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牌对决 (图) ZT -- 02039400

共:💬16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兄不见怪就好

爱挑刺的毛病就是改不掉啊。我觉得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狙击战术要远远落后于志愿军,出名的狙击手只有三个,Richard Crawford,Lowell Mason,Chester Hamilton,从未听说过有个哈里森.史密斯,网上查了Harrison Smith(Smyth)也查不到。排名第一的Richard Crawford包括未经确认的击杀在内的成绩只有29名,经确认的只有14名,跟张桃芳比起来差得太远。到了越战美军的狙击战术才开始成熟,出现了击杀越军100多名的真正的王牌狙击手。

说到军事狙击手,它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正式出现的,而参加那次大战的7000万各国士兵中的真正王牌狙击手是个上海郊区菜农的儿子,详见拙文:

链接出处

楼下讲的电影《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其历史依据是根据苏联方面的宣传而来的,其中包括了狙击手扎伊采夫和崔可夫将军的回忆录。有很多史学家对被打死的德军狙击手的身份表示怀疑。苏联人说他是位于柏林郊外Zossen的党卫军狙击学校的校长,最初苏联方面的纪录里说他的名字是Erwin Konig(又有说是Konings或Koenig)少校,而在扎伊采夫后来写的回忆录里则变成了Heinz Thorvald上校。写“1945年,柏林陷落”的Anthony Beevor在他的另一著作“斯大林格勒”里是这样看的:在当时斯大林格勒前线苏军政工部门的汇报里从未提到这个所谓的德军王牌狙击手,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在所有的档案材料里也根本没有此人,无疑扎伊采夫确实击杀了不少德军官兵,但他这次的对手可能只是一名普通德军狙击手,此人的身份应是苏联方面为了宣传需要而捏造出来的。好莱坞为了卖座也顾不上那么多,《兵临城下》当时是欧洲有史以来耗资最多的一部电影,好像还亏了本,不过我挺喜欢的,一共看了三遍,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