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凉了,来读读古诗吧 -- 回车

共:💬52 🌺50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都怪小人捣鬼——读《咏怀古迹五首 ?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说的是昭君出塞。历朝历代写这件事的人多如牛毛。据传,昭君本是个大美人(四大美女,能不美么),由于后宫人多,皇帝面试不过来,便让画师先笔试(画像),昭君自恃颜值高,没给画师行贿,结果笔试成绩很差,差到啥程度呢?这时匈奴来求亲,皇帝本着漂亮的自己留着,丑的送出去的原则,就选中了昭君去和亲。

自古文人都有个毛病,即无论有才无才,个个自视甚高,稍微混得不如意,便觉得怀才不遇,而且总认为自己没被重用的原因,与昭君的遭遇一样,是由于小人捣鬼,所以,他们老拿昭君说事,其实是在吐槽自己的境遇。

杜甫也是如此。有一年他去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当朝宰相李林甫,为拍唐玄宗马屁,证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重用,所谓“野无遗贤”,将所有考生全部判定不及格。尽管杜甫一生多次落榜,但这一次无疑是最让杜甫耿耿于怀的,无他,人皆有侥幸和免过心理,要不是李林甫这老小子搞鬼,咱家说不定早就中了,这种心理暗示也许陪伴了杜甫一生。没考上进士是杜甫一生的遗憾,也是其命运坎坷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和杜甫一样的还有李白,不过李白不是考不上进士,而是因为出身问题压根就没资格考,有种说法,李白之所以出生在碎叶城,是由于他们家祖上是被流放去的,后来慢慢通过经商才返回内地,按唐朝的规矩,犯罪和商人的后代都是不具备进士考试资格的。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在四川游历期间。因为大部分时间没啥正式工作,杜甫一生总在游荡和流窜,年轻时跟着父亲混,中老年靠着名气跟着粉丝混,他的生活水平状况取决于粉丝的地位,写此诗时,杜甫在四川的大官粉丝严武已经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附的对象,只有想辙另觅饭碗,于是离开成都,一路晃荡来到夔州,幸运的是夔州的地方长官也是杜甫的粉丝,对杜甫非常照顾,让杜甫过了几年舒心日子。

夔州位于长江三峡的西头,诗中首句中的荆门山位于三峡的东头。西高东低,江水顺势而下,两侧群山绵延不断,站在夔州城,杜甫向下望去,“群山万壑”如同江水向荆门流去,荆门山有啥?哦,那里附近就是王昭君的家乡。诗的一、二句为 话题引子,且引的很有气势。所谓有气势,就是时间、空间拉的很开。

中间四句,除第五句外,都是用阔大的场景来映衬昭君个人渺小的、悲惨的命运。茫茫大漠,黄昏阴暗的天空下,是昭君孤零零的坟墓(死后如此,想必生前也是一样的孤单);皓月当空,家乡的村落游荡着昭君归来的魂魄(对中原家乡的刻骨思念)。什么导致了这个悲剧?那就是“画图省识春风面”。句中的“省”字解释,历来争议较大,有说是“曾经”,有说是“辨认察看”,也有说当“节约、简单”理解。应该说,最后一种说法较为符合诗意。正由于“画图”简单记录了(识通志,记载记录的意思)昭君的容貌(春风面),也就是说没有真实反映昭君的美貌,才导致昭君悲惨命运的开始。

最后两句写的是,所以昭君怎么没有怨恨啊,都快上千年了,还能从她写出的曲子中感受到怨气。其实杜甫想说的,我虽然也是人到晚年(之后没两年杜甫就去世了),但依然对当年因小人捣鬼,没考上进士怨恨难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