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涡扇六和直六的失败经历,来说一下太祖年代的一些问题 -- yg1993
你对当时科技人员的研发思路根本不了解,你自己似乎也不是科研人员,北纬等也不像,所以,没给你啥好建议。
当时的条件的确不高,但是美国不说了,欧美发动机和飞机一大堆,想都别想。
但是苏联飞机发动机还是可以学习的,正像北纬炫耀的资料说,获得一些苏联的资料和学习机会还是可能的。
既然如此,就有个甄选的过程,在这种结合自身的甄选条件中,有一些人确实冲动,选择的比较高一些的性能,但是,也是结合了中国自身的可能性的。
不是像你和北纬互相说相声说的,不是你们说的吹牛出来的,吹牛是今天的世界第二,然而,飞机研发是断代的,所以都奔30、40了,不走原来的十几的序列号路线了,这是挺有意思的心态。
北纬河友比较牛,一向是当年的中国人想都不要想,想都没有资格,但是,结合苏联的几百吨级起飞重量,中国想一个老运九,其实自有合理性,当然,北纬不允许中国人想,你也就此自卑了。
对于改开,国人想都不敢想,就老老实实爬行安排起来,呵呵。
而你自大的一点就是你认为当时的国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只有你的认为的路线是对的,你几乎所有帖子都有类似的意思,呵呵。
其实当时的选择大部分是比较合理的路线模式基于苏联的时间紧迫性的考虑,不像改开后安心爬行。这点在中国针对各个科研体制中很明显。时间不是无所谓的,随意浪费的,改开已经40年了,很快就步入50年了,我看不到你们有哪怕一点紧迫性,呵呵。
比比美国苏联的飞机型号,哪怕直升机型号,我们是多么的可怜啊。
哪怕直20和直30出现了,就可以得意了吗,世界第二了吗?这显然是很可笑的,所以你的直升机疑问和这个发动机疑问都是很可笑的。
当年的苏联飞机发动机的确不如美国,也就是说也学了一个发动机可以服务更多的飞机,但是,是做不到的,我们可以选择的就更少了,因为我们的飞机型号也不够多。
自然只好一型对一型,这很正常啊,一型对多架型飞机,失误了这个损失谁负责?当然,也没有绝对如此,涡扇八也是对了两发轰六的!!!但是还是少对少,这是中国的国力基础导致的必然。
作为新型研发必然要面对这种困难初级研发。
看看70年代的苏联已经有了多少飞行器,几万架,几十种、上百种。怎么比呢?这个时候你按照苏联的思维考虑是合理的么?当然不合理,做不到的。
这是你习惯性的自大,认为一什么就什么。
作为初级研发,应该考虑最低的标准么?我想也不一定,一定是按照自己需要的级别选择合适的飞机型号作为预研。
作为大飞机,老运九并不高。
C141,指标数据并不亮眼,但是作为通用机,C141起降功能,适应场地能力极强,是前线运输机、通用运输机。
遗憾的是我们中国当年根本没有资格选择研发通用运输机,那是更高的难度。
这些才是关键,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型号机也能一架架丰富起来,就好比运20、或者运八各种型号和种类机型。
现在国内唯一做的比较好的也就是运八了。当然,肯定是一家运八是不够的。
看吧。
我想,当年科技工作者是可信的,有点想象力,并不奇怪和遗憾,北纬河友一再攻击诋毁之,很有趣,呵呵。挺霸道啊。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涡扇六和直六的失败经历,来说一下太祖年代的一些问题 21 yg1993 字3004 2022-08-01 03:57:52
🙂你有时很自大有时又自卑,改开40年,吹牛有点多,研发是断代的
🙂当年的科技人员是非常厉害的 23 北纬42度 字1163 2022-08-03 16:02:41
🙂要不是运10的起飞距离短,不然连试飞的机场都没有 7 阴霾信仰 字495 2022-08-08 03:05:18
🙂超重是咋回事啊?起码有个设计目标对比吧? 真离 字248 2022-08-08 04:00:39
🙂我以前在超大看到的说法是运10的样机有的地方通过打孔来减重 3 阴霾信仰 字339 2022-08-08 04:25:49
🙂这事我听说,是大梁无法一体成型、铆接,材料也不行 1 真离 字533 2022-08-08 06:02:50
🙂不厉害,在美国烧烤的你厉害 1 真离 字54 2022-08-03 18: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