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悖论 -- 孟词宗

共:💬126 🌺415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思考是好的

1、同意以下很多人的回复,首先,不要把evolution翻译成进化,翻译和理解成演化、变化更为确切,这个是理解生物多样化的根本。

2、生命体基因的变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辐射等环境因素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基因复制的时候是有一定几率引入突变的,遗传物质(DNA)复制酶虽然保真度很高,但是仍有一定几率发生错误复制,辐射等外界因素会加剧基因变异速度。

3、基因变异是没有方向性的,是呈球状发散的,在某一个生态环境中最具竞争优势的突变体会在多年的选择中逐渐占据优势,遗传特征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个物种,这是理解物种起源的根本。如果环境剧烈变化,物种变异速度跟不上、不适应新环境,这个物种就会消亡;如果环境缓慢变化,物种会累计突变,直至适应新环境的物种形成。

4、种群数量、繁殖能力、演化时间是积累突变的最重要因素,像人类一样,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子代表型都不完全一样,如果种群数量够大、每代子代够多、时间够长,总能积累出适合环境的突变。1万个不够就10万,10万不够就100万,1000万,1亿,直到更高级别;1万年不够,就100万年,在地球历史和物种发生过程中只不过是一瞬间。总之是想说明,演化过程中不成功的、消亡的物种和个体,要比我们看到的多得多。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低等生物,比如自然状态下的鱼类,子代能有百分之一的成活率就不错了。概率小就对了,要理解变异是绝对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如果突变率还很高,这个物种种群会很不稳定、个体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增高,可能很快会消失。

5、另外拉马克的理论有一定道理,请百度表观遗传学。简而言之,环境和后天经历会影响个体的基因修饰,虽然基因序列没有发生变异,但是这些修饰会影响表型,而且有些表型可以遗传给子代。

通宝推:胡一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