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推进宪政民主关键在党 症结也在党——蔡霞 -- 再闻鸡起舞
共:💬51 🌺348 🌵13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全面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政治改革的紧迫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问题,到1986年邓小平在2个多月时间里连续多次谈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指出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完成不了的。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停留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层面上。事实表明,行政体制的弊端与缺陷根子不在行政本身,而在于政治权力结构及由此而定的权力体制与权力运行机制问题,深化政治改革事实上无法回避。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现在看,由新中国的建国路径及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所决定,能否有效地推进政治改革,关键和症结都在于执政党。本文尝试侧重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对建立民主政治体制机制的探索与认识的角度,对新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在权力运转方面,我们事实上形成了国家生活中政治权力的二元结构和双轨运行机制。执政党权力高于国家权力,党在国家体制外执政,把政府部门之间法制化的职权职能关系转化为政治性的党内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政党与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权力边界不清,政党决策政府执行,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党代替人民作主,最终是政党控制国家、国家控制社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执政党的权力既没有边界和限制,也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得执政党的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特权享受乃至权钱勾结搞腐败。为此,深化政治改革,革除体制机制的重大缺陷势所必然。但是,有的人把政治体制改革局限在行政改革层面,而有意无意的回避和淡化政治改革,表面看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际是为保住既得利益而抱住有缺陷的体制机制不放。
推进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目标。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对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做了明确的阐述。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中国共产党都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探索。其“难”集中起来是三点:一是意识形态的困境;二是既得利益绑架执政党;三是担心改革“翻船”。从各国的经验教训看,推进民主政治改革的过程,执政领导力量往往面对着矛盾错综交缠、体制本身最为脆弱、风险与陷阱都难以预测的复杂情况。能否实现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模式转向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惊险的一跳”,考验着执政党的胸怀、胆略、智慧和眼光。要做到破解三难,实现民主政治“软着陆”,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顺应政治文明进步潮流,转变思维方式、扩展思想空间、具有世界眼光,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就此,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从专制政治和平过渡到民主政治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和平推进民主政治的路径。
首先,“政权兴衰周期率”这一命题本身隐含着“权力为掌控者所有”而非权力为社会民众所有,是与“主权在民”理念相悖的。由“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逻辑所决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则是根本。宪政制度规定并保障公民定期选举产生政府,由政府行使国家权力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由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监督政府,就此国家权力与社会民众的权利之间形成一种力量的大致平衡,从而使权力不敢恣意妄为、社会运转正常有序。因此,现代民主政治中政府更迭、执政力量改变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权兴衰”,这就无所谓“政权兴衰周期率”。其次,传统农业社会中每一轮“政权”的兴衰都因人而易、由人而定,每一轮的“政权兴衰”都因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乃至崩溃造成生灵涂炭,使社会民众蒙受极大的灾难。而现代民主政治越健全,政府更迭与执政力量进退则越不会引发社会的动荡与崩溃,社会大众“安居乐业”不随政府人员、执政力量进退而改变,而由宪政制度所保障。
从中国文明转型的角度看,推进宪政民主实际上是20世纪一百年来中国人始终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我们民族一百年所有的成就、进步、曲折与坎坷,无不与此息息相关,但这又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必须过的一道坎,执政党无法回避这一历史重任。邓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坎坷经历后,从改革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要接受教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此后他在1986年多次强调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们现在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但现在还没有完全理出头绪[44]”。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并做了明确的阐述[45]。很可惜,1989年到1991年期间中国国内的复杂形势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急遽变化,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代在快速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淡化回避政治体制改革。于是,计划体制下集权弊端和原有的既得利益还没清除,不健全的市场经济又使一些人获得新的既得利益。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变化中出现“三个快速”的特点:经济快速增长、腐败快速蔓延、社会利益快速分化。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转化为社会层面上的矛盾与冲突,且出现逐步激化升级的征兆。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上层(少数腐败干部)的寡头化、下层的民粹化”。尽管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极不适应于经济变化的要求,然而新老既得利益的迭加更使党内一些人迷恋原有政治权力体制,党内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明显衰减。这不仅使既得利益不断坐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左右政策制定,而且打着政治旗号来绑架执政党与政府,压制社会发展民主政治的呼声。由此,执政党逐步陷入“政绩陷阱”和“转型困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一方面是社会形势的发展使得推进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愈显紧迫,但另一方面恰恰是最近几年来,有人抓住发展民主政治可能出现的某些风险、某些动荡、民主自身的某些缺陷来质疑民主,连要不要发展民主政治都成了一个问题。包括有一些人所谓的批判“民主的普世价值”。必须肯定,民主政治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当然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实现模式、实现程度各有特点,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做法当标准来照搬照套。但是,人类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进步不可改变的基本趋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把实现人民民主写在自己的大旗上,对人民做了庄严的承诺,并为实现人民民主牺牲了无数的革命先烈。而今天有的人居然批判民主价值、否定民主政治,这是对革命先烈的背叛,是对党的庄严承诺的背弃。并且,改革开放的实质是推进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如果没有从传统政治走向民主政治,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所以推进民主宪政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半点含糊。如果再不下决心启动政治改革,推进宪政民主建设,社会矛盾的激化将使执政党丧失改革的可能机会,政府也不再有回旋余地,所以期望延续人治,仅仅靠政策调整、靠行政改革来化解政治危机,是不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实现长治久安的。就此,推进宪政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
通宝推:燕人,薄荷糖家族,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整理】推进宪政民主关键在党 症结也在党——蔡霞
🙂这人是读书读傻了还是真坏呢? 8 千里不留行 字696 2021-06-13 07:02:28
🙂说的很好! 副将 字317 2021-06-13 08:19:56
🙂党校反党,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有错误指出错误 1 真历啊 字187 2021-06-13 07:44:53
🙂宪政民主都已经失败了还有人鼓吹? 9 假设 字141 2021-06-06 06:36:53
🙂唉,你和达雅一样 5 燕人 字63 2020-08-19 15:50:41
🙂形式发展快,老了跟不上 10 再闻鸡起舞 字312 2020-08-19 21:15:10
🙂老兄说得都是平实话 1 燕人 字51 2020-08-20 04: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