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扶贫免费教育医疗讲讲消费与积累的大道理 -- 陈经

共:💬470 🌺580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网上搜索"教育产业化"搜到了这个,有趣的是对扩招的解释

http://cache.baidu.com/c?word=%CC%C0%3B%C3%F4%3B%BD%CC%D3%FD&url=http%3A//edu%2Esina%2Ecom%2Ecn/l/2003%2D10%2D15/54740%2Ehtml&b=0&a=61&user=baidu

喜大狼:《世纪大讲堂》现在开讲,我是喜大狼。最近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家教育部的发言人指出,在6月20号之前。经过统计,大学生毕业就业签约的比例还没有到50%,这意味着另外一个50%的大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因此,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指出,这就是当初扩招惹的祸。今天我们就请出,当初鼓吹扩招的始作俑者,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来给我们做专题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

  喜大狼:汤博士,刚才我们注意到,您的简历有很多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专业方向,这个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注意到在若干年前,大约是四年前,1998年您和您的太太左小蕾博士,共同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一个关于中国大学扩招的建议。我觉得奇怪的是,提建议让别人采纳,在中国,尤其让中国高层好像蛮困难的,但是你们这个建议一下就被采纳了,而且于是乎那么多大学生一下都进了大学了。这是不是,当时上边派给你的一个任务,当了一个大拖托儿?

  汤敏:没有这种现象。

  不是这样。当时我们还在国外工作,在休假的时候,我跟我太太到国内来就看到,当时正是亚洲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候,整个经济内需起动非常困难。我们也长期在国外,经常回国探亲,我们很多的亲戚朋友,我们的侄儿、侄女们,他们也都在准备考大学,我们都理解这个考大学之难,我们本身也是。

  喜大狼:这个建议是自发的。

  汤敏:应该来说是自发的。我们回过头看我们这几十年走过的路,受益最大的就是因为我们得到比较好的教育。另外,我们在国外工作十几年,可以看到在国外跟其它国家对比,哪些国家教育做得好,特别高等教育做得好,这个国家以后发展潜力就比较大的。那么结合我们国家,我们觉得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内需起动不起来的时候,当时人们最需要是投资教育。这是我们通过教育来起动内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喜大狼:是的,这就让我想起来有的人指出说,汤博士提出这个扩招的建议,不是从教育出发的,而是从投资角度出发的,认为它是拉动内需一个好手段,是这样理解吗?

  汤敏:对,其实我们提出了三个原因。如果说教育重要,这实际上二千年前,从孔夫子都在提出来。大家每年每年都在谈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特别是大学还是那么小,进大学还是这么难?所以光从教育谈教育很困难,所以我们从经济的角度重新来,从另外一种角度重新来考虑这个问题,发现教育它不但是培养人的问题,同时有三条,我们当时提出三条,为什么当时要扩招?第一个,是在整个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通过大学教育可以起动一部分内需。第二个,能够缓冲当时的就业的压力。因为大家如果回顾一下的话,当时1997、1998年正是国营企业下岗,是最高峰的时候。

  喜大狼:把大学变成就业的蓄水池。

  汤敏:那么我们大学生,当时很多大学生就是高中毕业,马上就跟国营企业的职工,会竞争这个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岗位。但是如果能够进大学,起码可以有三年到四年时候,缓冲的时间,这是第二点非常重要的。第三个,当然教育是一个立国之本。有了好的教育,有了高等的教育,这样我们整个的国民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从这三点我想,特别是头两点比较容易打动领导。

  喜大狼:当时提出扩招的建议时,有没有预料到在四年之后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里,扩招带来的大学生突然间走向社会,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汤敏:对,当时我们做了一些预测。因为叫“月有阴晴圆缺”,经济它发展是在四年前预料不清楚的,不准确的。比如说当时我们预料,在1998年的时候,从1999年扩招到2003年毕业,那么1998年正好是亚洲金融危机最高的时候,我们预计经过二、三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又慢慢恢复,中国经济又恢复到高速增长,到了2003年,就应该是一个比较高增长的时候,对人才需求应该更大。但是没想到2001年有纳斯达克,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崩盘,然后又9.11,然后今天又来一个SARS,这些都对整个经过会有所影响。因此目前是个低潮,关于这方面我等下还想更详细讲一下。

  喜大狼:不过这样说起来,我倒想起一本书美国人写的,说《不可预测的经济学家》,就说经济学家预测的都是不灵的。但是我倒不是说调侃汤博士,只是说可能在若干年前做的一个方案,在若干年后,今天当下这样一个环境来看,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来思考,这样一个一连串的社会发展的足迹,是不是这样一个意思?

  汤敏: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