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穷文富武 -- sunday

共:💬12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穷文富武

--------------------------------------------------------------------------------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文富武。”

指的是没钱了, 就去读书, 读了书考个状元混个功名,衣锦还乡,盖房子成片,娶老婆俩仨。至于什么陈世美被铡头是题外话不说了, 碰上认死理儿的老包, 该他命不好。

穷人学文, 可以头悬梁锥刺骨, 可以凿洞取光, 可以逮萤火虫装了小纱袋夜读, 总之, 无论再穷,只要能裹腹, 三天吃个窝窝头,踢拉个破草鞋能走到京城,就可以考取功名。

但是练武就不一样了,首先拜师就得花点钱, 没钱啊老师就不好好教, 看看中国的武术名家, 尚云祥,孙禄堂,大刀王五燕子李三,陈发科杨露蝉, 虽不敢说家产万贯, 却也至少是个地主级别的。 有人说杨露蝉是个乞丐, 那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杨露蝉是山东人,出身至少是地主,甚至地主以上级别。 为了学拳, 拜了几个名师, 也被骗了不少钱。人家有钱, 骗也不要紧, 只要能学真功夫。要有人想骗我的钱, 倒不说我有多聪明你骗不走, 你翻翻我口袋里也没钱啊。在加拿大, 学英文, 免费, 学打拳, 交钱啊!!

再一个就是练拳是个力气活,没钱吃不好,营养跟不上,一拳出去就眼冒金星,那哪成。

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说:回家给你妈说,每天吃不上半斤牛肉, 就不要再来了。

十几年前和陈氏太极拳目前的国内大师陈正雷聊天时,大师就说:“马无夜草不肥啊,当年我在生产队喂牲口,农忙时晚上不给骡子的草料里加上两把黄豆, 第二天, 犁地, 那骡子就是使不上力啊。 当年我的力量过不了膝, 就是吃得不行。后来生活条件好了, 这工夫才开始正儿八经的上身。看看, 没钱怎么行?你舅舅的功夫还差那么一骨节,唉, 家里穷啊。 ”我后来问我舅舅, 舅舅长叹一声,半晌没说话。

第三,中国是农业国, 武术多流转在民间, 也就是在农村。 练内家拳讲放松, 只有放松了力量才能发得出去。这道理已经不是秘传了。晚上练拳,松了半夜, 第二天, 鸡叫起床早早去拉犁耕地, 练了一晚上松,一个晌午憨力气, 全白瞎了。所以,长工佃户练拳想成大器,歇菜吧。

陈氏太极拳之乡陈家沟有四大金刚, 陈小旺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拜师陈兆?C。文革期间学打拳,陈小旺是陈氏太极拳掌门人,出身大地主。伯父陈兆?C,国民党高级国术教练, 返乡也属于被看管宋铩?好在当时温县领导开明,知道太极拳到底是国粹, 睁之眼闭只眼, 也就随他们练去了。只要不大张旗鼓的搞四旧就行。后来朱天才说:“我们出名的时候是七十年代, 练成了四大金刚。 要说练拳是早就练了, 但是出功夫,也就是那一两年,说实话,也就是那个冬天, 农闲的时候,狠狠练了一个冬天,这工夫就上身了。后来国家要发扬国粹打比赛, 咱们才真正下功夫,一天四十遍拳也练过。”

当时我就惊舌:一遍标准时间12分钟,歇隔两分钟, 四十遍,560分钟。合着七个小时, 每天啊!!!他们有县领导供着, 我不挣钱喝西北风啊。

后来读到太极祖师陈王廷拳论说:“得黄经一卷, 忙来时种田, 闲来时造拳。”

为什么, 闲的时候才造拳?你想啊,忙的时候造也白造,造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种田, 憨力气一使, 全完了,又得回来重造。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 不再为吃穿发愁了, 就开始养身。 练个健美操, 打个太极拳什么的。 邓小平大笔一挥:“太极拳好!” 举国上下,到处太极一片。有一次在北京早晨起来打出租车,看到公园里一片忙活,就和司机聊天问他是否锻练身体,像练个太极拳什么的。那老哥说:“练太极? 那是又没钱又想长寿的人才干的。”

一句话, 让我荒废了三五年功夫, 那时候正是年轻体壮长功夫的岁月。这么多年功夫不见长进,错过了好时机啊。

练拳时出现疑惑,想请教个问题又无以回报, 就随便写点, 算作感谢了。

问题:

太极拳讲放松, 面对写字台站稳了桩, 抬手, 沉肩坠肘,向桌子拍下, 力量能发的出来, 一掌将桌上的苹果拍个稀烂。但是如果胳膊平伸了, 手放在桌子上用力向下按, 怎样能够肩膀放松,手又能使上劲把橘子按个坑?

先谢谢了。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