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为什么爆? -- qqarly

共:💬323 🌺2331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宣传部长不是新换的么?

最年轻的市委常委。

2022年3月14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赵嘉鸣同志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经上海市委决定,赵嘉鸣同志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同志不再担任市委宣传部部长职务。

赵嘉鸣生于1972年10月,1995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曾任国际部亚太组副组长、驻朝鲜记者站记者、驻朝鲜记者站首席记者、国际部主任编辑等职。

2007年,赵嘉鸣任人民日报社外事局副局长,2009年任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2010年任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

2016年11月,赵嘉鸣同时担任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2017年11月卸任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继续担任国际部主任。

2020年5月,赵嘉鸣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后卸任国际部主任,继续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至此番调整。

此番卸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的周慧琳,生于1962年10月,曾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等职,2018年5月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今年1月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关于防疫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追踪模式的问题,上海的追踪模式用来追几个逃犯不错,但防不了稍有规模的传染病,冗余度太低。

没做过的工程的都会对技术能力有误解,以为技术说能咋样咋样,就天真地以为全部可以咋样咋样,结果就被坑了。

具体的疫情追踪现在还没空说。

举个相似例子,很多人看到特斯拉的无人工厂,估计瞬间就跪了,觉得多高大上啊,万能了。但做过工程的,则会嗤之以鼻,觉得只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效率质量双不佳。实际也确实如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