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左派右派都搞不懂的小平》 -- Ace

共:💬195 🌺1661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多说一句

我们在讨论左右问题的时候,一般设置了一系列标准(废话),预设了一个主体(比如人),然后根据标准的符合,去判断主体是否左右。

但问题在于,这些标准针对的都是具体事物,而非主体自身。比如支持左派的一个观点,不等于支持左派。支持右派的一个做法,不等于支持右派。

而且标准本身也会存在问题。比如一般是判断描述性问题的真假,但很多人会混入因果性问题,甚至是目的论、预测形式的描述。

典型就是邓。邓希望什么,可以划分一下;邓实际做的,可以划分一下;邓带来的结果,可以划分一下。这三者是会冲突的。

最常见的是,邓虽然希望什么样的社会,但它实际上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从后果讲,邓怎么样。而这种讨论甚至超出以上三者,因为往往是以邓任期的事情来判断的,不管是否和邓有直接关系。其实换成毛也没有任何区别。

进一步讲,讨论中的左右,有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标准,更不是简单的主体。而是一种根本性的立场(本质)。也就是说,预设主体不受标准束缚,但最后总是能依据某些标准来判断左右。也即,标准并非固定的描述,不是永远有效的判断,但我们总是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得出答案。

这也就是说,这里的左右绝非简单的逻辑分析(澄清命题)可以涵盖。

按照以上,可以简单分出三种幼稚:

>第一个阶段的幼稚,是将标准与主体混同。

其实大家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网上这样的情况极多,所以才有了前文为了表现自己(作为某派存在)这一判断。

>第二个阶段的幼稚,是没分清标准的指向。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因为“具体事物”本身就需要分析确定。比如邓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有意、无意,是邓、非邓,自创、延续……等多种混杂在一起。河里一般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是既然第一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也免不了。

>第三个阶段的幼稚,是把解决前两个作为根本。

但是前两个至多解决标准问题,而无法解决本质问题。毕竟标准是会过时的,结果也是会事与愿违的。

但是这种“根本性”问题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的,甚至是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平常表达的时候很少触及。比如在支持邓的问题上,都是说支持邓的某个做法,而不是邓的全部做法或者全部后果,没人会整体论的。

但是大家在讨论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全是这种根本性的判断。尽管多数人是通过具体观点来说明的。

最后,这种根本性可以视为沃格林的启明性(luminosit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