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就文中的表达而言,应该是指无法被理性把握的部分。即人性理性化后的残余。这种残余是某种先验之物。尽管可以理解,但由于其先验存在,决定了人或社群的发展,难以撇清。
实际上就是某种残存的价值以及对应表现。这种看法的问题是,把价值和价值的基础混为一谈,于是不好理解。
比如组合的本能,实际上仍然是指价值行为的自然基础。比如生理学基础,神经或者内分泌活动之类。在这些活动组合之下,会催生特定的行为及其价值倾向。而这些和人类的创造活动直接关联。
但这只能解释其“端”,而无法决定他们之后的发展。尽管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存在参与。也无法判断这些价值的高低……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另一类先验价值的存在。
此外,感觉第五条是为了避免理性普遍化导致个人消失。人人都能彻底理性,那还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类似的,由于无法判断高低也会导致多元主义,这个时候,残余的那些价值就起作用了,可以一较高下。但这实际上是更为精致的多元主义。我们还是无法判断谁更好,因为他们在本质层面是平等的。
其实,上世纪的理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把事实和价值,把基础和结果混为一谈。不仅是由于定义不够清晰,更是因为,这些理论是在体现研究者所认可的价值。最为典型的恐怕就是韦伯,哪怕深刻明白价值问题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韦伯的这种矛盾,可以在许多学说中看到。
最后,这个理论也能体现上世纪延续,或者说“余留”至今的问题。那就是哲学话语(术语)的私人化,即所谓语言的腐败。充分理解本就是不可能的。
看词典,derivations有起源、出处,派生(法)、词源,派生词,三个意思。
如果派生物来自残余物,那么就很好理解了。单纯看此文,感觉也是利用双关,说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某些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的起源。不过和上面的说法一样,只是猜测。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以前说过,我给价值定的范畴太大 1 月之回忆 字4419 2022-01-07 07:44:39
🙂哈哈,我给你戴个价值定义 1 大眼 字2151 2022-01-07 12:32:29
🙂可能还是说的复杂 月之回忆 字5665 2022-01-07 17:04:35
🙂résidu用残存、余留比较贴切。
🙂阿甲的狐狮和余数说法启发了我 1 大眼 字1944 2022-01-04 12:14:12
🙂胡乱回复 2 月之回忆 字2905 2022-01-05 01:15:11
🙂认识论大革命应该从培根开始,他定义了新的归纳方法 大眼 字405 2022-01-09 12:28:01
🙂首先要有平常思维,才能完成这个论证 月之回忆 字606 2022-01-09 2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