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聊聊雍正和年羹尧 -- 烤面包的胖大叔
不说史事,单说制度,给面包叔呐喊助威一下。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首先先说题本、奏本,如面包叔所说,这是清朝一代的公文。基本处理流程是交通政司(这是地方官,京官没有这一步),最终集中在内阁。内阁方面给出应答意见(唤做“票签”),再交皇帝。皇帝根据这些意见,做出最终批示(因用红笔,唤做“朱签”),再交内阁下发执行。
面包叔所没有提到的是,题奏容易泄密是一方面(途径多手,内阁处理过程中还牵扯若干文案部门,这里姑且不赘)。更重要的是,关于题奏的内容,内阁有先于皇帝的建议权。皇帝做出批示,一般在票签的基础上,甚至内阁可以代皇帝做答,皇帝同意就行,这唤做票拟。当然皇帝也可以认为内阁票不称旨,要求改票,但内阁也有一定坚持意见的空间,乃至改了再改。
这套流程也是清之前王朝的标准流程,在清朝这里,属于历史遗留。大家都可以看出,这对君权是一种限制。
再说奏折,奏折相对于题本、奏本来说,是官员直达皇帝的信息通道,批复也由皇帝亲自进行,不假人手。所以说奏折一般来说只能做传递信息和态度使用,不是正式的办公文件(这判断限于康雍两朝)。
说到“密折”,其实并无一类文书叫做“密折”(虽然这个词经常被皇帝提到)。相对于题本奏本来说,奏折本来就是“密”的。当然奏折也有很多种内容,比如请安、谢恩之类的,这一类在文字抬头格式上稍有区别,皇帝看一眼就知道无关紧要。一般所谓“密折”,当是言事的奏折。
这个起源呢,如面包叔所说,目前史料证据支持起于康熙朝。起初是康熙的一些亲信,被康熙特批,享有“专折言事”之权。但据我揣摩吧,面包叔这里比较简略的说法,可能令不熟悉制度的河友产生错误印象。实际上专折言事的折是秘密的,但专折言事之权是公开的。比如因红楼梦而知名的江南三织造,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说他们是康熙的密探,其实是冤枉了,他们不是密探,而是明探。
比如面包叔提到苏州织造李煦有专折言事之权,江苏巡抚宋荦没有。但发生过这样的事:宋荦找到李煦,表示也有事想要密奏,希望代为转达。李煦转达了,康熙批曰:
同样,正因为并没有严格的分类,奏折很多内容是混着来的。比如江南三织造的奏折,既有言事的奏折,更多的是请安、汇报风土民情之类奏折。
到了雍正朝,雍正这个人由于个人因素,很看好这个专折言事的办法,于是他大幅度扩大了专折言事的范围。本来康熙朝专折言事是皇帝特批的,雍正直接划线,达到一定级别即可专折言事。这种扩大使得专折奏事成为了一种政治制度(之前当然也有政治作用,但主要还是皇帝在收集信息),因此报匣、奏事处、副本制度等等配套也应运而生。
不过呢,面包叔有一条说的不太严谨,就是“密折一定要本人书写”。这个并不是,现有传世文档,雍正朝言事折中连代写人都一并说明了的。这个嘛,同样是从传世文档来看,当时的满人武官,文字水平差劲甚至半文盲水平的大有其人,因此皇帝并不苛求代写。当然这一条不影响面包叔这里的论断,督抚大员,又涉及大案要案,倘是代写,雍正恐怕必不宽贷。
奏折对皇帝建立集权统治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经提出,就大行其道。但往后的发展,就有些辩证了:乾隆十三年,下旨废止奏本——大家回忆一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乾隆的意思大概是既然说私事,就不要上本了,一律用折吧。至此奏折全部取代了奏本的职能,君主集权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然而这势必也造成处理奏折的工作量增加,从而增加配套机构,降低了奏折的保密性。
这事还有一个悠远的尾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朝还有十年国祚),题本也被废止了,至此清朝官员上奏的方式,只剩下奏折一种。然而这时的奏折,与最初康熙时的奏折,也远不是一种东西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也说说“密折”。
🙂确实,制度设计是一回事 20 烤面包的胖大叔 字1362 2018-07-13 20:14:46
🙂看来这个年羹尧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2 伏波将军 字0 2018-07-13 00:13:45
🙂密折制度是有缺陷的 8 青色水 字297 2018-07-12 23:16:09
🙂大胖子沙发 繁华事散 字15 2018-07-12 05: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