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腐败 -- 燕人

共:💬165 🌺522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腐败的层次

如果把腐败限于“政府部门内,以及其他各类掌握公共资源的机构里,各级人士利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就很容易得出像中国这样的公共权力主导的国家比英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更腐败的结论。

但燕人也点出了“制度化腐败”的问题。腐败合法化,制度化了,像美国1%的人能占差不多一半的社会财富,就不算是腐败。同样的英国也有这个问题。媒体揭露腐败报道和监督,也主要集中在所谓政客官僚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是替董事会在监督职业经理。

作为统治阶层 establishment一部分的媒体什么时候监督过英国的王室,质疑过王室财产和特权?别说媒体监督,就是一般的社交谈话,你指责谩骂政客都算可以接受的话题。但是你要对英国女王和英国政治传统不敬,恐怕就会被认为是个不入流的异类。

我记得前些年学生抗议大学开始收学费,有人向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的坐驾(他们去西区剧院看戏)扔了罐白粉还是白油漆,可了不得了,惹得警察大动干戈,媒体齐声谴责。一下子就没有了对一般政治抗议的宽容。

这次梅根跟王室撕逼大战,英国媒体还是一边倒地维护王室传统和尊严的,当然同情梅根的政治正确势力在英美势力也很大,媒体不敢完全忽略,也让他们发声。但舆论导向很明显。

中国式的人情和贿赂,英国也有,只不过没有中国那么泛滥,表现方式也略有不同。以前香港富家子来英国混上流社会,像文件柜那样英文不好的人也在英国广泛结交权贵,用得都是中国功夫。

海华一般感觉人情贿赂在英国还是比较高大上的事情,没中国那么普遍,可能是因为一般海华对英国的贩夫走卒和边缘群体了解较少,更多是接触中产和专业阶层。而英国的中产是主流,当然英国人人以为自己是中产,这也是一种社会风气。好的一面是,循规蹈矩的顺民多了。

文化差异的成分也有。还得说49年后中国形成的平民社会,富人高大上的腐败和贿赂,穷人也门儿清(谁能骗了谁)。类似中国人都爱穿巴宝莉风衣,拎他们的皮包。英国工薪族很少穿那些贵牌子。就像在欧洲,弹钢琴拉小提琴,还是很中产很小资的事情,但到了中国,不管教育程度和收入高低,都逼孩子弹钢琴,而且大多能弹半职业水准....没办法。

国情不同,腐败概念也不一样。欧美人谈腐败大多走法律路线,容易搞清楚,不会牵扯太多,一般不会影响政治稳定。中国人更侧重公平,甚至会超出法律寻求正义。

关键词(Tags): #腐败通宝推:普鲁托,孟词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