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66.贸易,无美元贸易 (鲲鹏展鹏通大洋)

贸易,就是交换。这是有了人类就开始了的。人类的历史看似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但其实有许多地方都是稀里糊涂,不求甚解的,比如:贸易。在欧洲为主导的地理大发现前,对贸易的忽视甚至蔑视是可以的,毕竟,那时候对国家来讲,能养得活自己土地上的国民就已经是非常能得的盛世了。但地理大发现,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贸易就成一门学问。因为许多国家的口口声声说的现代商人其实就是披着贸易之皮的强盗。在没有这群“现代商人”的世界里,这人世界上中国和印度等文明是主流,是高峰。在有这群“现代商人”的世界里,霸权成了主流,成了高峰。所以,贸易不可不察!

中国把贸易当成一项事业是1949之后的事。中国人开始在贸易上走到了快车道则是要拜改开之福。改开给中国的贸易之路最大的福祉就是让中国人找到了中国的工业化之路找到了积累,提升和进化的方向。如果说,以前中国对外面的世界多是仰止和羡慕,那么今天中国对外面的世界则是更多了一些理解和扬弃。1979 到今天,40多年来,最能反映中国这种变化的就是对美元的态度了。1998年之前,美元经常出现在“出口创汇”等热点表达中。那时候,美元本身(即:美钞)就是高大上的代表。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元成了问题。中国进入了一个叫斯蒂格利茨怪圈的状态:“当今世界有个奇特的怪圈,发展中国家辛辛苦苦给发达国家打工,好不容易收入了美元,又将这些美元低利息地、上万亿地借给发达国家,买了发达国家的国债,而发达国家又将这些低息外汇投资到发展中国家,赚取10%以上的高额回报”。美元这种尾大不掉的现象,让中国尝受到了“木匠做枷”的别扭。同时,这种别扭也让中国在与美元的关系上有了保持距离的想法与尝试:一带一路。

离了美元,中国还可以进行贸易吗?离了美元,中国的经济还可以发展吗?

答案是肯定的。

2005年,美国在网络上开始了一种叫“别针换别墅”的游戏。26岁的美国外卖员凯尔·麦克唐纳有一枚特大号的红色曲别针(本身其实是一件艺术品),首先与两名妇女换了一支鱼形钢笔,然后的交换就变成了绘有笑脸的陶瓷门把手,陶瓷门把手又变成了烤炉。烤炉换了一个发电机。发电机换了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百威啤酒桶。古典酒桶换了一辆旧的雪地汽车。

几经交换,雪地车变成了敞篷车。在敞篷车给一位音乐家后,外卖员得到了工作室录制唱片的一份合同。他把这个机会给了一名落魄的歌手。歌手给了他一栋双层别墅一年居住权!

看着美国9重交换后,加拿大人也进行了尝试。但是,一个加拿大小镇打破了尝试的复杂性。这个小镇主动和加拿大的发起人联系,说要房子来小镇就可以了。空的房子多的很,随便挑,不给别针也没有关系。

中国据说也有类似的节目,但后来以桥段太过雷同而无疾而终了。这也是实情。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那房价都把别墅变成了什么价格了。即使99重交换,估计也难以实现吧。

不过,在现实的中国贸易中,这种以物换物的方式其实古已有之。

最有名的就是茶马互市。在中国的边关,“互市”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贸易方式。宋朝前,中原是可用铜币来买马的,后来因为铜币流失造成了中原货币短缺,同时,游牧民族将铜币溶化制造武器又给中原带来威胁,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茶就起到了货物与货币为一身的功能。更为高大上的丝绸也是如此。这各贸易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比如,中国西部的佛教洞窟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这些壁画的颜料很多都不是中国产的,如:青晶石。它们都是通过易货贸易来到中国的。有的时候,易货是连人一起的,在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就有一些来自中东的画师。

这种原始的贸易方式在今天的中国边疆依然存在。高原地区一些草药和皮革就是通过供销社和私人之手直接转化为生活必需品了。新疆,西藏和云南等地与周边国家也有这种贸易。苏联解体前,与苏东国家的记账贸易也是这样的方式。1996年之前,波罗乃兹(波兰), 达其亚(罗马尼亚),依卡露斯(匈牙利),伏尔加(苏联),都是通过记帐贸易来到中国的。这种记帐贸易是通过易货的概念来设计的。只是这种贸易非常粗糙,简单,贸易方都是在通过贸易满足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离致富和强国都有着非常大的距离。易货贸易做的最成功的是草创时期的英国。英国是在全世界找原材料,然后通过加工或转手赚取大量的超额利润。如,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反观今日的中国,杰文斯的地理描述大致也符合今日中国的贸易格局。但中国和日不落的英国的差异就在这里,英国通过几重易手和加工,走上了霸主的位置,而中国则是在徘徊,徘徊。。。

中国在和苏东进行记帐贸易时就走入了这个怪圈。社会主义国家(包括经互会成员)起初都是用卢布作为记价单位的,但是后来都改成了相对中立和稳定的瑞士法郎。

货币是问题之一,但不是中国和苏东记账贸易不致富的症结。记账贸易不致富的原因在于交换的重级。

以英国的棉纺为例,英国曾经是从全世界进口棉花,同时打击所有的棉纺织业,然后向全世界销售英国的棉布。在臭骂昭著的非洲黑奴-美洲棉花-英国棉布的三角贸易中,英国人就是拿棉布来换黑奴的。只是这些棉布刚开始是从印度运来的,到了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起来后,英国棉布才代替了印度布的。

与英国的易货贸易相比,中苏东的记账贸易就太过简单了。都是缺乏什么就进口什么,进口之后也都是在国内就消费了。在重级上算起来,基本是就是2重。这种简单的贸易形式怎么可能和财富有缘?

