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奕经选定的进攻时间是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时,1842年农历1月24日四更寅时,我算了一下,年日时都和“寅”靠边,月根据我的计算,应该不是壬寅,不过,我的历法学得很差劲。和古代的专业人士相比,我错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个细节就不纠结了。
寅嘛,就是老虎喽,四个寅+前线主将段永福属老虎,就是五虎,洋人嘛,自然是羊,五虎带着一群虎头人去打羊,这就是“五虎平洋”。
前边我说了,奕经在浙东反击战的总兵力大概是1万2的正兵,和2万多勇壮,就是3万多的样子,为什么我在战前态势只列出了几千人呢?原因很简单,能打的就这么多。
根据战前安排,兵分两路,攻击宁波,镇海,当然还有水军攻击定海,这一路的疑点太多,打没打都是问题,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攻击宁波,镇海的部队,看战前部署就是一锤子买卖,前锋突入,后队接应,打得过就赢,打不过就崩。其它的部队,名义上是总接应,其实就是防守,奕经的中军距离宁波80公里,所谓的两路前线指挥,张应云离宁波30公里,文蔚离镇海20多公里,以古代的道路交通和士兵组织情况,基本是指望不上。这么一看,宁波方面,真正的前敌指挥是段永福,镇海方面,是朱贵。当然按古代的通讯情况,也指挥不了什么,能不能突进城就是看突击部队自己的能力。
一、宁波之战:
宁波的战斗,中英公私史料讲述的内容,差异不大。
清军是分两队向宁波发起攻击,一队攻击宁波西门,一队攻击宁波南门。
我之前说的内应,确实存在,南门的攻击部队在内应的接应下顺利进入宁波。
西门的部队,运气就不大好,之前提到,宁波的英军接到了太多“狼来了”的情报,所以对这次清军进攻的情报提不起兴趣,但是郭士立根据多种迹象分析,这次与之前不同,还是提醒英军提高戒备,英军并没有在所有的城墙上放部队,但在西门附近布置了隶属18团的140人的部队。寅时的时候,西门外来了一个举着火把的中国人,被城墙上巡逻的英军发现了,这个人应该是按计划和内应会和的选锋,英军举枪让他停下,大概是因为语言不通,这人继续前进,被英军射杀。
这一声枪响惊动了整个宁波城的英军,包括江上的两艘英国军舰也进入战备,(一说,这两艘战舰是被清军的火攻惊动)。
从南门进入宁波城的清军,在紫薇街和英49团的部队相遇,紫薇街道路狭窄,街道两边商铺高楼林立。英国根据战况绘制的插图如下:
英军的战报对战斗过程的描述是:
这里的描述可以看出,英军的近现代军队编制,灵活的采用连排战术,在狭窄的街道使用“street-firing”战法。而清军的军队编制还是处于古代,在野战中采用“连环枪法”和连营跟进的密集冲击战术。由于之前误信情报,这支部队只携带了极少的火器,缺少了火力压制的密集冲击,即使面对前膛枪时代的火力,也造成了极大伤亡。
在外国的著述中提,英军通过火力压制,驱赶着清军从一条街赶到另一条街,直至赶出南大门再次回到郊区。
于此同时,西门的战况非常胶着,西门有个瓮城,地形对进攻方尤其不利,清军进攻西门的主力应该是来自嘉绒藏区的藏兵,他们“继续坚韧不拔,不顾一切的努力着。这些勇敢的人们把自己的指甲深深插入城墙城砖。奋力向上攀登,另外一些人拿来爬梯靠在围墙上。阿姆斯特朗中尉指挥第18团的士兵清除他们”,这时“他们的领袖”,一个“勇敢而强大”的人,终于爬上城墙的顶部,但是不幸被一个叫“麦克·库逊”的士兵击败。
之后,蒙哥马利炮兵上校命令城里仅有的两门炮,四又五分之二寸榴弹炮,支援西门,三发炮弹之后,西门的清军进攻部队终于崩溃。
这时候,清军的后援还没赶到,是段永福胆怯了吗?其实也不是,段永福是名勇将,在平定张格尔的叛乱时,最后生擒张格尔的就是他,“永福……直前夺其刀,手缚之。”因此得以绘像紫光阁,算是拥有了当时军人的极高荣誉,但是在近代战场,他的战场反应就非常糟糕,西门,南门的清军陷入苦战的时候,他没有及时的支援。英军在击退了进攻的清军之后,组织了一百多人的部队进行反冲锋,段永福没有及时收拢溃军,反而被英军一轮冲锋打跑。
宁波之战,大概就这么个情况。
二、镇海之战:
镇海之战的话呢,我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推测。
镇海之战呢,中外史料讲述了两场战斗,一场是镇海城之战,一场是镇海外招宝山之战。
镇海城之战,一线指挥是刘天保,同样由内应开门,清军进入镇海,之后呢“三进三出”。
接着就是“招宝山”之战。
这里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前线清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镇海,一路攻击招宝山,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清军一线兵力本来就单薄,再分兵,无论是情报,协调,通讯都不大现实。
