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气功,宗教,及其它 -- 长子

共:💬3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1.2 气功的萌芽

2、气功的萌芽

我第一次接触气功是一九八二年。那一年母亲多病,久治不愈。当时有一本气功杂志,哥哥把它带回家。我看过了,第一次接受了气功的概念,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认识。当时,香港的武侠小说传入了中国,于是,继电影《少林寺》之后,再次掀起全国性的浪潮,主要的参与者还是青少年。我们当时读武侠小说简直着了魔,入了迷。武侠小说以横扫千军之势占领并笑傲中国书市,以绝对的优势吸引着中国千千万万的男性读者。同时,台湾的言情小说也几乎平分秋色,影响了几乎整整一代女孩的爱情婚姻人生观。

这就是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文化状况。中国人,尤其青少年的信仰人生观就像一页空白的纸,任由先伸过来的画笔随意涂抹。整整一代年轻人在寻找,觉醒,无法从父辈那里得到指点,因为上一代人也在这新时代里迷茫不知方向,只能用苍白的道理教训着年轻人,却遭到了无情的嗤笑。

我从年幼时就在父母的督导下,大量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偶尔也读过外国名著。印像中,这些中国名著小说主要是关于打和杀,再就是鬼和神,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有浓厚的兴趣读这些书,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书可读。终于,在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读了一本香港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不是国家出版的,印刷质量很差。那是一个晚上,我在家开始看这本书,几页之后,我惊讶地发现,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看过的小说,它像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我的全部身心,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兴奋和满足感。我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看的书。尤其书中身怀绝技的武林人士,他们就会那种比武术更高级的武功,有超出常人的能量和杀伤力。我心中无比羡慕那些武功高强的侠客,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极大满足了我的幻想和梦想,那时我还年幼。几个小时后,我读完了那本书,那只是第一册。我顿时心中难受得很,恨不得立刻看到第二册,第三册和全套的书。可是只有第一册。后来,我把这本书带到了学校,给要好的同学看,但很快,这本书在全班男生中传开了,大家争相抢阅,无比激动兴奋,像我一样“大开了眼界”。其中个别同学将此书视为“宝书”,因为买不到这本书,他们就开始用手抄写。于是,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节晚自习课,占用了多少节政治课,终于完成了工整的手抄本。而他们的作业也许从来没有那么认真。

武侠小说的强劲热潮在中国持续了大约十年。这股席卷大陆的南风给年轻人灌输了一种“超人的暴力”的观念,它之所以能被人认可,除了满足国人出人头地的幻想之外,还宣扬用这种超人的武功匡扶正义,所谓的一种“侠客”的形像,而这种形像是受到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的普遍尊敬。由此激发了所有相信这种武功存在的人们去追求学习这种技艺。他们把生活中相当的时间和热情用在了这方面。

我读武侠小说后,虽然非常羡慕敬仰小说中的侠客,但对小说中描写的玄而又玄的武功持怀疑态度,认为那只是虚构夸大罢了。而对武术却开始热衷,积极地按照杂志上的招式比画,内心中充满了成为侠客的愿望,也渐渐有了追求超人能力的念头。同一个时期,我又读了古典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还读了《聊斋志异》。这些小说大大刺激了我的想像力和思维空间,我开始对超自然的能力和鬼神世界(虽然我那时还是无神论者)有特别的兴趣,并因此获得非常的快感和满足感。无神论开始在心中动摇,而有神论的种子渐渐播下了。

后来,母亲的病越来越重,而且奇怪。犯病时不醒人事,抢救后却很快恢复正常。后经诊断,大致猜测为神经官能症之类的病。后来,单位终于同意母亲到外地的精神病院的神经科去治疗,由我父亲陪着。家里往日的欢笑一扫而光,从此充满了沉重和忧郁的气氛。隔一段时间,父母回来一次,带回一些书籍,有气功杂志。当时我第一次认识气功这一名词,很新鲜,但一点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听父母解释了一下,也没明白。

后来母亲回家了,病也没治好,甚至还不知道是什么病。有一天,好像是父亲从家里的书堆里翻出了一本“保健用书”,内容是古代名医华佗的《五禽戏》。

于是,母亲开始在父亲的帮助下练习做《五禽戏》,就像广播体操一样,五禽戏分为五种动作,分别是模仿虎、鹿、猿、熊、鸟的五种姿势。据说是华佗当年在深山老林里采药时观察这些禽兽的动作,很受启发,就编出了这套健身体操。很快,母亲的动作学得尽善尽美,家中终于有了一点盼望。

大约一、两个月以后,母亲的身体状况似乎还是老样子。有一天爸爸从书店买回了一本书《自发五禽戏动功》。经过父母研究,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真正的五禽戏,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式的动作,而是有很深的内涵。那就是按照几个简单的步骤,你会调动自己身体里的“气”,顺着“气”的带动,你的身体会自动地出现五禽的动作,就像有人牵着你去做一样。听起来实在很不可思议。但母亲开始练习了。

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母亲在练功的时候自己动了起来!出现了五禽的动作和声音,而且栩栩如生,像极了!更奇怪的是,母亲的身体开始奇迹般地康复,多年难治的疾病很快得到控制。真是奇迹,全家人感叹不已,也异常兴奋,想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高兴程度也就不过如此吧。从此,大量的气功书刊买回家来,全家人都开始关心气功的事情,父母教我们练习简单的功法,我的家庭从此步入了气功时代。

这个时候,整个中国也进入了气功时代。

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是借着电影《少林寺》的强劲南风登陆的,而气功是在武术这一开场白之后登上社会舞台的。这股南风如此强劲,以至轻易占领了九亿众生的洋洋大国。我们来分析以下其中的原因:

1979年以后,中国政府明智地选择了对外(主要指对西方)的开放政策,除了政治以外,其它领域开始了对外的接触和合作。《少林寺》是中国和香港联合制作的,这种题材的电影在中国传统宗教色彩依然很浓的港台地区早已泛滥,但大陆地区刚从“革命样板戏时代”过来不久,本身看到这种新题材的电影就很新鲜。因此,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从港台传回大陆。在三十多年的无神论文化影响中,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极其陌生,甚至年老一代人也从记忆中洗去了传统文化观念。

年轻一代人的脑海中还有斗争的概念。战争的题材是年轻一代人从小就学习背诵的必修课。“消灭敌人”是他们心目中最光荣的英雄行为,因此,对电影中的暴力没有引起任何的非议,反而给年轻人以极大的启发和盼望。那就是任何一个人如果能会武术,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打击坏人的英雄好汉。于是,解决了温饱后的年轻一代人的精力和活力就很自然地倾向于个人英雄的作为,武术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技术。那时,社会没有能力告诉他们真话,也没有提出让年轻人感到正确、真实而新鲜的生活方向。

“文革”让大部分中国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失望和麻木。年轻人的心灵更是不置可否,心灵的饥渴使他们追求刚刚进入中国的物质用品,但是缺乏心灵的用品和给养。这时候《少林寺》所带给他们的是心灵的饱足。同一时期,港台的校园歌曲也开始传入,英语的学习热也风靡校园。由于人性的罪恶倾向,在接受外来空气的过程中,暴力色彩的武术成为最吸引人的事物。这一点也不奇怪。

气功显然具备比武术更有意思的作用。它的萌芽具备了合适的社会时代环境,人们发现了它神秘的作用。它以难以置信的事实说服了实践的人们,并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迅速传播。

令人诧异而又感到可悲的是,那个时期一个小小的新鲜事物就可以牵着整个民族的鼻子走,大家有同样的头脑,同样的思维方式,同样的性格;还好,衣服的样式已经开始不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