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个弯的确不容易转过来 -- jent

共:💬32 🌺83 🌵1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听说”,还是不能解惑我的疑问

问题就是:哪里有那么多粮食?

先上 度 来的数据: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耕地8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1万余亩。全县70万余人。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要引漳入林,林县就必须面对几个问题: [8]

1.特殊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

2.资金(财政只有300万储备金) [8]

3.粮食(只有3000万斤) [8]

4.技术问题(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

5.水源(为保证水量必须到漳河上游山西境内修坝引水)

由以上可知:

修渠前,每年平均粮食总产量17800万斤,人口70万,人均254斤原粮(每天7两),再减去 交公粮、储存损耗、原粮转化成食物,真正吃到肚子里的,有半斤就不错了。

修渠前后10年,民工4万左右。如果“馍管饱”,每人每天2斤都不够。按2斤计算,每年需要2900万斤小麦面。而全县储备的、很多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只有3000万斤(其中不可能全是小麦吧)。

如果真的是“政府管饭”而且“馍管饱”,每年3000多万斤小麦的巨额粮食缺口谁给弥补的?至少我没有看到有资料说谁给了林县多少粮食的。

那年头,“自带干粮”干活儿的多了,更何况这种大部分人受益且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