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粹之对对子 -- otto
摘录如下:
1983年秋天,因为在青干局,我负责华北、东北,当时我们青干局地方处只有三个人,每人负责两个大区,李锐出于信任,因为华北和东北比较重要,就分给我。上半年,我先到东北考察了李铁映。
1983年夏天,我去东三省考察,李长春也是我们考察的,在辽宁。秋天,我到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考察后备干部。到了河北省会石家庄,我和省委第一书记谈了,见了几个优秀干部之后,李锐交代我们,河北弄完以后,到石家庄看一下,了解一下那里的县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
于是我们河北任务完成之后,在山西任务之前,从石家庄,他们派车,就到了正定县,当时应该是三天两夜吧。
当时我对李锐说,这是三个“特殊”: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了解一个特殊的人物,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我们中央管省部级干部,不管地市,更管不到县。但是我心里明白,他的父亲,习仲勋,是常务书记,除主管全面工作,还主管人事工作。他是主管的,因为当时胡耀邦同志对他很重视。我们过去也有过类似的事情,上面有胡耀邦,或者赵紫阳、陈云、邓小平,他们提出哪个干部很好,写信了,我们中组部青干局就去了解。
我们下去之后,一般是当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陪同我们,有些谈话,他们参加,有些谈话,他们不参加。他们去介绍一下,这是中央组织部的某某同事,来了解谁的情况。
我们青年干部局考察有程序,先找上下左右,根据时间,根据情况,假如近期进班子的,我们找的人比较多,有时找四五十人。习这种情况,不太多,级别低,上下左右找十几个人。
一般情况下,先开个小型座谈会,有正书记,还有其他副书记,县长、副县长、常委,一般他本人不在,就说明我们的情况。他们每人介绍一下情况,我们听听大家的反应,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反应都不错。
因为他是从中央调下来的,中国两三千个县,大部分干部都是内升的,从县里、公社、镇长升上来的,外派的干部不多。军委秘书长耿飚的办公室出来的,大家心里有数,而且他的父亲是谁,也不用保密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这种会,说实话,都是说好话的,十几个人,常委。
没有人批评他,但是有的人有话外之音,比如说“都不错,再锻炼锻炼就更好了。从上面下来的,实际经验少一些,县里工作主要在基层,他没有怎么在基层待过,将来能补这一课,就更有前途了。”我就明白了。
回到招待所,有人来反映,北京有个大观园,红楼梦的大观园,他在正定搞了一个什么府的影视基地,还有他提出,我们光搞粮食不行,我们靠近石家庄,要围绕大城市搞经济,为他们服务。就是说,光刨食不行。
这个问题在会上没有人提出来,在下面有人说了,不务正业,农业还是以粮为主,不种田吃什么?他有点不务正业,好高骛远。搞的东西立竿见影,给个人出名。
还有的干部就是不服气,我们干部,农村干了几十年,还是副镇长、副乡长、县里的局长,“我参加革命的时候,还没他呢”。他清华大学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当时好像造反派,是个贬义词,来了就是副县级。
这些牢骚,我们觉得,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当时确实是县太爷也不容易见到了,他就住招待所,门就开着,大家都可以见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就下去了,吃食堂,端个大铁碗就在县机关门口一待,人民群众谁有事就反映,确实反应很好。
上面干部下去,不贪小财,送小礼,他心不在那里,从好处说,希望造福一方,希望将来有更大的发展。还有提拔的时候,不沾亲带故,谁也不认识,确实比较公允。然后,我们回去的时候,往上面写东西,也确实比较好。
我们程序是这样的,开座谈会,然后再找不同的人,最后和他本人谈。谈的时候,有些话要见面。
我在县委招待所里,他到我们房间来。我不板面孔,也没有什么可板的,就像唠家常似的。
我们回去之后,写正式报告,通过那些人了解的,开了那些座谈会,做了那些个别谈话,我们的看法:优点、缺点,把别人的负面反映说了,但我们觉得这些人主要是不服气,他应该培养。最后我们把报告递给李锐,后面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就是,我又冲动要把你这意见送给海峰们了 gzdcl 字6 2017-10-23 10:53:52
🙂陈云说这话是啥情况,有详细点的介绍么。 普鲁托 字0 2017-10-21 22:39:10
🙂这个说法最早是八平方后原香港文汇报的副总编辑爆的料 9 林子白 字632 2017-10-21 23:23:42
🙂阎准回忆1983年考察习近平的经过
🙂基层干部这些话现在肯定都不想说不敢说了。 1 也要崛起 字48 2017-10-22 09:08:16
🙂一针见血 mutong 字0 2017-10-22 08:52:20
🙂不归功于伟大缔造者,不归功于老一辈革命家,单就归功于胡 让领导先走 字27 2017-10-21 23:40:55
🙂厉害,一伙贼去偷东西 34 老阿 字177 2017-10-21 08: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