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口扯几句 -- 种植园土

共:💬253 🌺1772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看过土地流转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承包法和流转管理办法。

土地流转有四种形式: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这两个文件的核心只有一个:大力提倡出租这种形式,其他方式的流转有非常多的壁垒条款,极度不利于承租人。这个用意很明显:用土地给农民最后一道保障,害怕失地农民成为流民。

而出租的弊端是非常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合同执行难的问题,如果一个农场里有三四户非要撕毁合同或坐地涨价,是一个巨麻烦的事情。在中国这种政治型国家,遇到问题全是政治解决,不会按合同解决的,白话就是:撕毁合同,一切作废。或者钉子户干脆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政府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并且,地租成本在农业收入中占比很高。我简单测算过500亩(我认为500亩是机械化农业的盈利平衡点)收获两季(一季油菜,一季向日葵),正常收成下,地租成本约20%左右,这笔钱是实打实的一次性资金支出,且是预付,这还不算前期的农机、水利改造、肥料种子、人工、油料等支出,学过现金净现值分析法的都知道,这些钱无法分期分摊,必须是实打实的前期一次性投入,简单算下来,净利润能维持30-40万算不错了,如果遇到气候灾害或粮食市场价格波动,500亩农场的盈利就更低了。有这个资金的主儿,在城市随便找个项目也比经营农业强,并且没一堆“法律”性麻烦。

我的结论就是,要想走现代化机械化农业(这个路子只在五大平原适用),必须土地的自由买卖、抵押,并且政府要承担农田的前期开发,类似城市住房土地的三通一平,将宅基地(钉子户是一个大麻烦)、农田水利、公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搞起来,承租户拿到手的是熟地而不是生地。但这个投资十分巨大,并且农业是一个后期还要财政补贴的脆弱产业,等于是拿政府工业产值的财政收入补贴农业,跟科教文卫一样,农业成了政府一个负担而不是盈利点。

政府未必愿意掏这个钱。

土地流转要等50-60后(甚至75前)这两代人退出,才可能大幅度降低流转成本,这起码要30年时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