不过,苏联解体后,中国的牟其中把易货贸易做出了水准。他把中国过剩的轻工业品拿到独联体换成了中国急需的重工业品。这种交易,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都解决了国家的难题。还成为中国有些知名企业的助推器,如:川航。今天的川航是全空客机队,没有波音的市场。但是在起步阶段牟其中换来的图154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的。与川航相比,新疆航空公司湿租来的图154就在成本上相形见绌了很多。这种成本核算在省级航空公司发展的历程上其实就是一道分水岭。

随着改开深入,易货贸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种淡出是因为中国找到了中国的各种资源和欧美市场的契合点。总结中国的贸易发展模式就是一般贸易加上三来一补(注一)。这种模式在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发展的时候非常有效,但以中国的体量和抱负,这种模式显然不是中国工业化的终点。同时,在作为市场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看来,中国的财富积累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别的国家在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许多财富是消费掉的,如:全民医保,战争,发住房等等。中国的财富不仅没有消费掉,还在为下一步发展打基础。这种以基建和美元国债等形式储蓄起来的财富,其实是在一般意义上的贸易上加了一重。但是,随着中美之间长期贸易战的格局下,狡兔三窟,熔断和另辟蹊径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一带一路”就是这些选择之一。

选择之一之外,其实还可以是贸易手段上的选择。比如:易货贸易。毕竟,这种贸易的土壤要比人们想象的深厚许多,尤其在新疆。

谈新疆的易货贸易要从1992年讲起。1992年前,易货贸易基本上都是由国家专门的部门和公司进行操作的。独联体于1991年底成立后,新疆与周边各斯坦的贸易就成了苏联和俄罗斯卢布大崩溃背景下的救命稻草。中国和原苏联的贸易是以卢布和瑞士法郎计的,卢布垮了,瑞士法郎鞭长莫及,人民币就成了唯一靠得住的货币。为什么不是美元?因为美元短缺(尤其是美元现钞),在中国如此,在独联体更是如此。

当时的易货贸易有两种套路。从喀什出发,中国企业组织货物在独联体销售。然后,把货款和组织到的苏联生产的货物发回喀什。喀什只有218公里的距离,但彼此熟悉又陌生。熟悉是语言、体系相近。所谓的吉尔吉斯语就是克州的克尔克孜语。大家见面后,发现经营体系也非常相近,尤其是供销社体系。陌生是相隔已久,二来经济水平相差太大。以前宣传的苏联军事威胁是真实的。但苏联边疆的经济在纳伦州,除了电力外,基本上没啥工业。苏联留下的能搬的,能砸的,基本上都到了喀什的废品市场。在吉尔吉斯其他地方也大多如此。因为食品的恐慌是无法抗拒的。苏联和各斯坦是让饥荒给折腾怕了。所以,喀什人捡了很多便宜。最先在喀什热起来的是小汽车。苏联的,东欧的,德国的,美国的。哪里的都有。还有就是羊毛和牛皮等畜牧产品。不过,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美元的进入。喀什的易货贸易就陷入了困境。

国家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在许可证制度上。1996后开始,中国的商检和动植物检疫开始推行。废旧金属的许可证在环保总局办理。畜牧类的许可证在动植检总局。没有这些许可证也可以做易货贸易,只是在喀什本地办理或者借用的许可证可是含金量非一般人可想象。一单50吨的羊毛许可证或罚款就要2万元。一单生意才能挣多少钱?

美元的进入是非常黑色幽默的。吉尔吉斯直到2000年左右才有了自己的边防。2000年前,吉尔吉斯的边防是俄罗斯代管的。有边防就有检查站,有检查站就要收费。与中国境内的检查站不同。俄罗斯军人的检查站是要收美元的。所以,在1996年,随着中国废旧金属市场走低,吉尔吉斯商人被逐出易货贸易市场。因为,中国人的铜铝收购价降了三分之一,而俄罗斯边防军的检查费则不降反升。随着吉尔吉斯边防军的组建,传承着苏联红军基因的检查站如雨后的蘑菇一样出现了。与吉尔吉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这边的检查站倒是越来越少了。造化弄人没有商量啊!

重新审视新疆的易货贸易,在重级上来说,从中国出境的有些货物是走到了俄罗斯或者其它斯坦的,但是因为没有把操盘的主动权控制 手中,这种贸易其实走的还是“一手钱,一手货”模式。这与英国人的“三角贸易”或者当今的“别针换别墅”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如果在政策和操作中把一些短板补上,中国的“无美元”贸易是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的。

注一: 三来一补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来料加工指外商提供原材料,委托我方工厂加工成为成品。产品归外商所有,我方按合同收取工缴费。确定工缴费时,需要考虑国内的收费标准、自身的成本、国际上的价格水平、委托银行收款的手续费,以及是否支付运费和保险费。来料加工应规定制成率,用料定额包干。如果外商同时提供了生产设备,其价款从工缴费中扣除; 来料装配指外商提供零部件和元器件,并提供必须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和有关技术,由我方工厂组装为成品。

通宝推:青颍路,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