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想要闭环太难了。其实前面已经闭环了,只是还想编,结果编不下去了。
车轱辘话没删掉,莫怪。
---
先说结论,为什么羡慕编号兄,因为自己的欧式中文太严重。如果不修改就会变得很糟糕。就像之前那样,洋洋洒洒,全是胡扯。
然后表演语言学民科,也是重复一遍之前的说法。
为什么一直强调语言?因为语言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次级实在
之前所说的次级实在,简单说就是
原初实在“你”
第一实在“你是什么”
第二实在“我说你是什么”
第…实在“他说我说你是什么”
意向是无穷的,原初实在无法完全把握,必须经过限定,变成第一实在。而第一实在就是本体。由第一实在发展出来的,全部都是次级实在。
这种本体当然只是一种认识,如果将其作为“绝对本质”会发生什么事情?
“说你是你就是。”
对象逻辑
进而可以讨论所谓的“对象逻辑”。
对象逻辑一般包含三个基本命题:主客关系、本质规定、辩证关系。
主客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对应非此即彼,也就是必然对立。
本质规定就是一物之所是。对应前提预设,也就是因果无穷。
辩证关系就是对立和统一。对应循环往复,也就是前进动力。
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就主客关系而言,即便主体轮换,主体地位本身不变,就总会有人坐上去。也就是永恒结构。就本质规定而言,决定了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也就是谁是对象。就辩证关系而言,过去的主体总有一天会变成客体,除了最开始的客体不是主体。也就是螺旋前进。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最开始的客体不能是主体?
因为如果是,那么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主体和客体将会是一回事。
所以,对象逻辑必然要确立一个原初的主体,也就是开端。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上帝(第一因)。然后把自己作为原初对象,完成对象逻辑的基本结构。故而,上帝包含一切,高于一切,也就是超越。
主、真主这些称谓真的很讽刺。
上帝已死
进而可以讨论所谓的“上帝已死”。
当现实被不断祛魅,上帝被消解或者悬置,对开端的追求依然是不变的。那么这个时候,人自身就成为上帝(超人),也就成为了开端与超越。
之后,大家都是平等的。或者说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存在主义实际上就是众神之战。好吧,不开玩笑。自身成为开端与超越之后,或者说神性实在、天道化身之后,那么,延续和落后也就出现了。而这种分别所对应的就是客体。进而产生了对象逻辑。
你是什么
然后就可以回到次级实在。
出于对象逻辑,你的定义是由我规定的,即便是经由某种知识,那么你也是由(我经由)这种知识规定的,而从来不是由你自己规定的。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说你是你就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但还是有所不同。这里不再是我说你是什么,虽然还是我在说,但本质上是知识说你是什么。进而,知识本身就成为了开端与超越。(于是就有了科学主义。)
次级实在 Part2
我们知道,我们所谓的知识,要经由语言表达。而语言既指向第一实在,也指向次级实在。(指向)第一实在的语言和知识本身关联紧密,或者本身就等于那些知识。而(指向)第二实在的语言只是指向(指向)第一实在的语言……也就是说,词语指向的是词语本身,而不再是知识。要进行转换。
拿之前非常热门的《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为例
例:回家拿了个平底锅想试看也摊个饼,没做成。
—— 受众被艺术品感染而激发欲望,利用常见的工业文明产物,继而进行创作性的探索与尝试。
工业文明产物太过抽象,有太多的指向,怎么知道说的是平底锅?
而且平底锅本身也抽象,有太多种样式,怎么知道具体是哪一种?
也就是第二实在不再指向第一实在,语言自身成为了次级实在。
简单地说,陷于名相。
汉语优势
虽然陷于名相汉语也有,但汉语的优势恰好相反。
不规定一物之所是,也就意味着通过沟通、通过经验而去了解和把握所以是。进而就不再局限于语言本身,更不可能成为第二实在。
但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抽象名词疏离实在,介词副词迂回作态。
上面的例子看上去是特例,但生活中比比皆是。最常见的就是滥用伪术语。比如“他做出了一个分析哲学式的判断。”这个判断到底是什么?
