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光明中国(和副将的争鸣) -- 娃哈哈呀娃哈哈

共:💬41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从民谣看过去:民困别成了民“愤”(人民网)

从民谣看过去:民困别成了民“愤”

[云淡水暖] 于 2005-08-05 21:56:33上贴

近来,因为国务院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医疗制度改革基本不成功”,一时间民间、媒体议论纷纷,网络上也是热议不断。其间,许多网民引用了一段民谣:

住房制度改革是要把你口袋掏空;

教育体制改革是要把你二老逼疯;

医疗制度改革是要给你提前送终。

民谣很风趣,也透出心酸,更显出无奈,“空”、“疯”、“终”三个不是很受用的词,形象地将普通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底层劳动大众,普通职员、产业工人、外出的民工、种地的农民的生态环境来了个言简意骇的总结。

先说“空”:中央部署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拳”打出去已经大半年了,现在是个什么局面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预计2005年全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将同比上涨8.3%。就是说在“重拳”的“打击”下,房价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理直气壮”地上涨了8.3%,这还是全国的平均数,如果看北京等中心都市,恐怕不止这个涨幅。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消息,就是传说温州的“炒房团”又开始出动了。对于城市中的中低收入者来说,恐怕不是好消息,因为国家统计局还说了,明年的房价还将上涨。

按照目前的房价,非一般收入者可以承担的起,北京一高校教师为排队取得“经济适用房”的购房号,连续排队50多天,据说北京“经济适用房”的均价为3000/平米左右,而商品房四环以外都已经卖到5000/平米以上,北京的职工“人均年收入”是2万多点,买个二居室的“经济适用房”不吃不喝也得十年以上。照说有“按揭”贷款,但是普通人谁可以担保三十年内收入如此稳定,身体没病没灾,一直风调雨顺呢,所以,按目前的房价,不但要“掏空”口袋,而且还要“掏空”数十年。

再说“疯”:自从大学开始“按教育成本”收费以来,非但是大学,高中甚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的教育收费,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据报道,就在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江苏,民盟委员在南京、苏州、南通、宿迁等13个地级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结果发现全省1998年升入初中的91.76万名学生中,到2001年只有81.16万人毕业,中途流失达10.6万人,委员们发现,这些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在于就学成本过高。

中国农村一个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2936元,据测算,按照大学生每年4000―8000元的学费加生活费,一个普通农民要13年的辛苦劳动才供的起。没有钱,孩子又考上了大学怎么办,在借贷无门的时候,想不通的只好“疯”掉, “疯”到极致而跳楼、喝农药、上吊的“二老”们也非虚传。

又说“终”:自2000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以来,最终结果就是国务院研究机构的一句“基本不成功”。

“基本不成功”的代价是巨大的,痛苦是深远的,据报道,甘肃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19岁青年殷国兴,冬天出去找走失的骆驼,迷路后不慎冻伤十指,因无钱去医院医治,眼看手指不保,其父亲竟用钢锯条和剪刀剪断了儿子的10根指头,后来致使该青年手指严重感染,被媒体报道后,有医院好心免费为其截肢,保住了条命。卫生部统计表明,全国每年有25亿人次患病不去医院,因为医疗费太贵。有病只好熬,小病熬大、大病熬重、重病等死,自然“提前送终”了。

老百姓把“空”、“疯”、“终”归咎于“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是不是太过分呢,是不是“一叶障目”呢,草民觉得,中国的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如果这些“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大于痛苦,他们自会平衡,自有公断,自不会冤枉了谁。

草民觉得还有一“空”没有说出来,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把国有资产掏空”,今年以来广东佛山揭发的两宗典型例子,一个是掏空了三水健力宝公司的骗子张海、一个是掏空了科龙公司的盗贼顾雏军,就是数以十万亿计的国有资产改制中严重流失的缩影,这才是两个私营骗子,还有那些MBO们呢。

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百姓们对社会矛盾的困惑和对自身利益的忧虑,党中央大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前提就是要体察民困,解决民困,不回避矛盾,勇于纠正偏差和失误,这样,民困就不会变成“民愤”,就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起码,勇于承认医改的“基本不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求真、求实的执政风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