大,只能看见所观察对象的一部分,这叫失去了广度。

P较大时,所观察对象尽收眼底,但只能看见一个轮廓,甚至只能意识到所观察对象是存在的,连轮廓都看不清,不知道为何物,这叫有广度没深度。

P非常小时,只能看见所观察对象的一个局部,这个局部非常清晰,这叫有深度没广度。

请高度注意:局部的内部这也是一个观察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局部的内部对于观察者而言也是有广度没深度。

为什么要高度注意这一情况呢?这因为若将所观察对象称之为A,它的一个局部叫B,局部B的局部叫C,那么一定就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当你看清A时,B看不清,于是你缩短视距去看B,等你看清B时,你才会发现有C存在……这样,你会变成一台高倍显微镜,你整天对着大象身上的一根毛上的一个细胞里的线粒体盯着看,而忘了整头大象的存在。反之亦然。假设你一开始的视距让你所见的就是D,而通过学习,让你意识到还有C,这样,你就会不断的拉长视距,逐步变成一台长焦望远镜,大象确实看见了,却忘了大象身上的一根毛上的一个细胞内的线粒体。

并且,非常 有可能,你一会变成一架望远镜,一会又变成一台显微镜,你玩得不亦乐乎,一辈子就这么玩过去了。

广度和深度各多少才合适呢?这由你的任务来决定啊。你要是国家领导人,你的视距必须大,这样才能看到宏观面。你要是一上班族,你至少需要一个短视距,这样才能胜任你手头的工作。

另外,要注意,人与人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阶层,上有大夫,下有庶人。

阶层甲跟阶层乙之间的交流就是非常困难的,但必须交流,如果不交流,就会出现“信息茧房”。越是中央领导,越是要经常下基层,就是这个道理。越是普通老百姓,越是要经常读一读中央文件,也是这个道理。

假设有一个人,他上可以大夫,下可以庶人,他一会望远镜,一会显微镜,自如变化,根据需要可以立刻调整到适合的视距,这个人,两个字:通了。

通宝推: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