就不说之前高考作文了,有几个人不细想(转换)就能看懂?
我说的不好,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要好得多。
虚妄
将以上线索串联起来,会发生什么?
作为上帝,出于对象逻辑,使用语言,构造出次级实在。
而这就是编号兄所说的虚妄和迷宫。
语言代替了知识,知识代替了实在。现实完全由语言的逻辑构建出来,进而不再和现实有关。
历史也就变成了对自身意识过程的展开,对次级实在的阐释。
(用某些人的话,就是象征秩序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所谓创伤的来源。但这里并非此意。因为语言是指向第二实在,即成为第二实在之后才出问题的。)
自我论
上帝是你和知识的组合,或者说作为心理学主体的你。而这种你所知道的知识,本身就是再次限定过的。
或者说,这里的知识本就是一种第二实在。准确的说只是一种中间状态。包含第一实在和不稳定的第二实在,也就是尚未明确为第一实在的知识。或者说更为有限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多是自己的想当然,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那么,你所构建的次级实在,有多少自我的成分?
也就是某种“自我论”。实在是通过作为上帝的你,从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认识到的东西。
对于心理学本体而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对象可以用哪些知识?
(比如你是那种人吗?值得这样想吗?)
倒置
我们认识到某类的某一点,某一点就会成为认识某类的起点。也就是倒置。进而,自我论所认识到的实在,会成为一切的起点,也就是认识本体,就对象逻辑而言,也就是绝对本体。
但这种本体能够等同于实在吗?对于具体事物也许问题不大,毕竟还有个范围可言。但是很多东西并不是具体事物。比如什么是正义?很多东西尚不明确。比如为什么痴呆?
作为上帝,从自我论出发,通过次级实在认识到的本体。和现实有没有关系?
这就是语言问题。引进了思想,引进了语言,也就引进了问题。
然后
其实最后是要说个人主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否认科学以外的所有知识。那么价值就必然会成为个人的价值,而不是公共的价值。哪怕是出于所谓公共价值,比如自由。比如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但人不是具体对象,社会不是具体对象,历史也不是具体对象。对象逻辑所能把握的只能是知识的意向性层面,就算参与价值讨论,也往往将非意向的事物和意向混淆。进而得出所谓正确性。
---
从语言问题发现问题的根源,这种文化决定论当然是在胡扯。但是这种问题已然成为现实。以至于连自己都能发明一套语言去说明问题。
自己发明的叫次级概念,人家发明的叫次级实在。看上去就是一回事。而且这里的概念是指关于本体的概念,所以原则上是一回事。都有待于一个更为原始的陈述。
当然这里最后用的是心学的意向+胡塞尔的意向性。至于其他的,都是常识,最多借用一些名词而已。
上面有很多地方存在混淆。比如开端与超越,人自身成为神性实在之类。实际上只是作为某种补充物,替代了那个位置。并不是说神性实在由人体现。这里原本是有一段[内在超越]来说明的。
内在超越就是个人内在与超越性存在直接沟通,同时完成自我超越。也即天道直接与人心沟通,类似圣经里的I am who I am。也就是沃格林所说的心灵秩序。
原本是要回复编号87405:向死求生的。结合这个帖子:月之回忆:向死而生
开端不可及,超越太遥远。实际上我们可以意识到,人自身就是自己的开端与超越。
另外,原始意义上的对象逻辑只是一种认识方法,这里的对象逻辑显然是经过定义的。说的是一整套思维模式。
---
发现错别字修改真的很痛苦……不刷新都不允许修改。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为什么你们杠不过杠精? 3 给我打钱87405 字1364 2021-08-27 02:32:09
🙂为啥越努力越失败? 2 给我打钱87405 字1361 2021-08-27 01:57:52
🙂怎么摆脱虚无感 2 给我打钱87405 字998 2021-08-27 01: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