所以,我个人推测是清军的所谓“三进三出”,前“二进二出”指的是两队清军在内应的配合下,进入镇海,但是英军在招宝山安置了炮兵阵地,和镇海城形成犄角之势,这两队清军在受到招宝山炮火的威胁下,撤出镇海。然后合兵一处,又对镇海发起一次攻击,还是因为招宝山的炮火威胁,攻击失利。
这时才转身攻击“招宝山”,招宝山战斗中,贝青乔的笔记里说火炮,火性炎上,不利于下,大概意思就是英军炮火俯射角度的问题,被清军的炮火压制,来自藏区的藏兵发挥了善于山地战的优势,积极进攻英军的炮兵阵地,在即将得手的情况下,英军军舰前来支援,从后方开炮,击溃了清军。
由于功败垂成,刘天保特别气愤。因为他的接应部队没来。
接应部队是由勇将朱贵亲自率领,但是,迷路了。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到,这时候,仗都打完了,刘天保和朱贵发生了冲突,朱贵也觉得可惜,“贵欲合兵再进,天保、长星均不之应。其部下尤怨愤,咸谓朱将军迟延不救,致我败绩,哗噪而前,几成奇变。张应云从中调停,始得解,而贵亦不复鏖战矣。”
这一次冲突呢,也可能是朱贵后来殉国的一个因素。
三、大宝山之战:
宁波,镇海之战失利之后,清军精锐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而英军呢,在5天之后,就3月15日组织了1203人,对清军发动一次进攻,兵锋直指大兵囤积的慈溪。
这时呢,清军驻扎在大宝山,这大宝山呢,在慈溪县的西边,这就有意思了。英军如果要进攻,肯定是从东边,而清军呢,则驻扎在县城西边,明显是把县城当成缓冲,英国人也说“最莫明其妙的是他们并无意于守城。同时他们大量地屯驻在施公山(即西悬岭山)的两座高峰的有炮垒的军营里。”
英军呢,就分为三路纵队攻击西悬岭山,因为有县城在前边,虽然没有军队驻防,但是让清军知道英国人来了,驻扎在西悬岭山的3100人的清军部队,飞快的跑路。
虽然英国人也很快,但是清军更快。
“这时第四十九团以他们常具有的精神冲奔上山,克服一切抗拒,几分钟内盘踞高地之巅,驱逐在前面每一样东西。……不久,全旅抵达山巅,攻陷敌方工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清军都逃跑了。
当“在海军少将几乎抵达最高点的一刹那间,我看见一大支敌人正在从他所进攻的山的背后上来”。
这支部队就是朱贵的500名陕军。
朱贵发现英军攻占西悬岭之后,就迅速退回大宝山,和英军发生了激烈战斗,这里讲述有些不同,据当地学者实地考察:
朱部队退回原驻地以后,真正的战场在西悬岭后山脚——枫湾到马路湾(即目前金田铜业的大门口)之间平原上进行的。此战役是比较残酷的,最激烈的阶段估计是下午2时到5时。
朱贵的部队依托阵地,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英军的评价:“火铳打得非常快”“敌人的军队坚持得很好,守住了山,直到我们的军官和兵士多次与他们短兵接战才放弃。”
中方的说法是,后山的乡勇溃败,英军的迂回部队抄了朱贵的后路,同时舰炮进入丈亭江,参与攻击。
这场战斗,朱贵500人的队伍,阵亡215人,朱贵父子三人,两死一重伤,部队军官几乎全部阵亡。
耗时143天,用银450万两,征调八省军官士兵以及民壮的浙东反击战,至此基本结束。
本来想说点什么,再想想,也没什么好说的,匆匆结束,就这样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群众的表现比起腐朽的正规军还是强多了。靖江县就做得不错 14 阴霾信仰 字1860 2021-01-19 00:51:46
🙂这一点正反面的例子都有 6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475 2021-01-19 01:06:13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 深海鱼网 字243 2021-01-19 03:23:48
🙂五虎平洋——鸦片战争中的“浙东反击战”(下—完)
🙂谢谢分享! 小泽珍珠 字205 2021-01-05 04:59:46
🙂斩首最多的应该是台湾保卫战 14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1186 2021-01-05 06:12:32
🙂这个姚莹是姚鼐孙子 1 青色水 字45 2021-01-05 17:59:06
🙂《清史稿》中的穆彰阿传 5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617 2021-01-06 0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