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杭州杂谈――油条的来历》 -- 碧血汗青

共:💬23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杭州杂谈――油条的来历》

《杭州杂谈――油条的来历》

文/碧血汗青

我出生在杭州这个有天堂之称的城市,因为那时我父亲正在当兵,而母亲和奶奶都要上班,所以在一岁多的时候,我便被送到了我的祖籍――江苏的一个乡下地方,由我奶奶的妹妹,我们那称之为“姨婆”的来带。她家里多是女儿,记忆里对我是极宠爱的。到了我念幼儿园的时候,我便跟着我母亲在杭州附近的一个小镇念幼儿园,因为那是我母亲工作的地方。

真正住在杭州,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母亲的工作终于从那个小镇调回了杭州,我也便回杭州念书了。

我小时的记忆里,杭州人吃早饭的情形通常是这样的,早上在一个小饮食店前,排着一条不短也不长的队伍,买的一般是三样东西:油条、糯米饭和豆浆。那时的糯米饭是要用粮票买的,所以买的人不是很多,因那时一个人一个月只有二十几斤的粮票可领,用来吃饭正好够,是以买的最多的便是油条和豆浆了。我自己是极喜欢吃油条的,早上花三分钱,买了油条,蘸着酱油就泡饭吃,实在是很写意的一件事。泡饭也是杭州人很喜欢的一种早上主食。现在也还是大多数杭州人的早上的首选,虽然近来很多报章上说泡饭是如何任何的不好。

记得那时节杭城大大小小的饮食店极多,大多是那种旧旧的,不是很明亮却较干净的那种。早上很早便开始卖早点,约在4点钟就有买油条的。我一直吃着这样的早点,一直到我离开了家到外地工作。

我大学毕业后,因为不愿在沉闷的分配单位工作,便辞职去了深圳。

十余年前的深圳不象现在这样的繁华,但贫富差距还是和现在一样的大,多的是高档酒楼,余下的便是大排挡了。我一人在那开始了一种整日为生计奔波的生涯。

日子久了,时常吃着粤式的早茶或西点,有时一个不知是何方特产的面饼了事,便免不了起了乡愁,颇为怀念起那些油条、泡饭来了。泡饭还好自己用隔夜的剩饭来做,第二日清早用开水一泡便可,只是少了油条未免有些无趣,但油条却是我无能为力的。期间又常常出差在全国各地走动,却发现油条那时节似乎在江浙一带有之外,其余地方竟是极少有的。

过了两年之后,有一日我起的较早,好象是七点罢,下楼去吃早饭,走到街角,竟意外的发现有个很简陋的小摊在炸油条卖,卖的人也不少,我一喜之下不由快步跑了过去,一问,答曰一元钱一根。那时在杭州的普遍工资似乎方才两百多元,深圳高些,我当时拿两千多元,相比之下,这油条价钱在内地怕是要吓坏人的,当时我只想着要吃,便一口气买了五根,回到楼上,蘸着酱油吃起来,那舒适写意的感觉致今还记忆犹新,现在却是很少有什么能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了。

后来,我便时常地早早起来买来吃,渐渐地发现,去买的人里唯有我一个是年纪较轻的,其他的大多是五、六十岁的人,且都不是本地人,口音也都是江浙一带地。奇怪的是那时节我竟没有碰上一个杭州人,现在想来也还觉得匪夷。我母亲间中也来过,有段时间是由她去买的。

再以后,买油条渐渐地多了起来,价钱也降到了五毛钱一根,后来是遍地都是了,许是因为改革开放之故,出外谋生的人多了,交流也便多了起来,包括油条也开放交流到了各处,现在我在各地基本上都看见有油条买的了。

我在大约四年前又回到了杭州,不再出去了。日子久了,又发现了一件事,就是杭州街头大大小小的饮食店竟然已是凤毛麟角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酒楼。好在油条还有买的,只是卖的人都是外地人,地方也换成了政府统一制作的流动早点车,一过八点半就销声匿迹了,犹如人间蒸发了一般。不久又有了新闻说很多早点是用泔水油做的,一时间油炸的东西少有人问津,后来渐渐地忘了,便又吃了起来,包括我在内。只是这时候已然是把这当作是一个方便的早上充饥的东西和方法,不再有小时的写意感觉了。

一日偶而翻书,见到一则关于油条的传说,才知道那小小的油条竟还和一段历史公案有关,而且还是在杭州诞生的。

据说,油条是在南宋时节便有了的。当时的抗金名将岳飞岳鄂王及子、婿岳云、张宪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以后,杭州市井坊间莫不愤慨,有个做油饼的早点小贩早上起来做生意,一边做一边与老婆两人又说起这事,越说越来气,愤恨之下用面粉捏了两个人形当做是秦桧和王氏丢进油郭里去炸,一边说“油炸桧儿!”,“桧儿”的“儿”字是因为杭州人说话的时候多有在语后加个“儿”字的,至今还是这样的习惯,杭州话里“儿”字特多。旁边的人听见了便道:“卖与我吃了他!”于是乎一发而不可收,众人纷纷过来要吃一个“油炸桧儿”来解解气,后来两人做不及了,便不捏人形,只做两个面粉条一绞丢进油锅里去炸了事,就是今日油条的形状了。以后因为叫叫顺口,便叫成了“油条”。

杭州现在还有一种到处都可见到的小吃,是用一张薄薄的象纸一样的面饼裹了油条。放上几条葱,用一个木头的工具在平底煎锅上一压,压得扁扁的,一两分钟后便是香香的极诱人的点心了,名字便是“葱包桧儿”,可见还是保留了原来的说法的,尚可印证那个有关油条的民间传说。想起那秦桧王氏二人已然作古数百年,至今却还在日日被人吃,隐约觉得也可算是报应不爽了罢。

记:大约是五、六年前写的旧文了,翻出来贴贴:)

元宝推荐:雪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