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减征和提价

我在这个帖子里分析了一位河友的家乡霍邱县的情况。

分田前后发生了什么?

------------------------

楼主的记忆是真实的,广大农民分田之后立刻吃饱的感觉也是真实的,如何解释?

再看霍邱县的情况,

首先是大幅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1970-1977年,霍邱县每年粮食征购任务都在1.7-1.8亿斤,1977年减少到1.4亿斤,1979年更是大幅减少到6600万斤,即使是1980年承包制后的第一个丰收,征购额也只是1.23亿斤,比74-76年少了6000万斤,这意味着农民可以以更高的超购价和议购价将粮食卖给国家,增加了收入。

其次,国家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统购统销依赖,霍邱的粮食统购价格,1961年调高过一次,提高粮油统购价格27%,1966年,粮食统购价加16.34%,1979年统购粮食加价21.32%,超购粮油均加价50%,从粮食到油料,从统购价到超购价,79年均为历史最大增幅。1983-1985年,经济作物收购分别调至倒四六和倒三七,即三成按统购价,七成按超购价,这也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

你可以看看霍邱的情况是否与你家乡的情况类似。

从国家宏观层面粮食进出口情况看也可以印证:

20世纪70年代末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的改革,其最初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粮食征购基数,以缓解农村的粮食供给缺口,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这使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城市粮食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一缺口不得不通过进口粮食的渠道来填补。

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常年粮食进口量平均达到1267万吨,最高年份达2040万吨(1995年),而1979年之前的十年,粮食进口平均仅为300万吨。八十年代中国粮食进口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带动了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急剧上升,成为国际粮食市场上一个特别突出的“中国现象”。

通宝推:阴霾信仰,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